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航天局公布月球基地計劃 3D列印技術助陣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日報導,歐洲航天局近日公布了人類首個月球基地計劃藍圖。該基地將由從地球「空降」至月球的機器人建造,而且機器人將就地取材,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將月球上的原始土壤轉變成建築材料。歐洲航天局載人航天團隊的斯科特·霍夫蘭表示:「3D列印技術能夠利用月球土壤『列印』建築材料,這不僅非常方便,而且大大節省了從地球上運輸建築材料的成本。」
-
嫦五「挖土」成功,嫦八有望測試3D列印「月球基地」
模擬視頻:看嫦娥五號如何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除了「挖土」的任務外,還要把「土」送回地球,這對於未來「月球基地」建設可謂非常關鍵。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開展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行性分析,採用月壤進行大規模的3D列印可謂是目前的主流思路。在這種情況下,對建築材料——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進行分析將非常關鍵。
-
盤點各國探月計劃:日本擬設機器人月球基地
歐洲: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月球基地模擬圖。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15年通過商業太空船登上月球,在月球上播種第一批種子。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則計劃在2020年前將機器人探測器送上月球。歐航局也發布了自己的藍圖,他們計劃通過機器人利用3D列印將月球表面土壤轉變成建造「月球基地」的建築材料,在月球「蓋房」。和以往不同的是,這股新探月熱潮由曾經純粹的太空競賽逐漸演變為國際合作。
-
月球基地願景: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Foster + Partners的月球基地在這位藝術家的渲染圖中,一個3D印表機器人將一層層的硬化的月球塵土和塵土逐層澆注到一個可充氣的圓頂外殼上,進行3D列印。連環圓頂的月球基地Foster + Partners設計的可能的月球基地將有足夠的空間同時容納四個月球居民。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隨著阿波羅計劃的最後一次任務在1972年落幕,太空人與月球的緣分更是被暫時塵封。近日,隨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高調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多個國家月球基地計劃的細節相繼浮出水面。這次,人類將不再滿足於蜻蜓點水的逗留,志在發展真正的月球據點。
-
美國啟動「永久月球基地」計劃,霸佔太空野心越來越明顯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消息稱,月球又回到了美國宇航局的太空議程上,但這一次,宇航局可不僅僅是為了參觀月球的,而是打算留在那裡。根據美國宇航局的"阿耳忒彌斯"計劃,美國航天人打算在2024年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並預計在本世紀末建立一個永久的"月球基地"。這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在外星表面建造的人類棲息地,面臨的挑戰也是史無前例的。
-
嫦五攜「土特產」即將回家,嫦八有望在月球測試3D列印房子
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開展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行性分析,採用月壤進行大規模的3D列印可謂是目前的主流思路。在這種情況下,對建築材料——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進行分析將非常關鍵。 2013年,歐洲宇航局就公布了利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首個「人類生命維持基地」模型藍圖,並聲稱未來機器人完全可使用「月球土壤」建造人類基地。
-
基於月面原位資源的月球基地建造技術
1969年7月,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登上月球,人類首次實現載人登月並首次取回月壤[1]。21世紀以來,各國陸續開展登月和駐月研究。美國NASA於2005年提出「世紀挑戰」(Centennial Challenges),內容包括3D列印空間站、太空機器人等[2],NASA又在2019年提出「阿爾忒彌斯」計劃,將月球基地建成時間定為2028年。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盤點中美俄歐月球計劃
原標題: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自阿姆斯特朗走出「人類的一大步」後,地球人的登月史上並未增添足夠輝煌的新篇章。隨著阿波羅計劃的最後一次任務在1972年落幕,太空人與月球的緣分更是被暫時塵封。
-
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靠譜嗎?
