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揭秘:抑制腫瘤復發的秘密武器——β受體阻滯劑

2020-12-14 騰訊網

腫瘤生長伊始,有一些細胞會移動到腫瘤生長位置附近或遠端並進入休眠狀態。這些細胞不為手術或化療所動,像是埋藏在身體裡的「定時炸彈」,會在某一刻解除休眠並生長成新的腫瘤,即使是經歷了腫瘤「完全切除」的一些患者,在多年後腫瘤仍然會復發。因此,確定驅動休眠腫瘤細胞重新激活的機制對於癌症治療十分重要。

在12月2日發表於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一項研究中,阿斯利康和Wistar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腫瘤細胞的再激活依賴於中性粒細胞和應激激素,而且用β受體阻滯劑可防止小鼠腫瘤細胞再激活。這為延遲或預防腫瘤復髮帶來了有希望的治療策略。

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證明慢性壓力與癌症進展有關。在擴散性休眠腫瘤細胞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員發現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應激激素(stress hormones)能通過β2-腎上腺素能受體誘導中性粒細胞迅速並大量釋放促炎性S100A8/A9蛋白。

S100A8/A9可誘導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化,導致氧化脂質在中性粒細胞中積累。在氧化脂質釋放後,腫瘤細胞中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通路上調,使腫瘤細胞解除休眠,形成新的腫瘤病灶。

研究人員測試了兩種藥物。其中,特異性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β-blocker,β受體阻滯劑)ICI-118551能使中性粒細胞停止分泌S100A8/A9,而且ICI-118551對中性粒細胞無細胞毒性作用。

β-受體阻滯劑抑制中性粒細胞S100A8/A9的分泌(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另一種藥物S100A8/A9阻斷劑他喹莫德(tasquinimod)能顯著降低應激小鼠腫瘤病灶的發生頻率。

他喹莫德抑制腫瘤發生(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研究人員還收集了80例經手術切除腫瘤的肺癌患者的血清樣本,他們發現這些肺癌患者血清中高濃度的S100A8/A9與較短的復發時間相關。

肺癌患者S100A8/A9與復發時間的關係(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根據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建議給癌症患者使用β受體阻滯劑,這可能是預防某些類型癌症復發的有效方法。此外,阻斷S100A8/A9產生的藥物也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我們希望能開發靶向療法來打破這一機制,從而大大延長腫瘤的緩解時間。」論文通訊作者,阿斯利康癌症免疫學首席科學家Dmitry Gabrilovich博士說道。

參考資料:

1# Michela Perego et al. Reactivation of dormant tumor cells by modified lipids derived from stress-activated neutrophil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2# Stress Can Activate Neutrophils, a Type of Immune Cells, to Reawaken Dormant Tumor Cells and Trigger Cancer Recurrence(來源:The Wistar Institute)

3# High levels of stress hormone may reawaken cancer cells(來源:Healthing.ca)

