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解釋:剛直無私.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 常用來形容包公,斷案鐵面無私.用來比喻辦事公正,不徇私情.
故事:北宋時期,有一位清官叫包拯。他在做開封府尹的時候執法嚴正,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即使是親戚朋友犯了法也絕不包庇。
有一次,他的舅舅犯了法,他毫不徇私,派人把舅舅抓到官府,依法用鞭子抽打了一頓。他的侄子包勉犯了法,被家人藏了起來。包夫人也以嫂子撫養他長大的恩情來勸說他,希望他能看在嫂子只有一個兒子的份上,饒過包勉。包拯對夫人和嫂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包勉?不懲治包勉,無法體現法律的嚴明,無法給受害人一個交代。包夫人被他感動,交出包勉,最後包勉被依法處置。
包拯為官多年,生活十分樸素。他病故時,立下一份遺囑說:「後代子孫做了官,如果徇私舞弊,犯下貪汙罪,不許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許葬入祖墳。」包拯因為一生清正剛直,受人尊重,被稱為「包青天」
02財神爺打架 —— 掙(爭)錢
解釋:,既可指爭奪錢財,也可指賺錢
03吃了扁擔 —— 橫了心
解釋:比喻橫下一條心,不顧及任何後果
04 楚霸王困於垓下—— 四面楚歌
解釋: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05此地無銀三百兩 —— 不打自招
解釋:比喻想要把事情隱瞞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出自:傳說古代某人將銀子埋在地裡;怕人知道;就在上面豎一塊木板;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鄰裡王二看見牌子;就把銀子偷走;也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隔壁王二不曾偷。」
故事:古時候有個叫張三的人頭,費了好大的勁,才積攢了三百兩銀子,心裡十分的開心,但是呢,他總擔心有人會去偷他的錢,就找了一個箱子,把三百兩銀子裝箱子裡面,然後埋在了屋後的地下。可是他還是覺得不放心,怕別人來這裡偷,就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在紙張上面寫了「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字,然後把它貼在牆角邊上,就放心地走了。
張三埋了銀子以後天天看,誰知道他的舉動被隔壁的王二看見了,半夜王二把三百兩的銀子全部偷走了,為了不讓張三知道,他就在一張紙上寫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貼在牆上,張三第二天起來去屋後影子,發現銀子不見了,一見紙條才恍然大悟。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下一句,也就是「隔壁王二不曾偷」,只不過我們平時都會習慣性說上一句,下一句卻很少有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