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A:登陸nba前囊括義大利聯賽、杯賽、歐冠和04年奧運會冠軍、02年世錦賽亞軍,入選最佳陣容,拿了3個mvp。
球員B:進入nba的前一年同樣包攬了西班牙聯賽、歐冠、18年歐錦賽冠軍,入選歐錦賽最佳陣容,包攬歐冠四強賽mvp、賽季最有價值球員和最佳新秀。
同樣的縱橫歐洲,不同的是後者登陸nba時足足年輕了6歲。
兩位歐洲之王——都在登陸nba後給了我們巨大的驚喜
前者是「潘帕斯烈馬」、馬刺「GDP」三巨頭之一——馬努·吉諾比利,後者自然是如今nba最如日中天的少年天才——盧卡·東契奇。
初入聯盟:技驚四座Vs潛龍勿用
02-03賽季,99年以二輪28順位被馬刺選中的吉諾比利正式登陸nba,而歷史上從沒有哪個二輪秀引起了當時美國媒體如此的關注,只因為2個月前的他生生把美國「夢五隊」揍趴下了。
02年世錦賽的夢五隊雖然陣容遠不及前幾屆鼎盛,但還是匯集了眾多nba的一流高手和潛力新星——已經成長為球隊牌面的保羅·皮爾斯、麥可·芬利、埃爾頓·布蘭德,傳奇射手雷吉·米勒,後兩年即將統治聯盟籃板球的本·華萊士,還有小奧尼爾、馬裡昂等實力幹將。
02年男籃世錦賽,吉諾比利讓一眾nba球星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當時已經在國際賽場58連勝的美國男籃怎麼也沒想到小組賽他們就被破了不敗金身,以80:87輸給了美洲老對手阿根廷。這也是阿根廷男籃「黃金一代」首次震驚世界,吉諾比利16投9中砍下26分4個籃板2次助攻,但比數據更讓美國人崩潰的是在比賽中他就像一條高速運轉的眼鏡蛇一樣又滑又快,各種反長理的突破讓從小在街球場長大的美國球員也目瞪口呆,第一次美國人認識到原來世界上還有突破比我們還強的國際球員存在。
那一年他們闖入決賽惜敗於最後一次出現在世界賽場的歐洲霸主南斯拉夫隊。但吉諾比利入選了最佳陣容,那陣容裡還包括:
——剛成為2002年NBA狀元的姚明。
——達拉斯小牛的歐洲天王德克-諾維茨基。
——薩克拉門託國王的全明星射手斯託賈科維奇。
就這樣他和姚明同年進入了nba,而他的教練是把鄧肯都不當球星對待的波波維奇,一切從替補開始。
在國際賽場上呼風喚雨的吉諾比利在nba遇到了「最不把超級球星當人看」的波波維奇,開啟了他傳奇的nba生涯
而東契奇則又是另一番光景。他似乎把籃球也當成了一種胎教,任何時期都比同齡人強大和早熟。
他七歲開始正規籃球訓練,8歲時升入11歲年齡組,9歲打14歲年齡組,13歲就和歐洲豪門皇家馬德裡籤下職業合同,16歲時就首次參加成年組比賽。而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是2017年歐錦賽,9場比賽他場均砍下14.3分8.1個籃板3.6次助攻,幫助斯洛維尼亞隊第一次捧起了冠軍獎盃,個人也入選了最佳陣容。
年僅18歲就作為核心獲得歐洲冠軍,少年東契奇一路開掛
2018年他連續斬獲國內聯賽、歐洲籃球冠軍聯賽冠軍和mvp,年僅19歲的他宣布進軍nba。那一年的他在探花位被老鷹選中,然後被小牛以五號籤加次年一個首輪的代價換到了達拉斯獨行俠——一支對國際球員最友好的球隊,諾維斯基、納什的發跡之地。
