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真品補贗品舊紙補新畫 馬伯庸揭文物造假手法

2021-01-08 東方網

  據《新聞晨報》報導,暢銷書作家馬伯庸日前攜新作《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圖之謎》亮相上海書城,舉行演講暨籤售活動,現場擠得水洩不通。馬伯庸結合新書披露了大量文物造假方法,比如梔子、紅茶加橡子殼配方做舊書畫、製造缺損效果做舊瓷器,還有諸如老土埋新器、挖真品補贗品、舊紙補新畫等千奇百怪的手段,引起讀者濃厚興趣。

  《古董局中局》系列是一部關於古董鑑定、收藏、造假、設局的百科全書式小說,講述了古董行當裡的文化傳承與江湖險惡,書中透露了很多古董行業的專業知識,被網友奉為「古董入門書」。據出版方讀客圖書透露,第一本於去年10月上市,叫好又叫座,不但銷量超過50萬冊,還斬獲各項大獎。時隔一年,馬伯庸推出《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圖之謎》,圍繞《清明上河圖》展開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談及與《清明上河圖》的淵源,馬伯庸說,2002年,他在紐西蘭留學時讀吳晗的《讀史札記》,書裡第一篇就寫考證《清明上河圖》和《金瓶梅》之間的關係,「這篇論文寫得像推理小說一樣好看,成了理論基礎」。據馬伯庸稱,雖然小說的人物和情節是虛構的,但書裡所涉及的古董知識全是有出處的,「為此,我還請教了古董界的前輩」。

  在《古董局中局2》中,馬伯庸揭秘了大量文物造假方法,本來一文不值的東西,精心塗抹一番,就可以「價值連城」。巨大的利益,令無數人鋌而走險,更有一些家族,世世代代在這個晦暗不明、兇險萬狀的江湖中營生……馬伯庸揭開了當下魚龍混雜的古董圈的蓋頭。

  如書中披露,一件當代的瓷器贗品要想扮成出土文物,先要咬酸,然後用鐵棒和銼紙磨舊,必要時還得用小錘造出缺一角的殘缺效果,最後抹上泥土,扔到墓土裡養著,一般埋上幾年,老土跟新器粘緊了,破綻就算是給抹平了。書中甚至提及佛頭造假中一種極其少見的手法——茅拓法。有一種石料叫茅石,質地偏軟,可塑性強,又容易沁色,特別適合複製佛頭並且做舊,能把青苔紋和風化紋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相關焦點

