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0年,希臘聯軍在薩拉米斯海戰擊敗了波斯帝國,暫時遏制住了波斯人的攻勢。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波斯軍隊在半島北部地區橫行,繼續對希臘聯盟展開攻勢,新的一輪大戰由此拉開帷幕。
戰略大師
薩拉米斯戰敗後,波斯皇帝薛西斯一世立即率軍班師回朝,留下統帥「瑪爾多紐斯」駐守在希臘中北部的色薩利和底比斯的基地,繼續對希臘城邦展開攻勢。瑪爾多紐斯是波斯皇帝薛西斯的姐夫。12年前指揮了波斯軍隊首次入侵希臘的行動,在愛琴海遭遇風暴,損失戰艦300艘,以及士兵2萬人。因此瑪爾多紐斯遭到撤職,在薛西斯一世繼位後,重新獲得重用。
統帥瑪爾多紐斯力排眾議,說服波斯皇帝替父雪恥,再徵希臘城邦。於是波斯帝國留下了5萬陸軍駐守在希臘中北部。統帥瑪爾多紐斯立即展開了新的一輪攻勢,首先派出波斯騎兵依靠機動性突襲,數次南下阿提卡半島,侵襲雅典及其他希臘城邦,破壞當地的經濟生產。其次,波斯人爭取到馬其頓和底比斯的支持,獲得了當地後勤供應,統帥瑪爾多紐斯展現出銳利的戰略眼光。
火燒雅典城
公元前479年7月,波斯軍隊長驅直入,兵臨雅典城下,面對統帥瑪爾多紐斯的戰略,希臘聯軍一年以來居然毫無對策,波斯軍隊迫使雅典人再次放棄城鎮,遷往薩拉米斯島。斯巴達人在連接阿提卡半島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科林斯地峽修建了一座城牆抵禦波斯軍隊的入侵。
面臨嚴峻的戰爭局勢,斯巴達和雅典達成了一致,由斯巴達國王利奧提希德率領1萬勇士從海路突襲赫拉斯滂海峽,將戰火燒到色雷斯和小亞細亞,開闢第二條戰線。而在主戰場上,斯巴達傾國之力在阿提卡半島與波斯軍隊決戰。
4萬斯巴達軍隊踏上了討伐波斯帝國的徵途,雅典方面則出動了重步兵8000人加入聯軍作戰。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得知斯巴達大軍已經出發後,將雅典城付之一炬,火焰沖天燃燒,將半邊天空映紅。
普拉提亞之戰
統帥瑪爾多紐斯選擇普拉提亞平原作為決戰地點,為了發揮波斯騎兵的機動性優勢,波斯人大規模地伐木,在平原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堡壘,整個彼奧提亞地區赤地千裡,四周禿地成片。
公元前479年8月中旬,24個希臘城邦組建的聯軍陸續翻過希泰隆山(基太戎山),在山下的普拉提亞城匯合,希臘方面參戰士兵規模5萬人以上,而波斯帝國方面參戰士兵規模7萬以上。統帥瑪爾多紐斯在阿索浦河北岸修建了一座堅固的大營,據守河岸這個天然屏障固守。
此時,雙方戰線相距10公裡,統帥瑪爾多紐斯派出1000名重騎兵發動衝擊,穿戴重鱗甲,波斯騎兵衝到希臘陣線中央,近距離投擲標槍和箭矢,對山坡上的希臘步兵造成傷亡,讓希臘人苦不堪言。關鍵時刻,雅典弓箭手及時增援,用弓箭輪番射擊波斯騎兵,大肆射殺波斯人的戰馬。
波斯將領馬希提的戰馬被箭矢擊倒,摔落到地上翻滾,希臘士兵一擁而上,從四面八方圍攻他,長矛刺中臉部貫穿其頭顱,將波斯將領馬希提擊殺。
智謀斷糧
希臘人初戰告捷,進一步加強了陸軍力量的信心。而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則下令士兵堅守陣地,好幾天沒有出戰,雙方在兩公裡距離對陣。統帥瑪爾多紐斯派出波斯騎兵深入希臘側後方的基太戎山間,切斷其運糧通道,從而讓希臘聯軍不戰自亂。
在接下來的數日裡,波斯騎兵繼續突襲希臘聯軍大後方,殲滅了希臘的後守衛隊,在加爾加菲亞泉下毒以後搗毀水源,徹底斷絕了希臘聯軍的後勤。到第12天,希臘聯軍的後勤已經耗盡殆盡,只能撤往希泰隆山下,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的戰略目的達到了。希臘聯軍在夜晚撤退,最精銳的斯巴達軍團負責斷後。直到第二天黎明時分,波斯人發現希臘聯軍放棄了陣地。
