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2019年城市黑臭水體消除率為86.7%,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趙慶

5月1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

自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生態環境部會同各地區、各部門,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水汙染治理,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水汙染問題,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持續改善勢頭。

一是全面控制水汙染物排放。截至2019年底,全國97.8%的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並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已完成95.6%。地級及以上城市排查汙水管網6.9萬公裡,消除汙水管網空白區1000多平方公裡。累計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26.3萬多個,完成了18.8萬個村莊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二是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持續推進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2019年,899個縣級水源地3626個問題中整治完成3624個,累計完成2804個水源地10363個問題整改,7.7億居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鞏固提升。全國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899個黑臭水體中,已完成整治2513個,消除率為86.7%,其中36個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消除率為96.2%,其他城市消除率為81.2%,昔日「臭水溝」變成今日「後花園」,周邊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全面完成長江流域2.4萬公裡岸線、環渤海3600公裡岸線及沿岸2公裡區域的入河、入海排汙口排查。

三是強化流域水環境管理。健全和完善分析預警、調度通報、督導督察相結合的流域環境管理綜合督導機制。落實《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7個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及其監測科研中心;水功能區職責順利交接,水功能區監測斷面與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斷面優化整合基本完成,水環境監管效率顯著提升。

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喪失使用功能(劣Ⅴ類)比例分別為74.9%、3.4%,分別比2015年提高8.9個百分點、降低6.3個百分點;大江大河幹流水質穩步改善。但水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水生態環境保護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水生態破壞以及河湖斷流乾涸現象還比較普遍;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一些短板;城鄉面源汙染防治任重道遠,部分重點湖庫周邊水產養殖、農業面源汙染問題突出,需要加快推動解決。

2019年,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好的有重慶、貴州、海南、浙江、四川、青海、上海、甘肅、西藏、福建、河北、廣西、北京、湖北、江西、湖南、天津、江蘇、寧夏、新疆、陝西、安徽22個省份;實施情況較好的有山東、遼寧、河南、廣東4個省份;還需加快實施進度的有吉林、內蒙古、雲南、黑龍江、山西5個省份。

2020年是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總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繼續加強協調督促,確保完成《水十條》各項任務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今年前8月,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1.0% 水質更潔淨...
    生態環境部近日通報了今年前8個月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8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1.0%,同比上升6.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9%,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
  • 甘肅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原標題:碧水 甘肅省38個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12月1日,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全省水生態環境管理工作和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情況進行發布。在水生態管理方面,今年1至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在自然生態管理方面,堅持「汙染減排與生態增容」並重,以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目標,強化自然生態監管,著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 碧水 甘肅省38個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近日,記者從甘肅生態環境廳了解到,今年1至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結合甘肅省地處國家生態環境屏障區和長江黃河源頭區的實際,明確了黃河、長江、內陸河3大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城市黑臭水體及飲用水水源地等4類水體的水質目標,從水汙染治理、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3個方面,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地提出了甘肅省水汙染防治工作的12條"工作任務」和8條"保障措施」。同時,持續推進工業企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的水汙染防治工作。
  • 衡水市地表水優良比例達70% 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
    11日,在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衡水市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劉建軍透露,截至6月,衡水市水環境質量考核斷面全部達到國家以及省級考核要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0%,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
  • 山東發布1—10月份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優良天數比例同比增加13...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1-10月份全省水氣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及秋季秸稈焚燒情況。據了解,今年1-10月份,全省優良天數比例同比增加13.2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每立方米42微克,PM10平均濃度每立方米78微克,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3.1%。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張金智表示,7個傳輸通道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63.8%;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09。
  •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公報》顯示,淡水環境方面,2019年全國地表水監測的1931個水質斷面(點位)中,Ⅰ—Ⅲ類水質斷面(點位)佔74.9%,比2018年上升3.9個百分點;劣Ⅴ類佔3.4%,比2018年下降3.3個百分點;海洋環境方面,海水質量狀況持續改善,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基本穩定,入海河流水質狀況有所提升,海洋功能區環境滿足使用要求。
  • 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空氣品質連續7年排名全國重點...
    淡紫色的九品香水蓮輕臥在池水間,潺潺清水奔湧入河,野鴨、白鷺等禽鳥隨意棲息……4年過去了,廣東省深圳市補齊了近40年的水環境歷史欠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也已連續7年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位列前十,穩定達到歐盟標準。
  • 2020年中國黑臭水體治理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行業需求...
    治理現狀:取得積極進展,但部分城市整治進展滯後,存在水體返黑返臭等突出問題截至2019年底,全國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共有黑臭水體2899個,消除數量2513個,消除比例86.7%。其中,36個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有黑臭水體1063個,消除數量1023個,消除比例96.2%;259個其他地級城市有黑臭水體1836個,消除數量1490個,消除比例81.2%。整體來看我國城市黑臭水體取得積極進展。與此同時,仍有部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進度滯後。
  • 貴州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上升至98.2%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劉鵬 攝中新網貴陽8月12日電 (記者 劉鵬)近年來,貴州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2020年上半年,貴州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上升至98.2%。
  • 環境部: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逾8成為優良
    中國環境報記者 李玲玉 12月17日北京報導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0年11月和1月-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主要江河水質狀況  2020年11月,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河流水質優良(Ⅰ類~Ⅲ類)斷面比例為86.2%,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 安徽地表水水質達近年來最好水平
    本報記者潘騫合肥報導 記者近日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1月—9月,安徽省地表水水質達近年來最好水平。在106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4%,優於年度目標9.5個百分點,無劣V類斷面,達到考核要求。
  • 環保立體聲|甘肅:今年1-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100%優良
    2020年1-10月,全省38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高於國家平均水質優良比例約17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斷面比例為0%;18條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17個重點監管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94.1%,如果扣除地質背景值的影響,比例達到100%;35個地下水國考點位極差控制比例為5.7%。
  • 【項目案例】蓋亞環保: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旭日公園景觀湖黑臭水體...
    由於外源汙染水源長期直排入湖,市政管網滲漏汙水,市民生活汙水的直接排入,導致慢慢形成發出臭味的黑臭水體。  該項目通過控源截汙+MBR膜工藝大幅消減外源汙染,清淤疏浚消除內源汙染,採用「低碳沉水生態修復技術」使水體具有持續的自淨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城市黑臭汙染問題的同時,營造「草型清水態」美麗景觀。
  •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 青島市順利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1月下旬,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強化監督工作。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
  • 生態環境部:前11月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5.4%
    生態環境部18日通報2020年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2.0%,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 生態環境部: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碳排放強度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實現。
  • 蕭太后河重生背後: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再三年
    未來,黑臭水體攻堅戰將在全國各個城市中展開。2018年10月15日,住建部、環境部聯合公布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據了解,這是印發的首個涉水攻堅戰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18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於90%,基本實現長制久清。
  • 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的生命線
    西線供水工程的建設、輸送,惠及三區兩縣180萬人口供水,解決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用水的窘境,更是讓銀川市民喝的水、用的水以及景觀水域的水質全面提升。 銀川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地下水為單一水源的首府城市,西線供水工程完成了從抽取地下水到引取黃河水的轉型,如今銀川實現了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的雙重水源,使居民的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 天津市全面治理水汙染 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最佳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以來,天津市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治水思路,持續在水資源優化利用和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