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購因疫情遭受重創,跨境電商平臺再迎發展契機

2020-12-15 網易新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多個國家蔓延,全球抗疫形勢愈發嚴峻,而海外疫情的持續發酵,也讓中國的疫情轉向以境外輸入為主。在這一特殊環境下,海外代購因工作特性需要頻繁出入境,與這一群體相關的風險正日益增加,開始受到外界的重點關注。

近期,兩名代購人員因違反疫情防控要求,連續往返北京和疫情嚴重國家被拘的消息在電商圈掀起熱議;另有一位海外代購在朋友圈曬購物行程後被舉報,後經警方查實為"假代購"的消息讓人啼笑皆非。這類亂象頻出的背後,無不折射出海外代購在境外疫情局勢嚴峻下的困境。

業內人士稱,2019年《新電商法》的出臺對於代購行業而言是一記重拳,近期海外代購物流受阻,且接連曝出亂象,再讓這一行業遭受重創。而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依舊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在這雙重因素影響下,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勢必將再次迎來發展契機。

境外疫情局勢嚴峻,海外代購物流受阻、亂象頻出

近期,中國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境外疫情局勢依舊嚴峻。根據世衛組織最新通報,全球確診病例已突破30萬例;3月23日,在中國新增的78例確診病例中,境外輸入的就有74例。

受疫情影響,全球空運、海運等交通物流渠道均有不同程度影響。以空運市場為例,據民航資源網不完全統計,已有十餘家航空公司停飛了所有國際航線。毋庸置疑,對跨境電商行業來說,這意味著運輸渠道將受到阻撓。

疫情給跨境電商帶來的影響不止於此。日前,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通報了一起兩名男子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海外"代購"案件,引發人們對於當前海外代購相關風險的關注。

潘緒宏稱,當前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呈現加速態勢,世衛組織宣布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北京市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形勢更加嚴峻複雜。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嚴格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的通告》明確規定,"來自或去過離境國家疫情嚴重地區的入境人員,到京後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

但在北京市公安局近期的工作中,發現王某國(男,40歲)、於某(男,36歲)為達到牟利目的,明知"到京後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的規定仍故意違反,2月底從外地來京後,連續往返北京和疫情嚴重國家,為他人代購商品。

潘緒宏介紹稱,對此北京市公安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對上述二人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相關規定,目前正在對二人進行集中觀察,待通過觀察期後執行拘留。

同時,潘緒宏在會上強調,境外疫情輸入是當前首都疫情防控面臨的最突出風險,境外進京人員要嚴格遵守我國法律法規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規定,自覺履行防控責任和義務。對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依法堅決打擊。

幾乎是同一時間,北京另一名代購則在疫情期間上演了一出被"打假"的戲碼。據悉,這名海外代購在微信朋友圈宣傳自己從韓國買回來的商品,被鄰居發現其回國後未進行隔離而舉報給警方,後經民警調查其未有出入境記錄,實為"假代購"。

不管是代購人員踩到疫情防控紅線被拘,還是代購被舉報後遭遇"打假",都與境外防疫局勢嚴峻的特殊環境脫不開關係。一位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2019年《新電商法》的出臺給了代購行業一記重拳,近期境外疫情對於全球航運的影響將縮減海外代購的業務量,加上海外代購亂象頻出,這一行業將遭受重創。

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穩步增長,平臺再迎發展契機

代購作為一種將海外商品帶入國內的電子商務模式,被視為跨境電商最早期的一種方式。業內普遍認為,在代購業遭受重創的特殊時期,消費者轉向跨境電商平臺購物的需求或許將迎來一波增長。

從行業角度而言,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近兩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在政策鼓勵、新興市場開發等助力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已成為電商領域重要分支。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的用戶規模達1.49億人,交易規模將達10.8萬億元;預計2020年的用戶規模將達2.11億人,同比增長41.6%,交易規模將達12.7萬億元,同比增長17.6%。

凱度諮詢日前發布的報告指出,疫情期間,受國際國內相關措施影響,國人的跨境出行受到一定限制;在疫情被完全控制前,這種局面將很難改變,因此無法走出國門的消費者或將轉投跨境電商,滿足其進口產品的購買需求。未來將有更多消費者從"偶然使用"走向復購直至常態化,跨境電商的使用習慣與進口品需求有望實現新的增長。

一旦消費者習慣了跨境電商消費模式,甚至對此形成依賴,無疑將跨境電商平臺帶來利好。該報告指出,近期商務部鼓勵跨境電商發揮社會價值,鼓勵有全球採購資源的商家全球找貨,多城市的相關部門為物資通關提供便利,跨境進口電商平臺一段時間內將受惠於清關流程簡化等鼓勵政策。

上述券商人士也表示,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依舊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代購板塊發展受阻的情況下,將有更多人選擇跨境電商平臺來購買海外商品,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勢必將再次迎來發展契機。