相關焦點

  • 一文理清β受體阻滯劑
    夜間心率慢的患者,應選用半衰期短的 β 受體阻滯劑,晨起服用,如美託洛爾平片。 2. 腎功能不全患者優選脂溶性 β 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肝功能不全患者優選腎臟或肝腎均能代謝的 β 受體阻滯劑。 3. 高血壓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氣道反應性疾病的患者,如能耐受,可使用選擇性 β1 受體阻滯劑,如比索洛爾。
  • Cell突破成果:癌症免疫療法「新武器」——β-葡聚糖
    在這項新研究中,他們從通過暴露於β-葡聚糖(β-glucan)接受了先天免疫訓練的小鼠中分離出了中性粒細胞,並將這些細胞與黑色素瘤細胞系轉移到未接受β-葡聚糖(β-glucan)處理的小鼠中。結果發現,在接受了來自受訓小鼠的細胞的動物中,腫瘤生長被顯著抑制(受訓小鼠即通過暴露於β-葡聚糖接受了先天免疫訓練的小鼠)。
  • Nature子刊:實驗性藥物為預防癌症復髮帶來了希望
    癌症研究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防止已接受治療的患者復發,復發的原因是某些癌細胞能夠存活下來並生長成新的腫瘤。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中,確定了一種臨床上具有良好耐受性的藥物,可以防止小鼠復發癌症。
  • 《科學》子刊:詳解阿司匹林殺死乳腺癌幹細胞的機制
    CSC最初被認為是腫瘤發生的起始因子,但是後來在腫瘤內發現其在腫瘤發生的各個主要方面---包括腫瘤血管生成、轉移、耐藥性和復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SC的藥物和化療耐藥性增強的特點是由於它們較高地表達藥物外排泵。因此,特異性靶向CSC可能是癌症患者實現無復發生存的關鍵。已有多種嘗試確定選擇性靶向CSC的藥物,然而,大多數此類藥物由於較高的全身性毒性而失敗。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基礎資料: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快來一起學習吧~ 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基礎資料: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招考信息】【報考指導】【閱讀資料】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在藥理學考試中是一個常考點,在臨床用藥中也廣泛應用。藥理作用強大,除了可以應用於心臟疾病,還可應用於高血壓。
  • Science子刊:利用CSF-1R抑制劑重編程巨噬細胞可增強放療治療膠質...
    2020年7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和洛桑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放療如何改變在膠質母細胞瘤(GBM)中發現的巨噬細胞(一種免疫細胞)的行為,並展示了這些細胞如何可能利用現存的藥物加以重編程以抑制這種侵襲性腦癌的持續復發。
  • Nature子刊:老藥新用!經典化療藥物阿黴素克服腫瘤耐藥性!簡直是...
    2020年5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耐藥性是癌症治療的主要障礙,導致許多患者復發。在一項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新研究中,斯託爾斯醫學研究所、堪薩斯城兒童慈善醫院和堪薩斯大學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克服白血病的耐藥性的有前途的新策略,只需要使用目標劑量的廣泛使用的化療藥物阿黴素。
  • 線粒體代謝:腫瘤治療靶點
    泛醌還被二氫乳清酸脫氫酶(DHODH)用作電子受體,DHODH是從頭合成嘧啶的所必需的酶。腫瘤細胞線粒體泛醌再生能力降低,在體內形成腫瘤的能力受損。此外,線粒體複合物III亞基是體外腫瘤細胞增殖的必需基因。因此,腫瘤生長需要功能性ETC來氧化泛醇,這對於維持TCA循環功能和DHODH活性是必需的。 圖2.
  • Science子刊:靶向AVPR1A蛋白有望治療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
    在CRPC中,腫瘤可以獨立生長,不再需要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 AR)的外部刺激。因此,在雄激素剝奪療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之後,CRPC會復發並且是無法治癒的。在ADT治療後的低雄激素環境中,重新激活AR信號會促進CRPC產生。
  • 2020年9月4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1.Science:發現保守的再生反應性增強子竟影響脊椎動物的再生能力doi:10.1126/science.aaz3090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保守的與兩種魚類的尾部再生有關的再生反應性增強子(regeneration-responsive enhancer)。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最前沿進展有哪些
    Wu教授帶領的團隊,利用新抗原個體化肽疫苗治療6位黑色素瘤患者,4位患者在接受疫苗注射25個月後,未出現復發;另外2位出現復發的患者,復發後接受了PD-1抗體治療,均實現了腫瘤完全緩解,並且在他們的身體裡檢測到了針對新抗原的特異性免疫細胞。
  • 《自然》子刊:腫瘤竟在肝臟「屠殺」抗癌T細胞
    但研究人員發現,腫瘤轉移到肝臟比轉移到其他部位的預後更差,而且患者幾乎無法從免疫療法中獲益。為什麼會這樣?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肝轉移腫瘤竟然能夠改變腫瘤免疫微環境,將全身的CD8+T細胞「吸」到肝臟中,並讓它們發生凋亡,遏制抗腫瘤免疫和免疫治療的效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4]。
  • 杭師大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
    近日,中國抗癌協會中西醫整合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杭州師範大學藥學院院長、整合腫瘤學研究院院長謝恬教授團隊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姬曉元研究員、陶偉教授團隊合作聚焦腫瘤手術治療中面臨的腫瘤復發和感染兩大難題,突破性發掘了二維鍺烯納米片(Ge NSs)在腫瘤手術輔助治療中的潛力,在《Cell》大子刊《Matter》發表了題為:「Germanene-Based Theranostic
  • Science子刊:免疫治療新策略!激活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受體CD206...
    基於這些觀察,Jaynes和Yates猜測某些宿主防禦肽可能具有免疫調節功能並影響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而巨噬細胞在健康組織中是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宿主防禦肽將巨噬細胞吸引到組織損傷部位---癌症也利用這一過程篡奪巨噬細胞,以幫助它們自身逃離人體免疫系統並促進它們的生長。這些研究人員在巨噬細胞表面上發現了調節這一過程的宿主防禦肽受體CD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