導語:初次看《西遊記》時,還真以為唐僧是因為善惡不分,誤會悟空錯殺了好人才執意要把悟空趕回花果山的。後來再看原著,竟發現有些不對勁兒了。其實,早在悟空打死白骨精之前,這唐玄奘就開始各種找茬兒了。
尤其是在經過了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一事之後。那唐僧看悟空更是各種不順眼。
關於唐僧心中的「邪火」,悟空大致也能猜出幾分:唐僧被黎山老母、文殊菩薩他們變作美女試探的時候,悟空明知那中年女子是黎山老母變得,卻不事先稟明領導,害得唐僧差點出醜。
這要不是豬八戒「先認了丈母娘」,被黎山老母他們一通戲耍作為警告,那出醜的很可能就是唐僧了。
這種事,作為猴精的孫悟空是不好點破的,只能「看透不說透」給師傅留點面子,心照不宣也就罷了。
然而,後來的唐僧卻是加變本加厲的刁難猴子,甚至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冤枉悟空,終於讓悟空忍無可忍,一把撕下了唐僧的遮羞布……
1、悟空被找茬兒
在《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一章中,就可以明顯看出唐僧在找茬兒。原文如下:
師徒們入到此山,正行到嵯峨之處,三藏道:「悟空,我這一日,肚中飢了,你去那裡化些齋吃?」
行者陪笑道:「師父好不聰明。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後不著店,有錢也沒買處,教往哪裡尋齋?」
三藏心中不快,口裡罵道:「你這猴子!想你在兩界山,被如來壓在石匣之內,口能言,足不能行,也虧我救你性命,摩頂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麼不肯努力,常懷懶惰之心!」
唐僧這不是雞蛋裡挑骨頭麼?在他這三個徒弟當中,還有比悟空更勤勞的人麼,不僅要降妖除魔,而且每天的齋飯都是悟空去化的。這會子卻說悟空懶惰,悟空豈不比竇娥還冤?
那豬八戒除了在唐僧教訓悟空的時候煽風點火挑撥離間,還能幹什麼?那沙僧就只有兩句話:「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捉走了。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捉走了!」偷奸耍滑的的倒是好徒弟,這幹活的倒是費力不討好了。
果然,悟空聽罷這話也是不服,為自己辯解道:「弟子亦頗殷勤,何嘗懶惰?」
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齋我吃?我肚飢怎行?況此地山嵐瘴氣,怎麼得上雷音?」
這唐僧有多偏心,難道沒有悟空就不吃飯了?你怎麼不讓八戒和沙僧去化齋?還好悟空大度,不計較這些。說道:「師父休怪,少要言語。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違慢了你,便要念那話兒咒。你下馬穩坐,等我尋那裡有人家處化齋去。」
悟空剛走,唐僧這白胖胖的和尚就被白骨精盯上了。搖身一變,變作一個嫋嫋婷婷的少女。只見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
2、唐僧一見這美女,立刻昏頭了
原文中的修飾詞頗有意味,原文如下:
三藏一見,連忙跳起身來,合掌當胸道:「女菩薩,你府上在何處住?是甚人家?有甚願心,來此齋僧?」
你瞧瞧唐僧這德行,居然是「跳起身來」的,這與電視劇中的形象可大不相符啊。簡直是一副「猴急」 的樣子,而且,那個動作是下意識的本能反應。
接下來,唐僧跟那女子各種撩騷。悟空一走,就沒了約束和監督,唐僧就徹底放開了自我,與那美貌少女聊了整整一頁紙。
二人正聊得興起呢,這煞風景的悟空回來了,悟空一見那女子,竟是妖精所變,放下缽盂,掣鐵棒,當頭就打。唬得個長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將來打誰?」
行者道:「師父,你面前這個女子,莫當做個好人。他是個妖精,要來騙你哩。」
三藏道:「你這猴頭,當時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亂道!這女菩薩有此善心,將這飯要齋我等,你怎麼說他是個妖精?」
此時的唐僧與美女聊得正嗨呢,熱血沸騰,滿面紅光的,哪裡肯聽,正應了那句話:「墜入情網的男人智商等於零。」因而,死活攔著。
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呢!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那唐僧哪裡肯信,只說是個好人。行者道:「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
悟空這話正戳中唐僧的心思,唐僧哪裡掛得住,不由得面紅耳赤,氣噎喉堵。內心裡恨不得將那緊箍咒念上一萬遍。
悟空這行為「確實太可惡」了,不僅窺探領導私生活,還明目張胆誹謗、侮辱領導;並一語道破領導極力掩飾的「小秘密、小騷心」,絲毫不顧及領導的威信與尊嚴。
所以,那唐僧豈能饒他?即便他沒有打死白骨精,唐僧也還是會找別的藉口攆走他的。畢竟這猴子把自己的心思都給看透了,還說的那麼直白露骨,簡直連塊遮羞布都不給留哇!潑猴子,沒事說什麼大實話?師傅的臉都不知道該往哪兒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