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奴隸史」爭議蔓延至澳大利亞,「庫克船長」雕像被噴漆

2020-12-24 澎湃新聞

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主義抗議蔓延多國,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近期出現了要求移除爭議人物雕像甚至是直接破壞雕像的事件。

在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發表否認澳大利亞奴隸制歷史的言論後,當地時間6月14日凌晨,兩座位於雪梨的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雕像被噴漆。

州長稱破壞雕像「不澳大利亞」

據美聯社15日報導,其中一起破壞事件的兩名嫌疑人已被警方逮捕。兩名女性嫌疑人中的一人,目前在新南威爾斯州議員大衛·舒布裡奇(David Shoebridge)的辦公室擔任兼職工作,兩人的手提包裡發現有數個噴漆罐。

舒布裡奇表示,事件發生時並不屬於工作時間,他不會對此事發表進一步評論。

據《雪梨先驅晨報》14日報導,兩人被指控破壞公共財產,目前已被保釋,並將於7月2日出庭。

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州長格拉迪絲·貝雷吉克利安(Gladys Berejiklian)表示,她將考慮加強相關法律以阻止更多的破壞行為。

貝雷吉克利安說,「參與這項活動的人口只佔很小的一部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容忍(破壞行為),我們認為這是無禮的行為,這不澳大利亞(un-Australian)。」

總理否認澳奴隸制歷史遭批

英國探險家、海軍船長詹姆斯·庫克(亦稱為「庫克船長」)1770年率英國艦隊抵達澳大利亞,並將登陸地宣稱為英國領土。在此之後,英國開始了對澳大利亞的殖民統治,其間有許多原住民遭到屠殺。

本月11日,當被問及是否支持移除庫克雕像時,莫裡森稱庫克「不是奴隸販子」,「是那個時代這這一問題上最開明的人之一」,他表示澳大利亞歷史上雖曾有暴力但沒有奴隸制。莫裡森的言論隨即招致許多批評,批評者指出澳大利亞歷史上曾有許多南太平洋島民和澳大利亞原住民被迫勞動。12日,莫裡森為自己的言論道歉。

除了庫克雕像塗鴉事件,澳大利亞近期還發生了其他雕像被損毀的事件。13日上午,位於維多利亞州巴拉瑞特的澳大利亞前總理託尼·阿博特和約翰·霍華德的雕像都被噴上了紅色油漆,兩人和現任總理莫裡森一樣,均屬於中右的自由黨。12日,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珀斯的澳殖民時期官員詹姆斯·斯特林的雕像也被汙損,雕像的脖子和雙手被塗成紅色,底座的銘文上被畫上了原住民的旗幟。