不同于吉諾比利從板凳打起(新秀年僅首發五場),東契奇僅用了不到10場比賽就讓獨行俠隊放棄了之前重點培養的丹尼斯·史密斯,全力以他為核心打造「後諾維斯基時代」的球隊班底。
因為他的比賽太出色了。
東契奇罕見地擁有與年齡不相稱的老練打法
初登nba的東契奇還有一些嬰兒肥(到現在他也還沒練出nba外線級別的身體),但是他習慣用慢速的大幅度晃動找到空間,不同於絕大多數外線用閃電速度強突而過,他更樂於用他敦實的小身板卡住對手,慢慢悠悠地突進內線,引而不發地接近內線的壯漢,然後用各種非正式的小勾手、高拋、打板拿下分數。
同時在利用擋拆方面更顯出他的油滑,不論是精瘦的鮑威爾還是鐵塔般的小喬丹,他都會根據己方和對手的移動決定下一步的動向,夾雜著小碎步的運球只要爭取到一點空間,他就會亦步亦趨地溜進內線,或直接攻筐或一個長甩給弱側的射手遠程殺傷。
雖然看上去黏黏糊糊,但東契奇技術運用的合理性遠超他的同齡人
只看動作,他的打法就是一個字——滑,油滑得像小區籃球場四五十歲的老球皮。
雖然有些野路子,各色不規範的花招層出不窮。假動作、拋射、轉身、步伐、晃動以及裁判不會計較的小動作。但他並不是天賦異稟或靈光一現,更像是技術老練之後,信手拈來的神乎其技。
畢竟他可是16歲就在最講究基本功的歐洲籃壇打上首發的「老江湖」。
新秀賽季場均21.2分7.8個籃板6個助攻,毫無爭議地砍下最佳新秀,也成為了全世界nba球迷的「新寵兒」。
新秀賽季的東契奇數據全方位「碾壓」吉諾比利,但馬努卻拿到了最後的冠軍
而新秀賽季的馬努卻是另一番光景,出戰60場、首發5場、每場20分鐘得7.6分2個籃板、2個助攻,給史蒂芬·傑克遜打替補。(波波維奇經典培養新秀套路,萊昂納德、希爾、懷特都是這麼過來的)
但漸漸地,傳統正規的馬刺隊訓練場慢慢習慣了「吉諾比利在訓練時用一切瘋狂的方式,用身體的所有部位進球」。(隊友布倫特·巴裡語)
在那個波波維奇還習慣於「防守至上,雙塔核心」,外線更多是艾麗奧特、鮑文、傑克遜等傳統射手的時代,奔雷如電、傾略似火的吉諾比利太特殊了。
新秀年的吉諾比利給馬刺外線帶來了完全不同的風格
於是季後賽他得到了更多的機會,甚至在輪轉陣容中可以享受到他在阿根廷隊的核心特權。數據也上升到了場均30分鐘,得到10分左右。西部半決賽他們碰到了死對頭——已經三連冠、連續兩個賽季將他們淘汰的洛杉磯湖人。
而第一次馬刺擁有了一個湖人在外線完全摁不死的點——吉諾比利,他像過清晨馬路一樣隨意戲耍湖人外線,逼得科比經常需要在防守端重點照顧這條「阿根廷銀蛇」,進攻端又要面對「鐵皮膏藥」布魯斯·鮑文,那是奪冠後科比對陣馬刺打得最差的一組系列賽,前兩場62投25中命中率40%,湖人0:2落後,而吉諾比利場均16分,鄧肯之後的球隊第二得分手。
03年季後賽吉諾比利的詭魅打法給湖人造成了大麻煩
最終馬刺以4:1終結了「ok組合」的「湖人王朝」,並在總決賽裡4:2擊潰基德領銜的新澤西籃網,開啟了21世紀前十年「逢單奪冠」的白銀王朝。
巔峰表現:飛龍在天Vs山舞銀蛇
19年小牛用史密斯+選秀權換來了另一名歐洲天才波爾津吉斯,為東契奇在新賽季的騰飛又插上了一雙翅膀。本賽季他在33分鐘的時間裡貢獻28.7分9.3個籃板8.7次助攻,如果沒有威少的「三雙」賽季珠玉在前,那麼他本賽季歷史級巨星級別的表現將得到更多的肯定。
