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收運、畜禽糞汙治理、村容村貌改善、移風易俗推進,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攻方向。「在這次防疫工作中,我們力圖通過防疫、抗疫工作,引導村民從改善人居環境、精神文明教育入手,建設宜居美麗鄉村,弘揚時代新風,提升農村群眾的文明素養和自我防護意識。」沙坪垻區土主鎮主要領導說道。連日來,沙坪垻土主鎮堅持外抓環境、內強文明,形成了以「移風易俗戰疫情,疫情防控促文明」的長效機制。
改善人居,為防疫提亮「底色」
翁德福家的農家小院
如今,走進土主鎮明珠山村翁德福家,潺潺流水從家門口蜿蜒而過,農家小樓前草木蔥蘢,翠竹籬笆上桃花杏花怒放枝頭,坑塘內幾隻小鴨正嬉戲打鬧,新犁的土地散發出泥土清香,處處呈現出「乾淨整潔、進出舒心」的景象。
「我們這兒排洪渠剛建好,環境也漂亮,大家都願意來轉轉。但是翁德福家水渠邊上髒亂得很,幹部們來做了好多次工作,他都不配合。」附近村民感慨道。群眾身邊的「雜碎小事」就是民生領域的「頭等大事」,藉助這次疫情防控工作,鎮領導多次上門疏通思想「堵點」,終於將地壩上亂堆的柴草、亂搭的豬鴨棚都拆除了,臭水溝也填土復耕了,還新修2座化糞池、沼氣池,有效解決了周邊村民生產生活排汙。幫助村民實現了「抬眼見綠、出門見園」的夢想。
「房前屋後打掃乾淨,室內室外清潔消毒,不僅全家人心情舒暢,還能剷除病毒滋生土壤。現在,排洪渠內水清澈了,螃蟹、魚蝦也多起來了,小時候的鄉村美景又回來了。」德福家高興地說道。
淨化鄉風,為防疫注入「底氣」
「曉得你們家屬心情悲痛,喪葬習俗也應該被尊重,但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傳統習俗要為疫情防控讓路,婚事緩辦不辦,喪事簡辦快辦,做到不聚集、不扎堆。」疫情期間,在明珠山村吳蘭志、李廷英老人病逝現場,村幹部正在耐心勸導家屬。
沙坪垻土主鎮現有未徵地拆遷農村人口377戶1482人,農村群眾婚喪嫁娶等觀念依然存在,疫情當前,為讓文明健康新理念更深入民心,沙坪垻土主鎮將文明抗疫寫入村規民約,明確違規懲處措施,規範村民行為,越來越多的村民認識到除陋習、樹新風不僅是疫情防控的規定動作,也是文明健康生活的自主選擇。「反觀以往喪葬禮儀習俗,那些大操大辦、大吃大喝的習俗真的要改改了。」逝者子女們表示。
連日來,沙坪垻土主鎮按照「文明與抗疫同行」思路,農村綜合組對場鎮擬辦紅白喜事等民俗活動進行「地毯式」摸排,臨時關閉便民治喪點、婚慶公司等,加強巡查監督,暢通舉報途徑,淨化農村社會風氣,培養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倡導喜事緩辦、白事簡辦、餘事不辦,有效阻斷了疫情傳播途徑。
助耕支農,為防疫夯實「基礎」
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疫情當下,從南到北迅速掀起了春耕備耕熱潮,沙坪垻土主鎮未徵拆5個社也不例外,犁地翻土、栽種作物、鋪覆農膜、綁秧掐尖......田地裡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一幅優美的春耕畫卷徐徐展開。
村幹部為農戶送春耕口罩
「現在疫情的陰霾尚未消退,老人家還是要把口罩繼續戴起喲!」近日,沙坪垻土主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來到明珠山村、力量村田間地頭、房前屋後,詳細了解村民春耕備耕情況,並為190個農戶送去「春耕」口罩5600個,並勉勵村民防疫不鬆懈,春耕加把勁。
「今年,春耕趕上疫情,對我們都是新的挑戰,從進田下地到播種育苗途經這麼多環節,群眾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一抬頭」,疫情就會趁虛而入,前期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鎮領導說道。連日來,沙坪垻土主鎮農業服務中心牽頭,組織村幹部、農技員、志願者深入田間地頭,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抓購肥備種、農技培訓,組織志願者開展耕地、播種、施肥、搶收等技術指導。幫助場鎮農資站點辦理復工復產,為農資運輸打開「綠色通道」,切實為農戶解決種子、複合肥、地膜等農資緊缺問題,力求農業生產不誤農時。此外,受疫情影響,明珠山村部分農戶種植的蔬菜無法售賣,沙坪垻土主鎮協商農貿市場為村民提供了「免費攤位」,幫助農戶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作者: 閻亮珍)
(作者單位: 沙坪垻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