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愛讀書,談詩論文,走近古人。
今天學習宋初隱士楊樸的作品《村行》。
楊樸,生卒年不詳,字契元,自稱東裡遺民,鄭州(今屬河南)人。是宋初隱士,為人恬淡,不慕榮華。
太宗時,楊樸因畢士安舉薦,受到太宗召見,但他作了這首《莎衣》詩以明志,然後辭官而歸。
莎衣,即蓑衣,由蓑草編成,是漁人用來遮雨的雨具。作者借莎衣描寫了自己自由灑脫的生活,表達了嚮往自由、不慕榮華富貴的志向。
莎衣
軟綠柔藍著勝衣,倚船吟釣正相宜。
蒹葭影裡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
狂脫酒家春醉後,亂堆漁舍晚晴時。
直饒紫綬金章貴,未肯輕輕博換伊。
「軟綠柔藍著勝衣,倚船吟釣正相宜。」
我們看蓑衣是很粗糙的,而作者卻用「軟」和「柔」來形容它,並說穿著它比衣服還管用。這體現了作者對蓑衣的偏愛。
作者可以穿著蓑衣、倚著船頭,或吟詩,或釣魚,這句點出了作者的隱士身份。
「蒹葭影裡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
蒹葭,蘆葦。煙,水氣。菡萏,荷花。
這兩句描繪了一幅朦朧的水上美景圖。作者如果想躺下休息一會兒,就把船劃到蘆葦叢中,躺在船上,將蓑衣蓋在身上。身披著蓑衣下雨也不用怕,划船徜徉在雨中散發著清香的荷花叢裡,別有一番意趣。
「狂脫酒家春醉後,亂堆漁舍晚晴時。」
這兩句寫了兩種脫掉蓑衣的情形,一是喝醉後,一是天晴時。「狂脫」、「亂堆」表達了作者的不在意。因為蓑衣的製作很簡單,所以不必珍惜它。但如果穿上的是官服,可就萬萬不能像蓑衣一樣隨意對待了。而身穿官服的人,行動也會遠不如身穿蓑衣的人自由。
「直饒紫綬金章貴,未肯輕輕博換伊。」
直饒,縱使。紫綬,系官印的紫色絲帶。金章,金質官印。紫綬金章,象徵高級官員。
最後這兩句點出了主題。縱使紫綬金章再高貴,我也不肯拿蓑衣與它們交換。實際意思是,我更享受無拘無束的隱士生活,而不願享受高官厚祿。這體現了作者孤高脫俗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