35.8的回合佔有率(聯盟第2)、47.8%的助攻率表明當前東契奇是球權高度集中的球隊核心,而他奉獻的是19.3的勝利貢獻值(聯盟第五)和117.9的進攻效率(聯盟第二),生生把一支他和波神以外天賦平平的獨行俠帶到了聯盟進攻效率第一(115.8)、得分第三(場均116.4分)、三分命中總數第一(1026個)的高度。
而本賽季東契奇的進攻手段也進一步的豐富,有了機動性更強、射程更寬廣的波爾津吉斯做強,他本賽季通過擋拆得分聯盟第三(僅次於利拉德和特雷·楊),而持球單挑時的無窮技巧讓他場均能夠通過單挑拿到4.1分(與詹姆斯並列聯盟第四)。
考慮到他還有排名聯盟第4的助攻(8.7次),可以算是當前聯盟詹姆斯以後最強的進攻增幅器了。
極強的個人能力幫助東契奇可以通過簡單的擋拆創造大量的得分機會
而吉諾比利整個職業生涯,下得分和三分球,佔總投籃的68%;罰球/投籃比是41%,生涯真實命中率58.2%,即他是哈登之前「魔球理論」最忠實的踐行者。
因為整個生涯都和鄧肯這樣的傳奇內線搭檔,他無需利用中距離「殺死」對手,而「巨星內線」的天然加成就是外線空位投籃機會,36.9%的命中率也已經達到精英射手的水平。雖然在04-05、10-11兩賽季兩季首發進了全明星,但公認他在nba最華麗的演出還是05年總決賽。
悍勇無比、難以捉摸的突破是吉諾比利最大的標籤
05年總決賽,鄧肯要面對前一年摧殘了奧尼爾的「華萊士」兄弟,「法國小跑」帕克在老辣的比盧普斯面前也完全落於下風(得分20.4Vs13.9,助攻6.3Vs3.4),但吉諾比利則在面對漢密爾頓和普林斯這對外線大鎖時站了出來(04年總決賽這二位將科比限制到命中率38.1%,三分17.4%)。
面對突破如風、滑不留手猶如銀蛇的吉諾比利,普林斯連瞄準七寸的餘暇都沒有。而在馬刺精妙奇巧的傳切掩護、無球跑位之下,要透過層層阻隔,找到這個如水銀一般的阿根廷男子太困難了。
05年總決賽,吉諾比利是馬刺外線最銳利的尖刀
第一場第三節末,吉諾比利面對活塞三人上籃得分。
半分鐘後又撿到前場籃板拿下2分,馬刺55比51。
第四節開始,他招牌式的蛇形變向突破麥克戴斯擦板上籃投中。
半分鐘後,他再突破到禁區,面對雙華萊士的四條手臂拋射再中。
而後他反擊中一條龍突破,被漢密爾頓撞到,空中換手打三分,馬刺領先11分帶走比賽。而他16投9中拿下全隊最高的26分和4個籃板、6次助攻。
第二場他又拿下27分3個籃板7次助攻,三分5中4,徹底肢解了當年傲視聯盟的活塞防線。為馬刺最後以4:3險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迄今很多人都認為他的表現比14年的萊昂納德、15年的伊戈達拉更值得一個總決賽mvp
整個系列賽吉諾比利貢獻18.7分5.9個籃板4次助攻1.3次搶斷,是馬刺外線第一火力點,在那年死拼防守、毫無保留、拳拳到肉的總決賽裡綻放了無限的光彩。
戰術定位:未來巨星Vs板凳領袖
相比於面前成名、早早享受巨星待遇的東契奇。吉諾比利只有在國家隊才能享受到絕對核心待遇。從02年世錦賽到08年美國組建「救贖之隊」參加北京奧運會前,阿根廷的黃金一代顯然是美洲大陸更出色的那支球隊。
吉諾比利是「黃金一代」阿根廷男籃無可置疑的絕對核心,國際賽場上的大殺器
02年世錦賽亞軍、04年奧運會冠軍、06年世錦賽四強,這樣的成績在當時唯有歐洲如日中天的西班牙隊可以媲美。而吉諾比利是這隻球隊理所當然的核心,04年奧運會0.3秒絕殺塞爾維亞以及02、04年連續兩年淘汰美國隊,吉諾比利始終是美國隊無法限制的絕對強點。
