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2020-12-22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李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連日來,各地圍繞「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主題,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動員社會各界自覺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去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海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

  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

  6月5日,持續近一周的湖北武漢「美麗長江 我是行動者」環境日主題宣傳周活動圓滿落幕,10場線下線上活動,匯聚政府、公眾力量,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共建共享綠色生態武漢。

  從湖溪河的生態綜合治理到積極創建國際溼地城市,從青山江灘的華麗蛻變到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的區域發展綠色樣本,讓廣大市民看到了「美麗武漢」的靚麗新姿,也感受到了武漢上上下下對湖泊、溼地、長江等生態資源的高度重視、保護以及全民參與。

  武漢治水是我國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的一個縮影。《公報》顯示,淡水環境方面,2019年全國地表水監測的1931個水質斷面(點位)中,Ⅰ—Ⅲ類水質斷面(點位)佔74.9%,比2018年上升3.9個百分點;劣Ⅴ類佔3.4%,比2018年下降3.3個百分點;海洋環境方面,海水質量狀況持續改善,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基本穩定,入海河流水質狀況有所提升,海洋功能區環境滿足使用要求。

  2019年,我國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899個縣級水源地3626個問題整治完成3624個。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2899個黑臭水體消除2513個。全面完成長江入河、渤海入海排汙口排查,持續開展工業園區汙水整治專項行動,長江經濟帶95%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建成汙水處理設施並安裝在線監測裝置。

  「2020年是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收官之年,雖然開局良好,後期攻堅壓力仍然較大。」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朱津橋介紹,今年以來,湖北省部分重點任務進展較原計劃有所滯後,下半年,湖北將抓住重振機遇,策劃推動一批水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項目,堅決完成攻堅各項目標任務。

  據了解,2019年湖北省地表水水質狀況總體良好,全省179個河流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91.1%。長江幹流總體水質、長江支流總體水質、漢江幹流總體水質、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及主要支流水質全部為優。

  朱津橋表示,今年湖北將持續以長江大保護為重點,以工業、生活、農業等汙染控制為主線,統籌控源、減排和增容,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力爭在「十四五」時期,全省水生態環境管理能力實現飛躍。

  環境保護仍任重道遠

  藍天保衛戰是我國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為此,國務院在2018年6月,專門發布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隨著各地環保理念和行動的跟進,全國各地的藍天普遍增多。《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157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佔全部城市數的46.6%。PM2.5年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年平均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介紹,全國優良天數比例總體上升,2019年達82%。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PM2.5年均濃度持續下降,「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21.7%。重汙染天數由平均10天下降到6天,減少了40% ;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由36天下降到20天,減少了約45%;北京由43天下降到4天,減少了約90%。

  2019年,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國持續實施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汙染治理攻堅行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實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全覆蓋,完成散煤治理700餘萬戶。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累計約8.9億千瓦,佔總裝機容量的86%;5.5億噸粗鋼產能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推進工業爐窯、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加強「散亂汙」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

  《行動計劃》實施兩年以來,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產業、能源、交通、用地結構調整也已見成效,前期採取的過剩產能壓減、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散亂汙」企業清理整頓、燃煤鍋爐清理整頓、「公轉鐵」等措施,使得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逐漸下降,已經開始發揮環境效益。目前,大氣汙染治理已經進入攻堅期,要確保《行動計劃》順利收官仍面臨著許多挑戰。

  「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是,改善程度距離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距離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還有較大的差距。」 柏仇勇表示,生態環境保護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仍然肩負著艱巨的任務。下一步,我國將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g