然而,在持續二十年的探索結束後,有關月球的話題仿佛失去了熱度,人們開始專注於火星探索,並且試圖在此建立太空基地。在有關美國停止向月球發射載人飛船的相關猜測中,有說法認為他們可能受到了外星人的警告,然而目前也沒有任何明顯的證據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線索。
-
建月球基地的計劃黃了?地球磁場在月球失效,只能挖地道生活
尤其是我國的「玉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更為我們帶來了大量寶貴的信息。在有關月球的探索計劃中,人們對建設月球基地抱有很大的期待,不過科學家認為,這其中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最近就有研究表明月球並不是一直都受到地球的磁場保護。
-
月球基地,是一部科幻史詩
隨著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的成功著陸,中國新的一輪月球表面樣本採集的工作終於可以開展了。這是中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想必未來的某一天,中國航天員也將登上月球。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成功登陸月球。但是,美國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只是完成了月面的簡單探索和樣本收集。51年過去了,並沒有再派人登月,也沒有建立所謂的「月球基地」。其實關於「月球基地」,在科幻作品中可謂是屢見不鮮。不管是科幻主題的電影、遊戲、小說,都或多或少可以見到月球基地的影子。
-
載人登月飛船有突破性進展,月球基地計劃披露!
載人登月飛船有突破性進展,月球基地計劃披露!嫦娥五號攜帶著月球樣品已經順利返回地球,這不是終點,而是中國載人登月的新起點。嫦娥五號回家後,我們期待已久的載人登月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中國航天還將進行哪些太空探索?今天波普空間與你講述中國航天的曠世計劃!如果你喜歡我的視頻,新同學請關注,老朋友請點讚!
-
在月球上建立太陽能基地
相比之下,部分科學家所設想的到月球開採氦3資源以供熱核反應使用顯得更為實際。 如果超過地球這個界限,實際上我們在月球上建立太陽能基地是最佳選擇。首先月球上的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2周,日照時間長。其次月球上沒有大氣層,太陽光可以不受損失的直接被利用。最後,月球離我們最近。
-
中國月球基地計劃大披露,空間站將取代美蘇
今天波普空間與你講述中國航天的曠世計劃!如果你喜歡我的視頻,新同學請關注,老朋友請點讚!月球基地 月球基地計劃是我國探月工程下一個十年的重點任務,屆時將邀請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共同參與,在月球進行長時段,大規模的科學研究,甚至開發月球資源造福人類!
-
建立月球基地等目標?
想像一下一個太空旅行者團隊從地球上發射了一架完全自動化的太空梭,把他們帶到環繞月球的一個前哨基地,並在那裡他們將踏上火星之旅。雖然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但這一奇妙的旅程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更近:一艘設計用來將人送入近地軌道的自動飛船,最早將在今年夏天完成處女航行(首次)。
-
人類何時能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理想的月球基地可能是什麼樣的?
人類何時能完成月球基地的建設?就以目前的科學報導暫無非常具體的時間規劃。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建立月球基地會面臨哪些困難?1、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因此建立月球基地會採用全封閉的結構,空氣和水則需要從地球上運輸,或者使用設備通過化學的方法進行生產。
-
「1m 新知」NASA+3D列印技術,建造未來的月球基地
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希望,搭乘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升空進入預定軌道,計劃前往月球「抓把土回來」。中國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可見人類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想法。
-
在月球上建基地要做哪些準備?
原標題:在月球上建基地要做哪些準備?太空人在月球基地(藝術構想圖)。圖片來源:《自然》網站今日視點月球探索的前景正變得明亮起來。與此同時,人類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計劃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並被認為已在逐步推進。
-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還要多久才能在月球建立基地
因此建立月球基地就成了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 月球基地,是指人類在月球上建立的生活與工作區域。 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主要有以下目的:更好地開展天文觀測等科學活動;在月球上建立空間發電站供地球使用;開發月球各種礦物資源;為人類向更遠的目標探索提供一個落腳點;為飛向更遠的行星的飛船提供建造材料甚至提供推進劑;為更遠的將來人類向月球移民打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