如果說nba20世紀前10年科比以外最佳得分後衛的競爭韋德和吉諾比利還有所爭議的話,那麼「nba+fiba」綜合考慮吉諾比利是當時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二分衛」。
04年奧運會阿根廷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同時獲得「籃球+男足」金牌的國家,吉諾比利功不可沒
可是到了馬刺他還是要坐在替補席上,雖然這更多是波波維奇的有意為之。05年以後馬刺的首發二號位,不論是布倫特·巴裡、麥可·芬利、羅傑·梅森還是加裡·尼爾,競技能力和吉諾比利都不在一個級別,但處於巔峰狀態的「GDP」組合讓波波維奇有資本以「田忌賽馬」的方式用吉諾比利「教訓」對手的輪轉陣容。
波波維奇曾這樣解釋道:吉諾比利的缺點就是,打得太激情,太拼命了,太兇悍了;如果讓他打首發,他會急速燃儘自己,他沒法連續打8分鐘。所以讓他打第六人會有更好的效果。
頭沒禿之前,馬努英俊的外表下是南美男人典型的彪悍性格和熱血打法
而吉諾比利回報他的是04-05賽季全明星、07-08賽季聯盟三陣以及10-11賽季全明星+聯盟三陣。
16年如一日的職業生涯,他貢獻了經典歐洲步蛇形上籃、NBA頂尖的傳球想像力和組織功底、「魔球」打法先行模板、馬刺隊史第一的搶斷、大心臟的攻防、浪卻依然高效率的標誌性打法。
40歲高齡的吉諾比利,依然可以在季後賽「天王山之戰」送給哈登一個絕殺蓋帽
而東契奇的巨星之路才剛剛開始。他的投籃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三分命中率31.8%),他在外線還缺少一個給予他支援的副攻手或傳球手(每場受助攻得分不到3分),他還缺少一個nba級別的身體去支撐他球權高度集中的持球打法。
雖然進攻數據華麗,但東契奇的投籃相比哈登、詹姆斯等絕對巨星還有提升空間
好在獨行俠關於他的經營有序而長遠。換來波爾津吉斯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下賽季是小哈達威的千萬合同的最後一年(珍貴的交易砝碼),而鮑威爾、小庫裡、鮑威爾這些重要輪轉球員合同都在兩年以上千萬以下。甚至如果選擇交易掉小哈達威,獨行俠明年今年就可以吃下一個巨星級合同,組成下一個聯盟「三巨頭」。
東契奇的「新秀紅利」合同一直到2022年,在此之前獨行俠都有機會再吸納一名頂級球星組成「超級球隊」,在「後諾維斯基時代」迅速恢復成聯盟頂級豪強。
目前獨行俠的薪資相對健康,可操作性相當大,未來兩年是騰飛的好時機
少年老成的打法、年少英俊的形象、華麗無比的數據,讓東契奇迅速成為聯盟炙手可熱的偶像巨星。而獨行俠也完全在以他為核心打造著一支未來可期的豪門強隊。
獨行俠的「火炬交接」出乎意料的順利和成功
同樣的歐洲之王、同樣的英俊瀟灑、同樣的才華橫溢。
不同的是東契奇有了完全施展他才華和能力的空間。
我們曾無數次想像如果吉諾比利擁有類似後輩哈登那樣的無限開火權,或者他在阿根廷國家隊那樣的核心地位,那麼這個兇悍的天才能在nba歷史上鬧出多大動靜。但是4枚總冠軍戒指,16年精彩的職業生涯同樣輝煌無比。
也希望年輕的東契奇能夠取得與前輩相媲美的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