  • 常見郵票造假手法,大家收藏還是要擦亮雙眼!
    來,一起了解一下這些讓你恨之入骨的贗品常見的出爐方式都有哪些。 1、從邊緣上做文章,齒孔造假 (2)造假水印。水印是世界各類重要紙質文件的防偽的重要手段。早期的郵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紙印製。偽造者採用偷梁換柱的辦法,將無水印郵票揭薄,用帶水印的郵票紙從背面進行裱貼,成為假的水印郵票。 (3)假加蓋郵票。
  • 馬未都:古董作偽手段中,把真畫一揭為二,兩幅都當成真的賣
    當然,有著這樣的顧慮都是正常的事情,畢竟總是有一些人為了追求金錢故意造假。雖說有的文物是假的,但是嚴格來講作品本身是真的,卻很容易在細節上有著一些殘缺,就連一些收藏家也都一同被疏忽過。本身就是一件珍品,經過造假人進行一些細節處理後,就能將一件文物變為兩件,甚至三四件。這樣一來可以瞬間翻倍,原本一件文物的錢就可以收穫到更多都錢,這就是一種另類的騙錢方式。
  • 從《古董局中局》看文物做舊,僱農村婦女用身體盤玉
    而其中最為吸引觀眾的,則是文物販子們那些騙人的方法和手段。比如,藥不然向客戶點出那個「揭二層」,那本身就是一種騙人手段。文物販子們經常把一張古畫用蒸汽加熱後,把原畫從中揭出3-5層,揭出一層就是一幅名畫,賣得也是一整張名畫的錢。最終一張原畫竟然可以賣出去3-4張的錢來。
  • 粉補是什麼?紅木家具粉補是作假嗎?粉補過的家具還有價值嗎?
    在紅木家具的製作過程中,有一種手法叫做粉補。所謂粉補,就是用木粉在木頭表面打的補丁,換句話說就是用鋸末加膠做成的膩子來修補家具木材的孔洞或劃痕,起到美化的作用。紅木家具粉補是作假嗎?其實不然。也就是說,黃花梨的瘤結用黃花梨的木粉膩子粉補,紫檀的小洞用紫檀的木粉來補。還有一種需要粉補的情況就是,在雕刻、刮磨的時候,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產生小小的崩裂。如果這掉岔很小,後期打磨是可以磨掉的,但如果稍微深一點,後期打磨不一定能磨掉,棄之又覺得可惜,畢竟這些紅木太貴重,所以工匠們會通過粉補來修飾這一點點小小的掉岔。
  • 蘋果上線以舊換新,舊手機換iPhone12隻需補2999
    蘋果在國內有一項計劃叫「年年煥新」,大概就是每年都可按照計劃將舊設備折價 50%置換新機器。用戶的上一代機器需要在官方直營店購買,且在店內同時購買了AppleCare+,才有年年煥新的資格。像iPhone12全系列基本上不用搶,因為蘋果已經把年年煥新的機器名額騰出來了。接下來說下如何補差價,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如果上代機器在使用過程中沒有摔壞,那麼手機在原始售賣價格上折半,AppleCare+價格折半。
  • 日本考古最大醜聞,70萬年文物被爆造假,手法高明讓人「佩服」
    其實不然,考古工作的一項最大成就,就是可以通過文物發現,證實我們這個文明的演變和來歷,尋找到一些遠古時期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這對於整個人類和民族的發展史,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近代以來,歐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都曾有過巨大而又輝煌的考古發現,證實了各自古老而又輝煌的遠古文明。但其中,有一個國家卻因為無古可考,竟然厚顏無恥地進行了文物造假,這個國家便是日本。
  • 市面上的文物造假有多瘋狂?玉放進狗肚裡沁血,家具泡鳥糞裡做舊
    眾所周知古董鑑賞行業水很深,即便是許多古董收藏界的大拿,或多或少都收到過贗品,有的人為此花錢買教訓,有的人卻為此傾家蕩產再無翻身之日。制假販假這門「技藝」也可以說是應運而生,從古到今都有,只要有利益,就會有造假的人。到了現代,由於文物古董在拍賣中帶來的巨大利潤,造假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所以不管是收藏什麼,都需要一定的鑑別能力,要不然就會「肥進瘦出,九假一真」。
  • 中紀委原文轉發網友舉報:單位應付檢查把紙做舊補材料
    網友們踴躍舉報,曬出各種隱形腐敗新花樣。昨天,中紀委官網摘發部分網友留言,曝光七類披著隱身衣的「四風」問題。有網友披露,為逃避對公款出國的監管,有人偽造陰陽行程單,一份是官面上的學習交流,另一份卻是實際上的遊山玩水。
  • 文物造假產銷成鏈條 古玩街撿漏多數是假貨(圖)
    在資深收藏人士的帶領下,記者連續幾日走訪文昌北路一帶的古玩市場發現,如今的古玩交易「陷阱」眾多,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只要你能想到的就會有贗品,遍布從低端到高端市場的各個角落,而眾多贗品背後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 文物造假到底有多瘋狂?剖開羊腿放置玉器沁血,家具都用鳥糞包漿
