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讀書會|瘟疫與人——回溯百年前的一戰與西班牙流感

2020-12-12 澎湃新聞
在懷疑中尋找自我:《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時間:

3月13日(周五)19:00-20:30

地點:

思南經典誦讀會-線上活動群

主講人:

呂宗蕾(圖書編輯)

周五晚,《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譯本的責任編輯呂宗蕾將帶領我們跟隨本書作者塔拉的步伐,在懷疑中逐漸尋找到自我。同時,我們將向參與的讀者開放五個名額,請他們談談閱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感受。

讀書要在晚餐後

時間:

3月13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當當網當讀直播間、嗶哩嗶哩直播間

主講人:

陸燁華(推理作家)

本次直播,99讀書人特邀推理作家陸燁華,和大家分享他的新作《春日之書》.

司馬懿家族與魏晉歷史——《晉武帝司馬炎》圖書分享會

時間:

3月13日(周五)19:30-21:00

地點:

當當網當讀直播

主講人:

陸帥(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

晉武帝的原生家庭、魏晉政治的真實底色、亂世中的人群和社會……《晉武帝司馬炎》是日本學者福原啟郎的作品,近日由江蘇人民出版社譯介出版。本周五晚,該書中文版譯者陸帥將做客當讀的直播間,為大家解讀這本書。

清末東三省大鼠疫應對:經驗×教訓×啟示

時間:

3月13日(周五)20:00-21:00

地點:

風直播、盟主直播

主講人:

焦潤明(遼寧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百多年前即1910-1911年在中國北部地區發生了一次非常慘烈的鼠疫災難,這次肺鼠疫肆虐整個東北地區、河北、山東部分地區達半年之久,奪去了6萬多人的生命,同時對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均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次鼠疫留下了太多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深入總結。本次直播講座就遵循歷史為現實服務的原則,在尊重歷史真實的基礎上進行梳理總結,圍繞「經驗」、「教訓」、「啟示」三個方面進行歷史探討。

誠摯地面對一切——加繆·鼠疫·他的時代

時間:

3月13日(周五)20:00-21:00

地點:

蜻蜓FM

主講人:

許知遠(作家、出版人)

周五晚,作家許知遠將在蜻蜓FM進行音頻直播,精講加繆的經典之作《鼠疫》。

金融危機的影響與應對

時間:

3月13日(周五)20:00-21:00

地點:

中信讀書會直播間

主講人:

馮毅(浙商資產研究院副院長、北京語言大學商學院碩士生導師)

《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是「救市三人組」在金融危機十年後的再思考。伯南克、蓋特納和保爾森在這本書中為他們的繼任者、其他國家的財政部長以及中央銀行的監管者們,提供了對於應對未來危機富有價值的參考。周五晚,嘉賓馮毅將進入直播間進行主題分享,並互動答疑。

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與寫作的習慣?

時間:

3月13日(周五)20:00-21:00

地點:

當當網當讀直播

主講人:

孫雲曉(兒童文學作家)

家長們,你是否在苦惱:自己的孩子很少主動進行閱讀?或者是孩子的閱讀量上去了,你卻為如何挑選好書而苦惱?老師布置的作文,孩子不知如何下筆?除了完成作業,孩子沒有養成寫作的習慣?本次直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孫雲曉將與大家分享:閱讀與寫作習慣為什麼重要、閱讀習慣的培養、寫作習慣的培養,給家長朋友們提出建議。

仇恨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卡羅琳·艾姆克的《何故為敵》

時間:

3月14日(周六)14:00-15:30

地點:

歌德學院中國微博

嘉賓:

雲也退(作家、書評人)、柏琳(作者、文化記者)

2019年,卡羅琳·艾姆克《何故為敵》中文版在歌德學院(中國)的翻譯資助項目支持下,由社科文獻出版社的索·恩出版。在本次通過在線直播舉辦的讀書沙龍中,出版社編輯陳嘉瑜將與北京的獨立記者柏琳和上海的作家、書評人云也退通過現場連線探討這本書及其涉及的相關話題。活動將在歌德學院中國微博上進行直播,觀眾可以在線參與討論。

瘟疫與人——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度思索

時間:

3月14日(周六)14:00-15:30

地點:

上海書展×星湧人文學堂分會場直播群

主講人:

賈敏(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

本期講座,賈敏將從歷史視角切入,通過回溯百年前的一戰與「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傳染病」西班牙流感,對當下世界秩序展開剖析與深思:當下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和平的背後是否暗藏風險?世界的公民與治理者應當從歷史經驗中吸取哪些教訓,以更持久地保留當下的和平與進步?希望在一個半小時的探討中,我們都能夠尋找到一些線索與解答。

