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戲謔,慎勿形言。結怨讎,招禍害,傷陰鷺皆由於此。
有一頭獅子老了,病倒在山洞裡。除了狐狸外,森林裡所有的動物都來探望他們的國王。狼因為對狐狸有所不滿,就利用探病的機會在獅子面前詆毀狐狸。
狼說:「大王,您是百獸之王,大家都很尊敬、愛戴您!可是您現在生病了,狐狸偏偏不來探望您,他一定是對大王心懷不滿,所以才會這樣怠慢您啊!……」
正說著,狐狸趕來了,聽見了狼說的最後幾句話。一看見狐狸走進來,獅子就氣憤地對著他大聲怒吼起來,並說要給狐狸最嚴厲的懲罰。
狐狸請求獅子給自己一個解釋的機會。他說:「到您這裡來的動物,表面上看起來很關心您,可是,他們當中有誰像我這樣為您不辭勞苦地四處奔走,尋找醫生,問治病的方子的?」
獅子一聽,便命令狐狸立刻把方子說出來。狐狸說:「只要把一隻狼活剝了,趁熱將他的皮披到您身上,大王的病很快就會好了!」
頃刻之間,剛才還在獅子面前活靈活現地說狐狸壞話的狼,就變成了一具死屍,躺在地上了。狐狸笑著說:「你不應該挑起主人的惡意,而應當引導主人發善心。」
喜歡搬弄是非、挑撥怨仇,到處說別人壞話的人,最終都會使自己受害。即使能夠傷到別人,那也只是暫時的,卻不可能使自己長期受益。
凡事若關係到一個人終身名譽、命運,即使見聞真切、確實,也不能隨便宣揚,要知道隱惡揚善。但凡一句話會傷害自己的仁厚,即使是戲論閒話,也不能隨便出口。與人結怨、招惹災禍、折損陰德,都是因為這些。
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正為弟子說法開示,突然從精舍外走進一位懷孕的少女,她走到佛陀的面前,直指著佛陀說道:「沙門!你害我好苦啊!你讓我懷孕,卻惡意地離棄我,我到處找你都找不著,原來你卻躲在這裡逍遙享福。現在你總算被我找著了,你說,你將要如何安置我呢?」
原來,這少女是由外道差遣而來,並未真正懷孕,她只是將臉盆綁在肚子上,偽裝有孕在身,以此來毀謗佛陀,破壞佛陀的名譽。當然,後來還是被佛陀的弟子發現,揭穿了她的伎倆。
諸弟子在疑惑中見此情形,才轉疑為安,但仍然升起了一個疑問,為何解脫的聖者如佛陀,仍會遭受此果報?因此舍利弗就代表諸弟子請示佛陀,是何因緣致使此女來毀謗佛陀?
佛陀告訴諸弟子說,在非常久遠以前,在一個王城中,有一位賢德的婦女,名叫「善幻女」。她對修行者非常的尊敬,時常子以供養,尤其常常供養兩位法師,一位叫「無勝」,一位叫「常觀」。
無勝法師修行非常的精進,德行也很高,因此頗受大家的敬重。至於常觀法師,雖然是一個修行者,但世俗的習氣仍很重。
雖然善幻女每日都以相等的供養品來供養兩位法師,但在態度上,免不了仍有一般人的分別心,以致對常觀法師的恭敬,就比不上對無勝法師的周到。
日子一久,身受差別待遇的常觀法師,因世俗習氣甚重,無法體會平常心的道理,一股強烈的嫉妒之火不禁油然而生,逢人便到處造謠說,善幻女一定和無勝法師有私通,雖然表面上是同樣的供養品,但暗地裡一定有分別。雖經別人勸說,但仍然不停止的惡意毀謗造謠。
佛陀說到這裡,停了一會兒,又向諸弟子說道:「你們知道那常觀法師是誰嗎?就是我的前身!因為曾經惡意毀謗有德的修行者,所以曾墮落地獄無數千年,受猛火燒身之苦。我現在雖然已經成就解脫,但餘殃未盡,所以仍然得受同樣惡意的毀謗!
即使是一個解脫的聖者,但因往昔曾經惡意毀謗別人的業力,在經過了極其長遠的時間後,終究還是回到自己的身上來。「毀謗者,人恆毀謗之」。因果的纖細與不爽,能不令我們警惕嗎?
背後說人是非,不僅自己的名譽受損,也結下惡緣,自贊毀他反而敗德傷名,得不償失。古人云:「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有一番薰陶玉成之心,使人樂於為善。」
與其把天下之人都看成是壞人,不如把天下之人盡看成是好人。這樣做的好處是以自己的真善美之心來薰陶別人,幫助他人也樂於形成向善的思想。
當你看天下所有人都是壞人,都對你有不良企圖的時候,你的心情肯定好不了,甚至都要間問自己的神經還是否正常,整天疑神疑鬼,簡直是非人過的日子。
但是,當你認為天下人都是好人,都會給你關心、給你幫助時,你的心情一定開明,感覺每一天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所以,不要輕率地評價、譏諷別人。
不輕率地譏評別人,要緊的是在內心中戒除一個「傲」字,對待朋友、家人、古人都不能過於苛刻,處理事務時要處處留有分寸,看待周圍的人要多從好處著眼,只要大是大非不亂,小是小非就不要去深究了。這樣天長日久,在你身邊必定會形成和諧順暢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