    而當今在古玩市場火爆的背景下,很多人真正實現了「仔細打磨」,不過他們的目的卻是文物造假,最後形成以假亂真的效果售出高價攫取利益,不知古人知道了今人這樣的行為會作何感想。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子。當時海關查獲了兩尊即將出關的青銅器,文物專家鑑定後確定這是戰國時期的文物,於是嫌疑人被海關當場扣押。
  • 那些被遺忘在角落的補鞋故事
    俗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依稀記得在那個年代的大小街巷內有著各類傳統手工藝人:補碗補鍋的、磨刀的、配鑰匙的……在這些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人群之中,總會有著那麼一個或者一些補鞋、修傘的工匠。在雙峰縣井字鎮井字街,每逢趕場的日子,總有三個補鞋匠會準時準點的出現在那個小小的角落裡,為有需求的人縫縫補補,人們親切地稱他們為三個「臭皮匠」。
  • 「夫妻搭檔」修文物: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
    趙曉龍回憶:「老師傅問我會不會託紙,這是古書畫修復的一道工序,讓畫芯和命紙相結合,我大學期間就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能。」從事古代漆木器修復工作時的師父熊昌偉趙曉龍給老師傅現場「露了一手」,熟練的手法、細緻的操作,讓老師傅驚嘆不已。
  • 老珠子做舊、做假手法一鍋端!2020別再吃藥了!
    小編對各種做舊做假手法做了一個總結,希望大家2020年都不再吃藥打眼。(文章篇幅較長,建議大家先收藏起來) 孔道做舊 很多玩友都是通過孔道的形狀及磨損程度來辨別珠子是否為老珠。而且都要求上孔道圖,那麼隨著瑪瑙玉石日益繁榮做舊的手段也是日新月異。
  • 文物保護 修舊如舊是關鍵
    文物保護 修舊如舊是關鍵 2018-11-29 05:55:46來源: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房家梁
  • 細密如紙——古書畫絹底研究
    到了六朝,何種書畫作品為織物底子,文獻無法考證,但漢以後織物與紙並用,織物只為貴族所用,而紙張因價廉普遍為民眾所用,卻是不爭的事實。米芾在《畫史》中寫道「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昉、韓幹後來,皆以熟湯半熟,入粉捶如銀板,故作人物精採入筆。今人收唐畫必以絹,辨見文粗,便雲不是唐,非也。張僧畫、閻令畫世所存者皆生絹,南唐畫皆粗絹,徐熙絹或如布。
  • 古瓷造假:揭開這些本已身價不菲的「高仿」古瓷器的奧秘!
    景德鎮的古瓷高仿造假產業鏈,讓這些國寶幫砸空身家,得來的虛擬財富,而最終血本無歸。(據媒體報導,10萬人從事文物仿製造假產業鏈,每年文物仿製造假收入超過百億元。而其中一個瓷器高仿造假產業鏈就在景德鎮,景德鎮一件高仿的明清官窯,在境內外拍賣公司拍出,成交可達幾百萬,而這些高仿的明清官窯在景德鎮的行價為幾萬元。景德鎮古瓷高仿造假,究竟讓多少收藏家血本無歸?)
  • 釣魚過程中補窩要領
    補窩子的注意事項1.手法釣魚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觀察魚兒吃餌料的情況,再根據餌料流失情況來補撒窩子。補撒誘餌時採用少、輕、勤的手法。2.數量補撒的誘餌應比第一次下窩的數量少。之前一些魚兒在窩裡吃了不少餌料、有的已經半飽了,繼續撒太多的餌食,那麼當魚兒吃飽後必定不會再咬鉤。如果窩子裡本來就沒有魚來吃餌料說明此處無魚,那麼繼續補窩子便是浪費餌料。
  • 山東博物館「文物修復師」:修復時光碎片,匠心守護古人智慧
    進行病害調查、分析 保存狀況評估、方案編制 然後再經過清理、緩蝕、封護、補配、焊接 和粘接、做舊的環節 最終才能完成 今天一起走進山東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部 聽三位青年修復師講述修復文物的那些事兒
  • 古玩造假層出不窮 十大辨偽方法各顯神通
    古玩造假的手法層出不窮,古玩辨偽的方法也各顯神通。古玩鑑定的常規方法是:持寶人來信來電,與專家、行家約定時間、地點,拿出東西,或有償、或免費請專家、行家當面鑑定。從公開舉辦的民間鑑定活動實際狀態來分析,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持寶人拿來鑑定的東西,不是過去的仿品,就是當代的贗品。
  • 「盛世收藏」免費文物鑑定現場 「磁州窯」褐碗展「黑白之美」!
    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聯合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資產運營分公司 、深圳商報「文化廣場」、深圳市收藏協會共同舉辦。記者了解到,自今年6月起,被廣東省文物局選定開展民間收藏文物諮詢鑑定試點單位之一的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將以開展了十餘年的「盛世收藏」免費文物鑑定諮詢活動為依託,計劃至12月底每月開展2場的民間文物鑑定諮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