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絲綢之旅」讓中新兩國「民心相通」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連天浪靜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描繪當年海上貿易繁盛景況的詩句。著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延綿兩千年,不僅僅是一條貿易之路,也是一座涵蓋東西方政治、軍事、宗教、文化、科技等方面文明交流的重要橋梁。

為了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海外首展定於2018年6月23日在新加坡舉行,集中展出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100位知名畫家創作的近 200 幅作品,可謂陣容龐大。這些國際知名畫家都有很高造詣,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6月8日,主辦方北京億樸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舉辦了「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海外首展新聞發布。

「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海外首展參展的加拿大藝術家阿蘭·弗朗科爾是多學科和反墨守成規的藝術家。他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詮釋人物、服裝和飾品,畫作中充滿符號、圖形和色彩,營造出令人震驚不安的和諧感。

加拿大藝術家阿蘭·弗朗科爾參展作品

瓦爾德馬·費德裡奇是代表波蘭參展的著名藝術家。他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最重要的代表畫家之一,是中歐和東歐街頭藝術和塗鴉藝術的先驅。他的畫作演繹了黑格爾的辯證法,侏儒塗鴉和形象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因為在黑格爾的辯證法中,量變才能產生質變,因此瓦爾德馬·費德裡奇畫了更多的侏儒,並且一直在畫。

緬甸參展的畫家錫贏的繪畫風格既有抽象的,又有現實的元素,應用驚人的細節和豐富的色彩。他繪畫的人物活靈活現完美的「活」在畫布上。錫贏的作品永久性陳列在緬甸仰光的Bikhano美術館。

郭德昌是中國參展畫家之一。他的山水畫意境深邃,氣韻生動。他注重傳統,讀古畫,臨古畫,師其意而不師其跡,重感悟,重寫心,故能縱其情,寫其心,因心造境,所以才能「古不乖時」以趨繁茂。

「國之相交在於民,民之相交在於心。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社會和民眾基礎,它能夠有力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民眾的友好感情」 「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發起方北京億樸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明松表示:「在世界民心相通方面,文化交流是最有效、最受歡迎的橋梁和紐帶。」

經了解,自2015年起,億樸文化就發起了「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並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啟航畫展,展出了31個國家46名畫家142幅作品。劉明松介紹道:「億樸文化旨在搭建全球藝術交流和融合的大平臺,促進藝術領域的民間交流,從文化、藝術領域反過來推動沿線國家的經濟、貿易和金融的合作。」

「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北京啟航展展覽了新加坡畫家吳珉權,澳大利亞畫家彼得·西米蒂斯,加拿大畫家大衛·洛芝,泰國畫家卡莫爾,緬甸畫家莫特,印尼畫家依邦,墨西哥畫家阿列珍德,中國臺灣地區畫家劉文三、陳顯棟等各具特色的油畫、水墨等作品。

「視野決定高度。億樸文化搭建了這麼好的全球藝術交流和融合的大平臺。我將跟著『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的步伐,創造更多更好的作品,讓更多國家的人民了解我們中國的文化藝術。」參加發布會的畫家代表郭德昌表示。

「截止2017年年底,我們國家在全球建有了36個中國文化中心,其中11個中心建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中國文聯原副主席夏潮在發布會上介紹道,我國計劃到2020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再建13個文化中心。

劉明松介紹道:「我們選擇新加坡華中藝術文化中心作為展覽地點,是因為這裡有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背景。」

據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統計,2017年全年,中國與新加坡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994.3億美元,增長19.5%。今年,新加坡是東協輪值主席國,積極促進各方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達成一致,這將有利於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

發布會上,澳大利亞駐華文化使者瑪利亞·江南女士感嘆道:「我來到中國後,被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深深地震撼!中國文化的含蓄幽默、張弛有度,是西方藝術所不具備的。億樸立足中華傳統藝術文化,勇於推動世界文化藝術交融,讓我深受感動。希望『藝術絲綢之旅』新加坡巡展後,海外第二站能到澳大利亞來。」

「古代的絲綢之路有經濟需求,但是留給歷史、留給後代的是一個珍視和平、珍視合作、珍視共贏的精神和文化遺產。在民心相通方面,文化藝術的交流是最有效、最受歡迎的橋梁和紐帶。十分高興看到億樸文化劉明松先生推動民間藝術文化交流不斷落地。希望更多國家的藝術家能加入到『藝術絲綢之旅』中來,讓更多國家的老百姓感受到各國迥異的文化藝術魅力。」美國芝加哥駐華文化使者喬伊先生表示。

