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娜絲絲綢受邀參加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1-01-10 綠波一片灰

10月9日上午,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出版社、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當代詮釋與傳播: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來自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英國蘇格蘭國立博物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博物館、義大利米蘭昂布羅休美術館、義大利中國「一帶一路」交流合作中心、法國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浙江大學、中國絲綢博物館等博物館及研究機構的60餘位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絲綢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其傳播和貿易加強了歷史上「絲綢之路」沿線多國之間的聯繫,促進了維持和平穩定的國際關係,也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步發展。因此,對全世界範圍內的中國絲綢收藏和研究的學術探討及成果挖掘意義重大,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背景下,這將促進喚醒人類共同命運的歷史記憶,為當前的融合、建設和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次會議旨在整合全球博物館的中國絲綢學術資源,創建共享學術平臺,推動原創性的研究路徑和思想交流,並希望通過聚集和引進國內外中國絲綢研究領域優秀學者,為相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學術支撐。

開幕式上,《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舉行了圖書首發式。浙江大學出版社總編輯袁亞春、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共同為《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揭幕。

本次研討會,還特邀杭州絲綢界的翹楚—卡娜絲絲綢。會後,部分參會人員參觀了卡娜絲絲綢的產品線展示區以及位於杭州市延安路上的卡娜絲形象店(西湖銀泰斜對面)。

在卡娜絲絲綢形象店,展出了許多極具江南韻味的絲綢製品,絲巾、箱包、睡衣、旗袍、床上用品,應有盡有。卡娜絲從開發設計到生產,始終保持卓越的品質,追求絲綢製品的穿著舒適和典雅,更能把握當下消費者的需求。卡娜絲將真絲的優雅高貴表現的淋漓盡致,以現代的眼光打破傳統的觀念,開創了一條屬於杭州本土文化特色的「新絲綢之路」。

大家紛紛感佩卡娜絲絲綢為中華絲綢文化的挖掘和保護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領略卡娜絲絲綢的匠心精神。

杭州擁有獨特的江南之美,活力之城為聞名於世。據《夢粱錄》《武林舊事》《都城紀勝》等典籍記載,杭州城內的工商業有414行,各種手工業作坊有22類,生產小商品170多種。其中尤以絲織業最為興盛,所產的緙絲、紵絲和綾、羅、錦、緞名揚海內外,人稱杭州為「絲綢之府」。除了有大量的民間作坊外,還有綾錦院等規模較大的官營工廠。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杭州絲綢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並且成為杭州的傳統支柱型產業之一。杭州生產綢、緞、棉、紡、縐、綾、羅等十四個大類,二百多個品種,兩千餘個花色,圖景新穎,富麗華貴,花卉層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遠銷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外國學者認為,中國絲綢文物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我們民族的「根」和「魂」。為了使絲綢文物資源「活」起來,以保護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藝術與科技價值信息,結合絲綢文物、絲綢檔案及相關文獻資料數位化整理研究。

基於絲綢文物的重要性,浙江大學出版社在本次會議上向世界各國博物館發出倡議建設全世界首個最權威、最全面的中國絲綢藝術數字資源庫;制定絲綢文物數位化採集技術規範標準與數字資源庫元數據標準;設計開發絲綢藝術圖像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支持絲綢文物相關研究、教育、展覽、文創、文旅路線、出版服務等系列化應用服務。一系列中國絲綢主題圖書和IP的開發規劃將有利於整理、研究世界各地博物館珍藏的中國絲綢資源;促進絲綢收藏研究成果的傳播,使大眾了解海外藏中國絲綢文物的現狀,為文物和藝術工作者提供研究和借鑑的資料;促進中西方絲綢藝術與文化的交流,進一步推動中西文化合作與交流。

據了解,此次出版的《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精選了「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每一卷的精華部分,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完美展現絲綢與藝術的結合。本書的意義在於加強高新技術與紡織、染印、刺繡等中國傳統工藝的有機結合,研究建立文化藝術品知識資料庫,促進傳統文化產業的優化與升級,在傳承民族傳統工藝特色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讓古老的絲綢煥發新的生命力。在本次研討會上,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與浙江大學出版社籤約合作出版《中國絲綢設計(精選版)》英文版。