至於國內各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方向,上述報告也給出了建議,"品牌和平臺都要更加關注疫情過後消費者應運而生的的新消費習慣及產品需求,持續滿足國內消費者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通過"全球購買"來提升生活品質、守衛家庭健康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疫情重創海外奶粉代購,跨境購業務大增
    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各航空公司取消或削減了中國航線,直接影響到奶粉代購的業務。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海外直郵奶粉的運輸時效大幅延長甚至翻倍,部分奶粉代購業務不得不暫停。2008年之後,出於對奶粉質量安全的關注,海外奶粉代購業務逐漸興起。2019年代購和跨境購奶粉總量約佔到國內800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2成份額。「疫情對於傳統的奶粉代購影響很大。」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傳統奶粉代購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海外直郵,另一種則是代購回國後再分銷。
  • 旅行社領隊自曝搞海外代購 因疫情被迫暫停或改賣國貨
    王麗表示,疫情下和她一樣的人肉代購根本沒有渠道可以從海外進貨,如今一些大牌化妝品多從海南免稅店採購,但其他日韓本土品牌的日化商品近期基本買不到了。「現在很多國貨化妝品也很火,如果疫情再沒有好轉跡象,我就得考慮找渠道去賣國貨了。」原標題:抽芙蓉王、抹御泥坊......洋貨「被迫」斷供,國貨迎重磅機遇!
  • 海外疫情持續蔓延 豌豆公主推社交平臺一番市集幫代購轉型
    2月中,日本兩大航空公司全日空(ANA)和日本航空(JAL)開始不斷減少以中國為中心的海外航線航班。全日空的中國大陸航線,現在減少為新型冠狀病毒發生前的約四分之一;日本航空也減為疫情發生前的約3成的水平。政策禁令下EMS停運、籤證停發、航班停飛……隨著日本及海外其他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代購們的"生存空間"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 海外代購網站排行榜 跨境電商網站推薦
    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熱衷於海淘購物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他們大多都會通過海外代購網站進行跨境購物。那麼,有哪些比較不錯的海外代購網站呢?作為一枚經常海淘的購物達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海外代購網站排行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亞馬遜 Amazon。
  • 代購「消失」蘇寧跨境電商怎麼做?
    在國內雙十一結束還不足一月,海外的黑五又如約而至。但是,與往年不同,在疫情的影響下,供應端主要在海外市場的黑五迎來了巨大的挑戰。在以往的海外購物過程中,消費者出於價格、保真、物流等原因,都會選擇相熟或者有極高信譽的私人代購來完成消費。
  • 海淘、跨境電商、代購,你如何選擇?
    2019年元旦,電商法正式落地,在電商法中除了加強對於代購和微商的管控之外,特別是給跨境電商以更多便利和支持。對於進口商品,國內每年有上萬億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就面臨四個購買渠道選擇:一般貿易進口,跨境電商進口,和海外代購,海淘。
  • 愛港貓跨境電商平臺上線,推動香港零售業新發展
    原本定於7月7日開通港陸關口的計劃,因為香港疫情出現反彈又再一次推遲,不少內地市民赴港的計劃也隨之落空。自去年6月香港暴亂以來,訪港旅客人數大幅減少,加之今年受疫情影響而封關大半年至今,香港經濟再受重創,特別是主要依靠旅遊業創收的本土零售企業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 日韓疫情持續蔓延 跨境代購暫時失業了
    原標題:日韓疫情持續蔓延,跨境代購暫時失業了記者 | 盧奕貝「現在不管是人還是貨,進出都很難。」張琳琳是一位資深日韓代購 。這兩個月,她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隨著日本與韓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日韓代購們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 親,不用再海外代購了「|美國亞馬遜直郵中國解讀:中美同價 衝擊代購
    錯位突圍之術 衝擊代購此舉方便了國內眾多的海淘用戶和中小企業出口,但對代購將造成一定衝擊,特別是原本不規範的代購市場和操作繁瑣的直購平臺將受到影響。其三,亞馬遜是商城,有多少商家能在上面獲取到流量還是個未知,而且跨境電商市場很大,不可能只有一家。現實中,在跨境電商或者海外購物方面,國內的我買網、京東、阿里、唯品會等一波電商正加速爭奪這塊肥肉。