我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獨創幽默書法,寫得相當放鬆,真情流露,耐人尋味。在「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海外首展新聞發布會上,姜昆表示:「我國倡導的絲路文化交流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眾多推動要素的融合,尤其需要文化藝術方面的融合。只有眾多像億樸文化這樣的機構不斷推動國際民間文化藝術源源不斷的孕育交融,才能提高交流水平,最終達到吐故納新的目的。」

紅遍海內外的美式脫口秀笑星北美崔哥主持了新聞發布會。北美崔哥和現場嘉賓頻繁互動,氣氛熱烈。北美崔哥認為:「文化認同是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通過畫展在國際舞臺上展示最新最實和中國形象、博大精深中華文化,同時進行更廣泛和多領域的文化交流,是共襄繁榮世界文化藝術的盛舉。」

據悉,「藝術絲綢之旅」將陸續在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等地舉辦。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閻彤 攝

 

相關焦點

  • 「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將於新加坡舉行 姜昆:絲路文化藝術...
    商灝為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海外首展定於2018年6月23日在新加坡舉行,集中展出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100位知名畫家創作的近 200 幅作品。該展覽發起人、北京億樸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明松說:「選擇新加坡華中藝術文化中心作為展覽地點,是因為這裡有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背景。」他還表示:「在世界民心相通方面,文化交流是最有效、最受歡迎的橋梁和紐帶。」「截止2017年年底,已在全球建有36個中國文化中心,其中11個中心建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
  • 凱撒旅遊:以文旅為媒 促「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在民心相通方面,文化與旅遊作為重要推手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從凱撒旅遊了解到,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出、入境遊雙雙獲益。一方面,國人出境旅遊的足跡隨著「一帶一路」走得更為深遠;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入境旅遊市場中的活躍度持續上升。「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而文化的交流、旅遊的互通,正是推動民相親的重要方式。
  • 「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展將開 姜昆:中國藝術要走出去
    人民網北京6月10日電 (記者李巖)為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藝術絲綢之旅」世界巡迴展·海外首展定於2018年6月23日在新加坡舉行,集中40個國家和地區100位知名畫家創作的近 200 幅作品將全部亮相。
  • 全國政協委員徐念沙:打造領軍企業,振興中國繭絲綢產業
    為講好新時代中國絲綢故事,弘揚中國絲綢文化,提升中國絲綢的國際影響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念沙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提出「關於打造領軍企業,振興中國繭絲綢產業」的提案。在提案中建議:第一,強化頂層設計,打造行業領軍企業。
  • 《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在中意兩國同步開播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於11月6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等中意兩國媒體同步播出。作為中意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取得的首個影視合作成果,《從長安到羅馬》以國際視野講述中意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與東西文明交融互鑑的傳奇故事,開創了中意國家級電視媒體平臺合作傳播的先河,為中意兩國架起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的影視橋梁。
  • 2020中國歐盟「夢想中歐」青少年藝術繪畫展在西安圓滿舉辦
    12月18日,歐盟國家駐華使節嘉賓與陝西友聯中心、女友傳媒集團一行赴交大附小金輝分校、西安繽紛鳥美術教育、範燕燕絲綢藝術中心、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進行文化交流。文藝薈萃 綻放藝術之花「Who is short?
  • 卡娜絲絲綢受邀參加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
    在卡娜絲絲綢形象店,展出了許多極具江南韻味的絲綢製品,絲巾、箱包、睡衣、旗袍、床上用品,應有盡有。卡娜絲從開發設計到生產,始終保持卓越的品質,追求絲綢製品的穿著舒適和典雅,更能把握當下消費者的需求。卡娜絲將真絲的優雅高貴表現的淋漓盡致,以現代的眼光打破傳統的觀念,開創了一條屬於杭州本土文化特色的「新絲綢之路」。
  • 中青網評:化心願為動力,攜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義大利是地中海的交通樞紐,是古絲綢之路的終點,中國和義大利的友誼早已綿延千年。如今在義大利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中國伸出援手,萬裡馳援,更將深厚友情,銘刻在兩國人民的心裡。  絲路漫漫,深遠悠長。「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