研討會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出版社、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浙江大學圖書館協辦。來自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英國蘇格蘭國立博物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博物館、義大利米蘭昂布羅休美術館、義大利中國「一帶一路」交流合作中心、法國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浙江大學、中國絲綢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及其他中國絲綢相關世界優秀博物館及研究機構的60餘位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相關焦點

  • 新絲綢之路的使者,藏匿在吳山廣場腳下的卡娜絲絲綢
    說起杭州的特產,上的了臺面的,恐怕只有絲綢了。杭州絲綢,既是杭州自古以來的主要特產之一,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色質輕.柔軟,色彩美麗,在中國傳統絲織業中佔據重要地位。清河坊鱗次櫛比的綢莊更見證了絲綢經濟的繁榮。
  • 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召開
    ,也是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唐琳表示,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政治經濟局勢動蕩、國際貿易流通嚴重受阻等嚴峻挑戰,繭絲綢行業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在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為馳援武漢踴躍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絲綢精神、中國絲綢力量和中國絲綢擔當。
  • 發展絲綢文化 弘揚絲路文明 聆聽一場絲綢之路上的紡織品對話
    近日,首屆國際絲綢與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理工大學舉行,以「絲綢之路上的紡織品對話」為主題的研討會,可謂大咖雲集。浙江理工大學校副校長、黨委委員陳文華表示,首屆研討會以發展絲綢文化、弘揚絲路文明為主旨,為展開考古、科技、藝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
  • 廣西河池獲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絲綢新都」
    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是由河池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絲綢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協辦,旨在促進全國繭絲綢行業共同謀劃全產業鏈合作發展。
  • 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舉行
    11月25日,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河池市舉行。此次大會由河池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絲綢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協辦。大會旨在搭建全國繭絲綢行業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謀划行業的全產業鏈合作發展。
  • 2020年8月絲綢行業要聞
    「2020中國絲綢主題展」在上海開幕 8月24日,作為「2020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的重要內容, 「2020中國絲綢主題展」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3號館亮麗登場。
  • (中英雙語)2019年日本絲綢的簡況
    我是日本中和公司潘林龍,很榮幸又在杭州,在「冬季」這一寒冷又難得的時候,與大家一起交流變化多端的國際絲綢形勢。本次會議本來有幾家日本同行報名參加的,結果因其他原因,只有我一家到會,請允許我作為代表,就日本絲綢形勢做如下簡要的報告。I am Pan Linlong from Chuwa.
  • 2019「中國絲綢 聯結世界」主題展亮相廣交會
    10月31日上午,2019「中國絲綢 聯結世界」主題展在廣州舉辦。該活動由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國家繭絲綢協調辦公室)主辦、中國貿促會貿易促進中心承辦。
  • 推動我國從「絲綢大國」向「絲綢強國」轉變
    人民政協網12月7日電(記者 孫琳)近日,由河池市人民政府、中國絲綢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河池宜州區舉行。會議由中國絲綢桑蠶品牌集群、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協辦,旨在促進全國繭絲綢行業共同謀劃全產業鏈合作發展。
  • 河池喜獲「中國絲綢新都」新名片
    11月25日,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河池市宜州區舉行。會上,河池市獲授「中國絲綢新都」稱號。「河池市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桑蠶基地規模大、絲綢工業基礎紮實、龍頭企業帶動力強。」中國絲綢協會常務副會長錢有清在授牌儀式上說,「在河池市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繭絲綢產業鏈不斷優化升級,規模化、集約化成效顯著,已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繭絲綢產業集群地,因此據中國絲綢協會《繭絲綢行業特色基地評定辦法》,授予河池市『中國絲綢新都』稱號。」
