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鬥與人鬥,雷格西因「愛」而樂此不疲
10月動漫新番霸主,在一片網友的熱烈討論中迎來尾聲,不論如何這次新番動漫的推出,在各個領域「雨露均沾」,搞笑番的《旗場獸道》、《慎重勇士》、擦邊球番《碧藍航線》、《戰戀》以及傳統熱血的《非槍人生》等等,網絡口碑都很不錯,除了這些傳統的熱門IP之外,在冷門市場也不乏出現了非常不錯的動漫作品,《動物狂想曲》就是其中之一。
這部動漫獨樹一格,沒有過多的勁爆視覺的熱血畫面,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故事中傳達的一些耐人尋味的寓意和所勾畫的各種各樣的矛盾。
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之間,有著天然的敵對本質,在自然的法則下本是生與死的較量,而故事中所強制在兩類物種下的規則,就是必須遵守物種之間的和平法則,這種背景下,不論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都必須克制自身的本能,活得像真正的人類一樣。
顯然這種自我的束縛會出現各種意外的事件,站起來的動物被賦予了人類社會的情感,愛情、友情、親情五味陳雜,攪和在本能與現實之間,故事的開始就是如此,一次突破防線的自我革命,食殺事件是肉食動物無法克制自己的表現,也同時是食草動物的本能反應。
作者設置了被動的本能和主動的本能,這個是在第一季故事結尾中出現對本能最新的詮釋,狼有吃掉兔子的衝動,這是主動本能的表現,兔子在面臨危險的時候主動被食殺,這是食草動物被動本能的表現,因此,在故事結尾的那一刻,我們似乎對首話中食殺的理解又要從新定義,食殺或許是一場你情我願本能的釋放。
對本能的討論,莫過於主角大灰狼雷格西,短暫的夏季上演了一場「與天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故事。天代表著社會的規則,既是物種之間的相對平衡狀態,狼愛上了兔子,這種跨越物種之間的愛情,有結果嗎?按照當時社會的規則,這從開始就是錯誤的遊戲,但是雷格西卻想要突破,服從自己時刻被克制的內心,衝破規則得到與兔子之間的愛情。
與人鬥,鬥的是自己,雷格西至始至終都沒有搞清楚,自己豁出去性命從獅口中奪回小春(也就是兔子),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在這個角度上,雷格西期初的出發點是獅子搶走了自己的獵物,而後的出發點是因為對小春的愛,克制與無法克制之間的來回擺動,雷格西對待小春,不論是獵物還是愛,其視覺都是把小春視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個部分需要雷格西自己把握,自己定義。
本能是無法割去的,既然選擇了愛情,那麼雷格西將要面對的是永生永世的克制自己,就算雷格西能夠做到,愛自己的小春也能夠做到嗎?
為了愛情,與天鬥,與人鬥,真的能樂此不疲嗎?不論如何終於疲倦的一天,這一天亦是狼和兔子擁抱入土,亦或是狼和兔子都釋放了本能,本能很可怕,可怕之處在於不論是誰都無法割去,隨時都有出現的可能。
當雷格西和小春站在城市的高處看著遠方,小春想去承認這段感情,狼想繼續鬥爭下去,被燈光照亮的這個世界,希望能找到屬於他們倆自己的角落,為了愛情純粹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