  • 中國駐卡達大使:中卡兩國在並肩抗疫中逆勢前行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中國駐卡達大使館網站消息,在卡達國慶來臨之際,中國駐卡達大使周劍接受卡達國家通訊社書面採訪。周劍指出,今年以來,中卡兩國在並肩抗疫中逆勢前行,兩國關係取得了新成績,譜寫了新篇章。中方願同卡方繼續攜手努力,將2021年打造成中卡關係大發展的一年。12月16日,卡通社全文刊登了採訪內容。
  • 藏在靖江的絲綢畫繢(行天下)
    是的,多水的江南是鋪展在大地上的絲綢。從茅盾的《春蠶》可以看出,這一帶有植桑養蠶的傳統。在波光瀲灩的杭嘉湖地區,絲織業很是發達,杭州絲綢早就在海上絲綢之路上閃爍著光芒。   伴隨絲綢出現的,還有另一種豔麗,那就是「絲綢畫繢」。這是中國最早的視覺平面藝術,是古代滿庭芳華中的耀眼之花。
  • 南充市繭絲綢協會一屆三次理事會暨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市商務局局長向峰、副局長何文明,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唐繼康、南充蠶業管理總站站長毛業煬、成都大學中國一東協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黃先政、教授萬國、西華師範大學教授吳曉川、市市場監管局、絲纖檢所有關人員等應邀出席會議,四川省南充蠶種場、閬中蠶種場、省蠶研所、省蠶絲(服裝藝術)學校和重點絲綢企業相關人員及多個民間協會會長、市新聞單位記者共90多人參加了會議。南充繭絲綢協會會長李偉主持了會議。
  • 馬六甲州對華特使:送王船共同「申遺」加深馬中兩國文化交流
    馬六甲州對中國事務特使顏天祿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共同「申遺」堪稱一大創舉,有助於進一步加深馬中兩國文化交流。  馬來西亞勇全殿是馬來西亞送王船的保護傳承單位,保存了馬來西亞送王船完整資料。身為勇全殿名譽顧問的顏天祿告訴記者,送王船民俗在馬來西亞已有數百年歷史,華人先輩早前從中國遷居南洋時將這項民俗帶到馬來西亞,並在當地傳播傳承,成為閩籍華人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傳統民俗活動之一。
  • 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 11月6日在中意兩國開播
    西部網訊 為紀念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西安廣播電視臺、愛奇藝聯合出品的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於11月6日中意建交紀念日開始在中意兩國媒體全面播出。
  • 絲綢之路藝術的意義與價值
    內容提要: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絲綢之路藝術以特殊的言說方式表達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民心相通理念,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價值。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絲綢之路藝術以特殊的言說方式表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民心相通的理念,在呈現歷史、參與現實和啟迪未來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價值。絲綢之路藝術研究的縱深拓展,有可能形成新型交叉學科——「絲綢之路藝術學」,並逐步建成世界一流學科。
  • 湖州絲綢走高端親民之路 打造本真藝術
    湖州絲綢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一直以其精美絕倫的絲綢品遠銷全國,乃至世界,享有「衣被天下」之美譽。在本屆中國國際家紡展上,湖州絲綢企業將紛紛參加,引領消費者重新認識絲綢家紡,振興中國的傳統工業,弘揚祖國絲綢文化。
  • 國之交 民相親 心相連——記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阿根廷人文交流
    今年2月2日,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鼠年春節廟會如期舉辦,此時一場空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正在中國全面展開。在廟會現場,阿根廷民眾高呼「中國加油!中阿友誼萬歲!」聲援中國抗疫。在「中國春節文化之旅」閉幕當晚,阿根廷足球勁旅河床隊主場「紀念碑」體育場的大屏幕上多次打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字幕。
  • 絲中有乾坤:《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新書發布會在滬召開
    朱虹 攝古代的絲綢紋樣有何講究?不同朝代有什麼特點?8月12日下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主辦的「絲中有乾坤:《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上舉行。「這本書將絲綢紋樣進行歸類,提煉了不同朝代絲綢紋樣的特點,體現了絲綢藝術的發展進程。」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介紹,《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的凝鍊和升華,它以歷史為脈絡,梳理了絲綢藝術的發展,用豐富而精美的復原圖再現了文物上的絲綢紋樣。
  • 中絲集團實施「抓兩端、創品牌、絲綢+」新戰略 積極打造絲綢主業...
    本報記者 賈麗  11月25日,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河池市舉行。行業從業者共同圍繞「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分析」「中國絲綢行業如何構建發展新格局」等話題展開交流和探討。  我國是桑樹原產地和絲綢發祥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蠶桑絲綢生產、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