澳大利亞的庫克雕像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破壞。據此前報導,2018年1月澳大利亞國慶日前夕,墨爾本的一座庫克雕像被塗漆,並被畫上了原住民旗幟;2017年,雪梨的一座庫克雕像也被寫上了「不應為大屠殺驕傲」字樣,時任澳大利亞總理、同屬自由黨的特恩布爾當時予以譴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庫克船長」也……
    澳大利亞各大城市近日也爆發抗議種族歧視的活動。據英國《每日郵報》16日報導,上萬名澳大利亞人請願要求政府拆除「庫克船長」的雕像。在「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議活動中,雪梨海德公園內的庫克船長雕像也成為攻擊目標。
  • 澳大利亞「庫克船長」塑像遭破壞 2名嫌疑人被捕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4日凌晨,澳大利亞雪梨海德公園裡的「庫克船長」塑像遭人破壞,警方接到報警後趕往現場並逮捕兩名女子,在她們的手提包裡發現很多塗鴉噴罐。受到美國弗洛伊德遭歧視性暴力致死事件的影響,澳大利亞各大城市近期爆發抗議「種族歧視」的遊行,也出現了很多損毀塑像的事件。除了抗議美國歧視非裔外,主要也是抗議土著人長期遭到歧視和被社會邊緣化的現實。 「庫克船長」是澳大利亞歷史上首批英國艦隊登陸的象徵性人物, 象徵澳大利亞殖民歷史的開始,也是土著人遭受迫害和歧視的開始。
  • 英國示威者雕像「取代」奴隸貿易商雕像
    7月15日,在英國布里斯托市,豎立起當地一名非洲裔女示威者的雕像。(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吳寶澍)英國布里斯托市一座17世紀奴隸貿易商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上月初被示威者拉倒,空出的基座上本月15日豎立起當地一名非洲裔女示威者的雕像。原地豎立新雕像由英國知名藝術家馬克·奎因創作。
  • 英國示威者推倒奴隸販子雕像 聲援美國抗議示威活動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由美國黑人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抗議,正在全球多地蔓延,繼此前美國數座南方邦聯軍雕像被民眾以「反歧視」之名推倒後,英國示威群眾也瞄上了本國雕像。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7日報導,在英國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反種族主義抗議者推倒了一座17世紀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Edward Colston)的雕像,並將其扔入水中。
  • 紅色的雷達庫克船長青銅腕錶,它來了
    庫克船長系列是雷達表近幾年最火的腕錶之一,自推出以來,雷達庫克船長腕錶迅速在潛水錶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今年雷達庫克船長新添了三款青銅家族成員,分別採用綠色、藍色和棕色,這讓雷達庫克船長在青銅腕錶愛好者中也迅速發酵。沒想到,雷達表又給了我們一個新的驚喜,它帶著一款紅色的雷達庫克船長青銅腕錶,來了!
  • 澳大利亞黑暗移民史:囚犯建立起來的國家,曾把土著當成動物群體
    17世紀初,1606年荷蘭探險家威廉姆·簡士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將此地命名為「新荷蘭」。但是由於國力的問題,荷蘭人最終並未佔領這裡。在歐洲人發現澳大利亞一個半世紀後,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將澳大利亞東海岸稱之為「新南威爾斯」,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從此這裡就成為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 遭殘酷虐待的黑奴,打開手銬,衝上甲板,殺死了販奴船船長
    1759年1月12日,「完美」號販奴船正在莫納河上行駛,船長是波特。船上約有100名奴隸。波特船長派大副、二副和水手負責人去接收已經付款的另外一批奴隸。他們帶走了船上近一半的船員,船員離開後,「完美」號上的奴隸設法打開了手銬,蜂擁到甲板上,殺死了船長。一些船員上了一艘小船,逃到岸上,找到了大副,準備尋求援兵來報復。
  • 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蔓延全球 英國抗議者推倒17世紀奴隸販雕像
    英國反種族主義抗議者推到奴隸販子雕像(圖源:美聯社) 海外網6月8日電 當地時間6月7日,英國反種族主義的抗議者在該國西南部的布里斯托市舉行示威遊行,推到了一座17世紀的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Edward
  • 「奴隸商人」被「推倒」之後,這些英國雕像仍然屹立
    公共雕像因其指向的歷史事件與人物而在人們心中激起強烈情感。近日,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世界各地的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在英國等地,一些名人雕像因為「種族歧視」的譴責而被人推倒。這些事件發生後,英國《衛報》評論員喬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撰文了列出了他心目中的英國十大雕像,讓人們看到更多經典雕像本身的魅力和價值。