相關焦點

  • 2019年四川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3個關鍵詞透視環境質量之變
    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今年我國環境日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世界環境日前夕,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四川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去年,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三線一單」編制,率先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驗收;新增5個空氣品質達標城市,成都市首次消除重度汙染天;首次全面消除國、省考核劣V類斷面,水環境質量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本次發布的公報不僅盤點了我省現有生態環境質量,還對未來趨勢進行分析研判。公報中有哪些亮眼數據?背後又體現了哪些變化?
  • 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現發布《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和滿意度。(五)輻射環境1、電離輻射環境質量2019年杭州市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維持在歷史水平。杭州市環境γ輻射劑量率位於全國天然放射性水平範圍之內。杭州市環境空氣中總α、總β放射性比活度與往年相比,保持正常水平,無上升趨勢。錢塘江(幹流)、運河(杭州段)、千島湖、西湖、地下水均未監測到人工放射性核素汙染,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基本保持在本底水平。
  • 2019年中國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2019年中國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2020-01-13 20:33:23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會議上指出,2019年,中國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資料圖:北京市齋堂水庫,藍天白雲下山巒起伏、水平如鏡。
  • 2019年大氣環境氣象公報發布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報導 4月29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9年)》(以下簡稱《公報》)。《公報》指出,自2000年以來,我國大氣環境整體呈現前期轉差後期向好趨勢。
  • 「霧霾灰」持續減少,原因幾何——《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9年...
    專家: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 張碧輝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若嘉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9年)》(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大氣汙染氣象條件偏差,但大氣環境持續改善,全國平均霾日數、霾天氣過程影響面積均較2018年減少,其中京津冀等區域霾日數和細顆粒物(PM2.5)濃度持續下降,2019年也成為自1992年有觀測記錄以來酸雨汙染狀況最輕的一年。問:2000年以來,我國大氣環境整體呈現前期轉差後期向好趨勢,2019年全國大氣環境繼續改善,主要原因是什麼?
  • 生態環境部舉行2020年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為全面反映我國2019年生態環境狀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完成了《201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今天 ,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監測司柏仇勇司長、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肖建軍副站長,介紹2019年中國環境狀況和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生態環境部:前11個月全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央視《新聞聯播》)
    生態環境部:前11個月全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央視《新聞聯播》) 2020-12-20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珍稀特有水生動物是檢驗長江生態環境的公證員
    珍稀特有水生動物是檢驗長江生態環境的公證員時間:2020-12-20 23:08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6日,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部門聯合發布
  • 2019全國空氣品質排名公布!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環境空氣品質相對較好及較差的20個城市名單出爐。環境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20個城市(從第168名到第149名)依次是安陽、邢臺、石家莊、邯鄲、臨汾、唐山、太原、淄博、焦作、晉城、保定、濟南、聊城、新鄉、鶴壁、臨沂、洛陽、棗莊、鹹陽和鄭州。2019年,全國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
  • 世界環境日主題聚焦大氣汙染 中國大氣汙染狀況有序改善中
    世界環境日主題聚焦大氣汙染 中國大氣汙染狀況有序改善中  Winnie Lee • 2019-06-05 13:44:07 來源:前瞻網 E2199G0
  • 全面摸清生態環境「家底」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顯著
    掌上春城訊12月17日上午,昆明市召開十二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圍繞《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相關內容,市生態環境局、市統計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依次進行發布。昆明市政府新聞辦專職副主任姚曉怡主持發布會。
  • 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的生命線
    生態環境是城市之本。近年來,銀川在黃河流經領域顯現出河湖密布的綠洲生態特徵。 銀川作為西北三面環沙中的一片綠洲,在城市建設中堅定不移實施生態優先戰略,改善環境,保護溼地,以此來增強城市生態抵抗能力和城市生態免疫力,從而構建水資源環境良好的存續發展模式,不斷提高現有水資源環境功能,實現綠色轉型發展,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 吹響生態環境高質量協奏曲
    2019年,鹽城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用智慧和汗水奮力書寫建設「強富美高」新鹽城的環境答卷,讓這份綠色答捲成為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註!數據無聲,印證有力。一組組數據,把年度答卷書寫得更加生動。
  • 生態環境部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攻堅戰總體進展順利,渤海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持續向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有硬指標要求的5項核心目標任務均有明顯成效。從全國看,近岸海域整體水質亦有明顯提升,2019年全國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為76.6%,同比增加5.3個百分點;2020年春季為79.8%,同比增長3.3個百分點。 二是以「十四五」規劃為牽引,謀劃「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新篇章。
  • 生態環境部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情況
    總體上看,社會各界均積極支持全國碳市場建設,並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下一步,我部將對有關意見逐條進行研究,進一步完善上述兩個管理辦法並儘快發布。後續我們還將就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等其他配套制度文件陸續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推進全國碳市場制度體系建設。下面,請邱啟文司長介紹情況。
  • 生態環境部:2019年城市黑臭水體消除率為86.7%,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
    每經編輯:趙慶5月1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自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生態環境部會同各地區、各部門,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水汙染治理,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水汙染問題,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持續改善勢頭。一是全面控制水汙染物排放。
  • 用好「千裡眼」,助力譜寫桐鄉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新篇章!
    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湖)水,清新的空氣……桐鄉生態環境質量逐步提升!一季度,桐鄉市「碧水藍天」成績單頗為亮眼。監測數據顯示,1至3月,桐鄉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6.7%,同比上升6.9%;PM2.5平均濃度為32μg/m"3,同比改善27.3%;桐鄉市PM10平均濃度為50μg/m"3,同比改善35.1%。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redline—Ecological condition monitoring (on trial) (發布稿)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1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生態保護紅線範圍內生態狀況的監測方式
  •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發布
    人民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 餘璐)5日上午,由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北京舉行。在活動現場,「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正式發布。據了解,「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自2019年11月起開始徵集,經過近7個月的徵集、專家評審、公示、網絡投票等過程,從2400餘件作品中遴選,再經專家評審、調整優化最終確定。首次推出的「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將供社會各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時免費使用。
  •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正式發布
    當天,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在京舉辦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生態環境部正式發布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  吉祥物為一對名為「小山」和「小水」的卡通形象,以「青山綠水」為設計原型,有機結合「綠葉、花朵、雲紋、水紋」等設計元素,表達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