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隨著中交二航局建設者將最後一盤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緩緩澆入橫向溼接縫中,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跨江主橋順利合龍。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建設,位於南京長江三橋下遊約5公裡處,南京長江大橋上遊約13公裡處,全長約10.33公裡,大橋為中央雙索麵三塔組合梁斜拉橋,跨江大橋長約4.134公裡,主橋兩個主跨均為600米,總跨徑1796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時速100公裡。
大橋主橋有三座鋼混組合索塔立於長江中,縱向看去,猶如三根潔白的玉簪點綴在江面上。大橋主梁共分成123個梁段,標準梁段採用窄體式智能液壓提升橋面吊機對稱懸拼。此次合龍梁段寬35.6米,長14.125米,起吊重量達405.1噸,分別要與南塔、北塔的最後一節梁段完成「牽手」,實現兩個主跨的合龍。
這座橋的建設深受國內外橋梁界關注。「從索塔到組合梁,這是世界第一座真正意義上鋼混組合結構的大跨徑橋梁。」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主任武煥陵介紹,南京長江二橋索塔為混凝土結構,長江三橋索塔為全鋼結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集兩者所長,既有鋼塔的耐久性,同時又造價適中。這一「混搭」組合背後是一系列技術創新。建設團隊與清華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聯手攻關,鋼殼-混凝土組合索塔關鍵技術,這一成果已獲2019年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
「南京五橋開通後,保守估計日通行量在4萬輛左右。既承擔快速環線功能,又有過境車輛,估計交通量會快速增長。」南京市公建中心副主任章登精說。大橋合龍後,整個項目建設將進入路面施工階段,包括瀝青鋪設、路燈、防撞護欄、聲屏障等附屬設施安裝,為實現通車目標全力衝刺。
據悉,南京長江第五大橋是205國道和312國道的過江通道,是南京「高快速路系統」中繞城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連接主城區與江北新區的重要紐帶。大橋建成後,將完善區域骨幹路網,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完善國家幹線公路和長江下遊地區過江通道布局。同時對緩解過江交通壓力,加快南京江北新區建設,加快推進「擁江、跨江發展」戰略,提升南京城市綜合實力和擴展城市空間具有重要意義。(工人日報記者 張翀 通訊員 趙振宇 王昊 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