  • 歷史上的今天 | 詹姆斯·庫克發現了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來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託勒斯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斯」,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在墨爾本,有一個名叫菲次諾伊的公園。
  • 澳大利亞是4萬年史土著被2百年史英國流浪犯屠宰、圈養而建立
    沒錯,澳大利亞土著在澳洲有4萬年居住的歷史,直到18世紀中葉以前,他們一直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但隨著英國流浪犯人的到來,他們的「原澳洲主人的地位」已經被剝奪,一度淪落到慘不忍睹的「動物身份」,甚至被屠宰及圈養。
  • 波士頓拆除奴隸跪林肯雕像
    波士頓拆除奴隸跪林肯雕像據CNN29日報導,據波士頓市長辦公室透露,波士頓一尊奴隸跪在美國前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身下的雕像周二上午被拆除。自1879年以來,波士頓林肯「解放黑奴("Emancipation Group" statue )」雕像一直矗立在公園廣場上。該雕像的形象為林肯以站立姿態,俯視一名跪在他腳邊,手上鐵鏈遭破除的非裔男子,上頭寫著「獲得自由的種族與國家和平,林肯從中得到了安息。」儘管雖然雕像的寓意是獲得自由的黑人感謝林肯總統,但長期以來,許多人不滿「白人總統林肯站著而黑人奴隸跪著」這一視覺設計。
  • 抗議風波不斷升級,英國澳大利亞都坐不住了
    作者:有靈審稿:知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黑人致死事件已經蔓延至全球各地,引起英國、澳大利亞、捷克、法國、塞內加爾等國民眾的不滿,大家紛紛走上街頭,舉行反對種族歧視的遊行示威活動。與此同時,在布里斯托,抗議者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推倒,將其拖入街道,然後將其推入港口最後將其扔入雅芳河。據了解,科爾斯頓是是17世紀的奴隸販子,布里斯托出生的商人,也是皇家非洲公司的成員,該公司在1672年至1689年之間從非洲向美洲運送了至少10萬名奴隸。不僅如此,還有抗議者爬上了國家戰爭紀念碑,點燃了英國國旗。
  • 從反種族主義到清算殖民史:歐美多國歷史人物雕像被毀
    《紐約時報》 稱,美國國內已經有至少10座南方聯邦紀念碑或受爭議的歷史人物雕像被推倒,逾20個城市的示威者將類似雕像作為抗議活動的目標。 推倒雕像實際上美國民眾表達對種族主義不滿的一種「傳統活動」。
  • 雷達新款陶瓷表怎麼樣,庫克船長腕錶哪裡回收?
    雷達近年來主打的手錶,庫克船長是鐘錶愛好者中很受歡迎。新的庫克船長自動機械42mm表款系列保留了1962年推出了的原型腕錶大獲成功的非凡元素,由流行的RADO瑞士雷達表的標誌性材料。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突破元素於一身,在保持原型腕錶的特點,給它一個醒目的無限魅力。
  • 美國將軍、英國奴隸販…為何一個個雕像被"推倒"?
    >過去的周末,美國內戰期間南方邦聯將軍雕像、17世紀英國奴隸販子雕像接連被示威者推倒,位於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雕像也未能倖免,該國多地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雕像成為示威者的攻擊目標:被塗紅色油漆,寫上「我無法呼吸」字樣,還有示威者爬上雕像高呼「兇手」……美國媒體提到,一個多世紀前,利奧波德二世國王對非洲殖民地民眾犯有「滔天罪行」。
  • 丹麥小美人魚雕像被抗議者噴塗鴉:一條種族主義的魚
    據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當地時間7月3 日,哥本哈根最著名的紀念碑小美人魚雕像遭到破壞,該銅像基座上被寫上了「種族歧視的魚」的字樣。警方和評論員表示目前還不知道是誰幹的,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想傳達什麼信息。哥本哈根警方在一份聲明中確認,小美人魚雕像在當天上午9點前遭到破壞。一個不知姓名的人在上面寫下了「種族主義的魚,警方將這一行為認定為蓄意破壞,並已開始調查。
  • 砸雕像運動升級!哥倫布、邱吉爾雕像遭「極刑」,法國這些雕像也要...
    現在,倫敦警方只能把邱吉爾雕像「關」在保護罩裡,防止再遭破壞。奴隸商雕像遭弔頭捆綁扔河裡就在6月7日同一天,英國數十名示威者將繩子套在17世紀奴隸貿易商科爾斯頓(Edward Colston)雕像脖子上,並把雕像拉倒落地,之後他們開始猛踩雕像。
  • 盤點歐美推倒的那些名人雕像和背後的歷史?
    紳士風度的背後,從1700年到19世紀20年代,英國的奴隸販賣商人從非洲販賣了300萬黑人奴隸到美洲殖民地。而這一數量佔到了歐洲多國販賣奴隸總數的四分之一。 6月9日,同樣作為奴隸貿易商人的羅伯特·米利根的雕像,也在倫敦東部西印度碼頭被拆除。
  • 澳大利亞海事局強令中國船長摘口罩遭拒,船長做對了什麼?
    【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舟山海」輪】 日前,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舟山海」輪在澳大利亞Abbot Point港裝貨期間,接受澳大利亞海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