  • 中國,作為絲綢的發源地,會有自己的絲巾品牌嗎?
    2016年10月,法國絲綢協會主席、愛馬仕紡織控股總經理Xavier LEPINGLE來到杭州,參加第17屆中國國際絲綢博覽會。2017年,Xavier LEPINGLE再次來到杭州參加國際絲綢聯盟成員大會,與老朋友凱喜雅集團名譽董事長李繼林親切會面。
  • 四川省絲綢協會赴廣西河池市學習考察並組團出席2020中國絲綢大會
    協會組織考察團赴廣西河池市宜州區、環江縣等繭絲綢產業發達地區學習考察,並組團出席2020中國絲綢大會。廣西絲綢協會會長蘭樹思、秘書長覃鋼等協會負責人及宜州區桑蠶循環經濟發展中心主任覃嘉慶等全程陪同考察。廣西江緣絲綢有限公司股東、鑫緣繭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儲呈平,廣西嘉聯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映珊,廣西恆業絲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正耀,那坡同益新絲綢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雲以及各公司相關負責人分段參加考察和座談交流。
  • 傳承絲綢文化 打造民族品牌 ——訪西安秦唐錦絲綢製品有限公司...
    中國是蠶絲的發源地,栽桑養蠶制絲織綢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一大貢獻。歷史的河流不斷向前流淌,絲綢文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見證,中國蠶絲文化早已滲透到歷朝歷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對政治、經濟、宗教、社會、文化和藝術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獨具一格的絲綢文化也成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中絲集團實施「抓兩端、創品牌、絲綢+」新戰略 積極打造絲綢主業...
    本報記者 賈麗  11月25日,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河池市舉行。行業從業者共同圍繞「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分析」「中國絲綢行業如何構建發展新格局」等話題展開交流和探討。  我國是桑樹原產地和絲綢發祥地,也是全球最大的蠶桑絲綢生產、出口國。
  • 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舊時莊面集市,今日未來時尚城
    近年來,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圍繞生態環保、時尚創意等關鍵詞頻頻發力。聯合權威機構舉辦中國生態環保面料設計大賽、中國時尚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女裝設計大賽等國家級設計賽事,積極組織和引導企業參加中國流行面料入圍評審,鼓勵和推進企業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紡織產品開發體系,提升新產品市場競爭力。
  • 中國2019年1-12月絲綢商品進出口情況
    ⒉出口主要市場  歐盟和美國仍是我真絲綢商品最主要出口市場,但與2018年相比,市場份額佔比均有小幅下降,且同比降幅均在30%以上。列三、四位的印度和香港市場份額佔比較去年均有所增長。去年列出口市場第三位的奈及利亞2019年未進入前十位。2019年前五大出口市場中仍有一非洲國家上榜,為衣索比亞。
  • (中英雙語)巴西絲綢產業概況
    巴西絲綢協會(Abrasseda)旨在促進絲綢產業鏈上種桑養蠶、繅絲織造、服裝成品、市場和時尚等環節全面而可持續的發展,甚至包括學術研究、創新發展等方面紡織品以外不同細分市場的絲綢應用。基於國內市場的新視角,以及國際絲綢市場對巴西生絲的興趣和讚許,巴西絲綢協會於2017年進行了重組,以涵蓋巴西的整個絲綢生產鏈。巴西蠶桑業振興和現代化的提案旨在通過加強活動增加產量,進而增加生產附加值,在家庭農業的背景下加強養蠶業者,獲得國家和國際公共政策,獲得國家和國際公共政策、研發夥伴關係。
  • 相比起陳冠希的藍絲綢,我更在乎中國製造
    10月18日中午12點,CLOT x Nike Air Force 1藍絲綢首發。奢華的藍色絲綢鞋面,輔以中國古典花紋的設計足夠別致,而撕開表面之後的小麥色革面和中國風鐳射圖案是設計師給鞋頭們預留的「彩蛋」。
  • 廣西河池市獲授「中國絲綢新都」稱號
    吳明江攝 人民網河池11月25日電 11月25日,2020中國(河池)絲綢大會暨中國絲綢交易會在廣西河池市舉行。會上,廣西河池市獲授「中國絲綢新都」稱號。 中國絲綢行業協會在《關於同意授予河池市「中國絲綢新都」稱號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中表示,鑑於河池市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桑蠶基地規模大、絲綢工業基礎紮實、龍頭企業帶動力強,特別是近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河池繭絲綢產業鏈不斷優化升級,規模化、集約化成效顯著,已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繭絲綢產業集群地。
  • 2020年全球絲綢行業進出口現狀分析 歐盟成為進出口大國、中國出口...
    絲綢獨具的雍容華貴、輕柔飄逸風格,截至目前為止,尚無其他纖維製品可以取代。返樸歸真,崇尚大自然,已是國內外消費者的共同取向。目前,國際市場上,中國、印度、土耳其、巴西、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和歐盟(係指28個成員國對歐盟外貿易,下同)(以下簡稱「9國和歐盟」),是世界絲綢貿易最重要的參與者,其貿易總額約佔全球貿易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