公元前479年8月27日,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下令全軍出擊,5萬軍隊浩浩蕩蕩的追殺斯巴達軍團,雙方在一片平坦高地上爆發激烈戰爭,斯巴達軍團用盾牌列陣,迎戰波斯大軍的進攻。
狂戰士之怒
斯巴達士兵用片片盾牌相連組成堅實的防線,能夠有效抵擋90%的箭矢傷害,面對波斯人一波又一波的數千箭矢,不時有士兵被箭矢射殺,死傷數百餘人。希羅多德記載稱:"斯巴達陣營淹沒在波斯箭雨裡"。在承受了數輪箭矢射擊後,斯巴達士兵立即全面反擊,組建縱深8行的方陣,正面寬1千米的衝擊陣型,推進至波斯人的陣線裡廝殺。
兩軍短兵相接時,穿戴金屬鱗甲和青銅胸甲的斯巴達士兵優勢巨大,再加上斯巴達士兵採取的終身訓練制度,使得他們體格強壯,格鬥技巧精湛,並且奉行戰神阿瑞斯,以殘暴殺戮為榮。斯巴達戰士斬殺一排又一排的波斯士兵,用長矛刺穿敵人的身軀,深深陷入血肉之中,拔出沾滿鮮血的矛頭,當長矛伸展不開時,斯巴達士兵拔出單手劍砍殺,斬斷敵人的手臂和大腿,殺得血流成河,先鋒波斯軍幾乎土崩瓦解。
戰場上四周都是殘肢斷臂,波斯士兵一路退到平坦的開闊平原,只見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一聲號令,1000人的波斯重騎兵從側翼殺出,兩面夾殺斯巴達軍團,重騎兵的雷霆一擊沉重地打擊了希臘聯軍,排列整齊的戰馬衝撞擊飛數百餘人,沿途踩踏斯巴達士兵,波斯騎兵邊衝鋒邊用長矛刺殺希臘人,兩軍陣線犬牙交錯。拼死抵抗的斯巴達士兵,死傷極其慘重,阻擋波斯軍隊的進攻,讓斯巴達軍團飽受壓力。
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身穿鮮豔的盔甲在前線督戰,在搖搖欲墜的危急關頭,一名斯巴達勇士「阿里姆尼斯塔」全力投擲標槍,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天際中飛躍而過,擊中了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標槍穿透了胸膛,波斯統帥當場墜馬身亡,逆轉了戰爭局勢。
雅典帝國
見統帥戰死沙場後,秩序井然的波斯士兵立即全面瓦解,紛紛向後逃命,希臘聯軍沿途追擊波斯軍隊,將波斯大營團團圍住。波斯弓兵從木牆上居高臨下地傾瀉箭雨,殺傷數千餘人,希臘聯軍死傷慘重,仍然前赴後繼的攻打波斯軍營,最終推翻了木牆,殺入波斯大營拼展開殊死格鬥,將敵人屠殺殆盡。
斯巴達人在正面戰場上取得了普拉提亞戰役後,分到了充足戰利品和金銀財寶。另一方面,斯巴達國王利奧提希德率領希臘聯合艦隊突襲小亞細亞,在米卡爾戰役全殲了波斯軍隊,解放了波斯帝國的大量殖民地(薩摩斯島、開俄斯島、列斯堡島、愛奧尼亞地區),希臘聯軍在小亞細亞再一次取得了輝煌勝利。
此戰役後,雅典人開始主動出擊,控制從愛琴海到黑海的各個戰略要地,將波斯勢力趕出小亞細亞,許多希臘城邦得到了解放,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主宰希臘城邦長達二十七年,史學家稱這段時期的希臘城邦為"雅典帝國"。
結局: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的指揮無懈可擊,將希臘聯軍逼入絕境,而斯巴達士兵鬥志頑強,數次擊退強大的波斯軍隊。最終,波斯統帥意外陣亡,使得軍隊士氣瓦解,是波斯帝國失敗的原因之一,希臘聯軍僥倖勝的普拉提亞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