  • 美電商巨頭落戶上海自貿區 親,你不用再「海外代購」了!
    海外代購新規出臺後,不少「海淘族」吐槽網上代購漲價了。還好,「海淘族」的福利來了:20日,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將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國際貿易總部,通過「跨境通」平臺,實現美國貨物直郵中國。這意味著海淘族不用再繞道國外藉助第三方物流,可以直接在美國或歐洲等境外亞馬遜網站上購物,商品一律同款同價,並用人民幣結算。
  • 個人海外代購從月流水20萬跌破萬元,轉戰賣床墊|深網
    2019年1月1日《電商法》出臺前後,不少依靠人肉帶貨的代購翻車。各種聳人聽聞的海關血洗代購的「被稅」故事在圈子流傳,但大代購們並沒有收縮。疫情成了這個行業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今,大代購幾乎消失了。海外代購從起初的野蠻生長到後期的逐漸規範,再到後來跨境電商的興起,在楊嵐看來,整個蛋糕越來越大,但利潤是越來越薄了。
  • 海外疫情告急!代購「斷貨」、物流不暢,進口電商如何採購抗疫物資?
    海外疫情告急!代購「斷貨」、物流不暢,進口電商如何採購抗疫物資?海外疫情告急,停工、隔離,不少國家的生產和消費受到嚴重影響,對中國外貿行業的衝擊不言而喻。3月19日,商務部召開網絡新聞發布會表示,要發揮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優勢。但是,對進口電商而言,國際航線大幅減少、物流壓力提升、貨物成本猛增……拿不到貨又運不回國,諸多問題要如何解決?
  • 日韓疫情持續蔓延,跨境代購暫時失業了
    如今的人肉代購們,除因感染風險增大,不敢出境外,更面臨各國防疫措施加嚴,出入境受重重限制。東京街頭的日本藥妝店。3月,日本政府的防疫措施再度升級。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報導,日本政府將在3月9日至3月底期間,暫停日本駐中韓兩國使館已發籤證的效力,並要求從中韓入境日本的人員在指定地點隔離14天。
  • 疫情下,跨境電商如何利用海外流量布局分享會
    與此同時,無論是做跨境電商的商家,還是供應鏈上下遊中小商家,都遭受了巨大的影響和損失,面對重重難關,商家們又該如何度過呢? 1、梳理家底: 賣家首先要做的,就是盤點一下自己的「家底」,看一下現有的庫存究竟能支撐多長的時間。
  • 海外直郵代購為什麼需要提供身份證?
    有些商品是進口到國內再進行售賣,這就是普通的進口商品。這樣的商品是作為一般貿易通過海關進口的,在你購買前,商品都是屬於商家,所以不需要你提供身份證就能購買。這類商品普遍會被徵收高額的稅費,然後在流通環節層層加價,商品品質相對有保證但價格高。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選擇代購。 然後是跨境電商平臺,現在普遍採用保稅倉模式。
  • 亞馬遜開通海外直郵:親,你們不用再「海外代購」了!-虎嗅網
    虎嗅註:當本土電商在國內市場殺得火熱,亞馬遜這個洋和尚卻始終沒能找對與國內電商競爭的節奏,無論在圖書領域還是百貨領域都遠沒有其在海外的王者姿態。終於,亞馬遜似乎找到了自己彎道超車的王牌——亞馬遜海外直郵,國內的「親」們或許終於可以不用再依賴海外代購了。原文轉自澎湃,記者:胡蘇敏、是冬冬。
  • 新視野丨亞馬遜開通海外直郵,再「海外代購」你就out了!
    終於,亞馬遜似乎找到了自己彎道超車的王牌——亞馬遜海外直郵,國內的「親」們或許終於可以不用再依賴海外代購了。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打算在中國大幹一場,落腳點是上海自貿區。 易觀智庫電子商務行業中心分析師林文斌分析,亞馬遜此舉旨在增加與跨境電商貿易相關的服務,不僅僅是做一個電商平臺,同時做倉儲、物流、支付的服務。
  • 咖庫商城張凱:代購難做的大環境下,跨境電商如何低成本快速崛起
    幾年前,在年輕人的圈子裡一提到海外代購,一股金錢的香味就撲面而來。很多代購在20出頭的年紀就賺了40/50歲還在上班的人一輩子賺不到的財富。小編就認識一個朋友,2015年開始做代購,雖然辛苦可一年賺個一兩百萬不是問題。
  • 從洋碼頭「黑五風口」淺析跨境電商發展新趨勢
    而在2020年,我國正式提出內循環為主、兼顧外循環的雙循環發展格局。由於疫情的原因,讓這種格局更加確定了。疫情趨於穩定後,中國顯示出強大的內循環驅動力,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結合經濟體數位化,率先衝破了疫情封鎖,實現了經濟穩定增長。其中電商及其生態鏈可謂功不可沒,同時也說明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爆發力有多麼強大。
  • 亞馬遜「海外購」服務雙11提前開通,海外代購悲劇了!看「海淘」之...
    灰色地帶的海外代購悲劇了!近兩年,「海淘」這一名詞才在國內剛剛興起,林文斌對IT時代周刊表示,目前中國進口網購主要有以以下幾種模式,第一,B2C進口電商網站,既包括天貓等開放平臺,也包括亞馬遜、聚美優品、唯品會等自營網站;第二,自貿區/保稅區跨境電商平臺,在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政策出臺後,上海自貿區推出了跨境通,寧波保稅區推出了跨境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