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地表水優良比例達70% 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

2020-12-22 衡水發布

11日,在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衡水市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劉建軍透露,截至6月,衡水市水環境質量考核斷面全部達到國家以及省級考核要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0%,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

今年,在衡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衡水深入實施了城市排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工程,全面推進汙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大水汙染防治、加速水生態修復、加強水資源保護,以「三水共治」的強有力措施,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制定《2020年衡水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及《責任分工表》,提出7大類22項工作規劃和要求,明確職責,細化任務。出臺白洋澱上遊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衡水湖治理與保護、飲用水源環境保護等多項專項工作方案,以制度為保障,狠抓水汙染防治工作落實。落實《衡水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情況通報排名和懲罰問責辦法》,加強重點河湖斷面水質生態補償考核工作,按月對各縣市區水環境質量達標情況進行通報排名、預警提示,推動了水環境質量改善。

強化重點河湖監管,按上下遊、左右岸的關係,科學增設13個監測斷面,綜合確立全市51個河渠斷面位置,構建國控、省控、市控、縣控4級斷面監管體系;制定重點河(湖)《水質整治達標方案》,實施十餘項重點工程;出臺《衡水市子牙新河獻縣閘斷面消除劣Ⅴ類水質保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全面攻堅劣Ⅴ類水體;啟動地表水環境質量三級監管預警體系建設;加密斷面水質人工監測頻次,加強現場調研、督導檢查,及時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強化衡水湖治理與保護,從嚴控外源汙染和加強內源治理兩方面著手,全面打響衡水湖攻堅戰役。「對外」開展引水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全方位摸清引水河道汙染風險點,制定《衡水湖引水水質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引水期間沿途設置8個監測點位,跟蹤監測引水水質,保障入湖水質達標。「對內」建立衡水湖國控水站數據日分析日預警、考核斷面周監測周預警制度,及時分析水質變化。加快科研體制機制建設,全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在湖區建設複合人工生態浮島、種 植沉水植物、放養水生生物,營造衡水湖健康水環境。截至日前,累計撒放魚苗14.2萬斤、清淤10萬立方米、安裝生態浮島2千平方米、種植水生植物11萬平方米。通過一系列水環境綜合整治,衡水湖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另外,衡水市還強化全面管控,著力推進水生態環境治理攻堅。聚焦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在全省率先全部完成「千噸萬人」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等工作,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狠抓汙水處理主要矛盾和薄弱環節集中攻堅,強力實施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快推進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城市雨汙分流工程等;還利用中央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資金2927萬元,助力農村汙水處理項目實施;在防治工業水汙染方面,充分發揮園區廢水集中處理設施的作用,推進並完成涉水工業企業入園進區工作,完成36個主要入河排汙口的審批或登記手續,開展「碧水2020」環境執法專項行動、工業廢水汙染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類涉水環境違法行為。

來源:衡水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山東發布1—10月份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優良天數比例同比增加13...
    據了解,今年1-10月份,全省優良天數比例同比增加13.2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每立方米42微克,PM10平均濃度每立方米78微克,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3.1%。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張金智表示,7個傳輸通道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63.8%;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09。
  • 今年前8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1.0% 水質更潔淨...
    生態環境部近日通報了今年前8個月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8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1.0%,同比上升6.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9%,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
  • 甘肅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原標題:碧水 甘肅省38個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12月1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全省水生態環境管理工作和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情況進行發布。在水生態管理方面,今年1至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在自然生態管理方面,堅持「汙染減排與生態增容」並重,以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目標,強化自然生態監管,著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 長江流域2020年首次消除劣Ⅴ類水體
    長江流域優良斷面比例從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至11月進一步提升至96.3%;長江流域劣Ⅴ類水質比例從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實現消除劣Ⅴ類水體。「長江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 生態環境部:2019年城市黑臭水體消除率為86.7%,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
    地級及以上城市排查汙水管網6.9萬公裡,消除汙水管網空白區1000多平方公裡。累計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26.3萬多個,完成了18.8萬個村莊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二是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持續推進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
  • 碧水 甘肅省38個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近日,記者從甘肅生態環境廳了解到,今年1至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結合甘肅省地處國家生態環境屏障區和長江黃河源頭區的實際,明確了黃河、長江、內陸河3大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城市黑臭水體及飲用水水源地等4類水體的水質目標,從水汙染治理、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3個方面,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地提出了甘肅省水汙染防治工作的12條"工作任務」和8條"保障措施」。同時,持續推進工業企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的水汙染防治工作。
  • 安徽地表水水質達近年來最好水平
    本報記者潘騫合肥報導 記者近日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1月—9月,安徽省地表水水質達近年來最好水平。在106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4%,優於年度目標9.5個百分點,無劣V類斷面,達到考核要求。
  • 衡水市構建水汙染防治體系 打贏碧水保衛戰
    自2016年到今年10月份,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穩步上升,從20%提升至70%;劣Ⅴ類水體比例大幅下降,從60%下降為0,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2019年5月,衡水市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地方」。   清理河湖「四亂」  告別黑臭水體
  • 環境部: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逾8成為優良
    1月-11月,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總體情況  2020年11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3.0%,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0%,同比下降2.1
  • 我省汙染防治九項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
    據悉,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國家下達的9項約束性指標全部圓滿完成,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省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7% ,優良天數比例平均達到69.1% ,較2015年增加14.2個百分點。
  • 前11月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
    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寇江澤)生態環境部18日通報2020年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2.0%,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 生態環境部:前11月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5.4%
    生態環境部18日通報2020年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2.0%,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 山東省國控地表水斷面優良比例達69.9%
    報告顯示,2020年1-8月,全省國控地表水斷面優良(Ⅰ—Ⅲ類)水體比例為69.9%,同比提升8.4個百分點,比《山東省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確定的2020年度目標高出8.4個百分點;喪失使用功能(劣於Ⅴ類)水體比例為1.2%,同比持平,預計10月底可實現全面消除。
  • 環保立體聲|甘肅:今年1-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100%優良
    2020年1-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18條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17個重點監管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94.1%,如果扣除地質背景值的影響,比例達到100%;35個地下水國考點位極差控制比例為5.7%。
  • 微小水體納入河長制管理 讓水清河秀村更美
    數據顯示,2019年,眉山市17條市級河(湖、渠系)中,優良水體河流有9條,Ⅳ類水體河流有6條,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納入國、省考核的8個水質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50%。無縫對接 全域截斷汙染源今年65歲的張光年是吳堰村1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