小窗幽思與雲間詩畫

時間:

3月14日(周六)14:00-15:30

地點:

朵雲書院·雲間讀書會微信群

主講人:

王舒漫(作家)

在詩畫集《小窗幽思》中,王舒漫用古法畫畫,配的詩文卻不拘古今文體。字與畫,都是「來自靈魂的真實記錄和思考」。本次讀書會,王舒漫將和大家分享她的詩畫創作故事,以及古代松江(雲間)詩人、畫家的名家軼事。

吃貨簡史

時間:

3月14日(周六)15:00

地點:

鍾書閣杭州店抖音直播間、鍾書圖書音像專營店淘寶直播間、鍾書閣圖書旗艦店淘寶直播間

嘉賓:

陳華勝(歷史文化作家、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杭州網總經理)、趙群偉(杭州紫金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出版策劃人)

3月14日,《吃貨簡史》作者、歷史文化作家陳華勝,策劃人趙群偉將做客鍾書閣直播間,與我們分享《吃貨簡史》的創作故事和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吃貨。

文學:以悲憫之心為小人物說話

時間:

3月14日(周六)19:30-20:30

地點:

當當網當讀直播

主講人:

葛芳(作家)

疫情期間,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為了讓讀者朋友們可以在家輕鬆閱讀,做了新的嘗試,邀請到多位學者專家、資深編輯進行網絡直播。

葛芳的《作家名師公開課》,開啟疫期中的閱讀生活,讓你找到人生之光。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談女性

時間:

3月14日(周六)20:00-21:00

地點:

彩虹書單·在線共讀計劃讀者群

主講人:

龐穎(管理諮詢顧問)

我們為什麼要談女性?龐穎認為:女性議題始於女性但又不止於女性,它本質上是對兩性的解放;對任何弱勢群體的善待本質上是在爭取這世上每一個人都得到善待。既不能要求給女性自由但轉臉卻用刻板印象要求男性,也不能要求白人不要歧視黃種人但轉臉又去歧視黑人,追求一致性是提高個人道德理解的起點。3月14日晚,龐穎將做客「春天裡的女性」直播間,從個體經驗出發,與廣大讀者分享「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談女性」。

生命如此迂迴,需要至美撫慰

時間:

3月14日(周六)20:00-21:30

地點:

嗶哩嗶哩直播間

主講人:

許晟(學者、獨立藝術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在這場疫情中,人們心情起伏。讀書,賞玩,都是很好的疏導方式。以讀攻毒,以美忘憂。3月14日,我們請到了資深藝術評論家許晟,展示他搜藏的精品宋代瓷片,帶我們賞析其中的美學特質。

評彈中的真與假

時間:

3月15日(周日)13:30

地點:

上海評彈團抖音直播間

嘉賓:

高博文(上海評彈團團長)、陸錦花(評彈演員)

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讓我們相約抖音直播間,看看評彈裡有哪些「真與假」?

走進啟功的書法世界

時間:

3月16日(周一)20:30-21:30

地點:

淘寶直播間

主講人:

衛兵(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編審、北京啟功藝術研究會監事長)

《我學書法的經過》根據啟功先生手稿整理而成。在手稿中,啟功先生以問答形式詳細回答了書法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執筆、運筆、選筆、選墨、選紙、選帖、臨帖及書法創作問題,文筆淺顯易懂,語言風趣幽默。3月16日晚,嘉賓衛兵將在直播間,與大家分享這本書,帶領大家走進啟功的書法世界,洞悟啟功先生的豁達人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西班牙大流感:102年前的超強瘟疫,曾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人類存在的歷史中,我們曾歷經多次瘟疫和病毒的肆虐,無論是公元6世紀和公元14世紀因鼠疫而起的黑死病,2400多年前的雅典瘟疫,1889年至1894年席捲歐洲大陸的「俄羅斯流感」,還是曾經流行於亞非歐三大洲的天花病毒,以及發生在1918年的那場致命流感「西班牙女士」,歷史都總是驚人的相似,悲劇總在不斷上演。
  • 戰疫史志⑦人類發展啟示錄|加速一戰終結的西班牙大流感:科學與...
    到了5月,流感在中立國西班牙蔓延,尤其是在他們的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染病以後,西班牙的報紙開始鋪天蓋地的報導流感疫情。這也是為什麼,從美國傳向歐洲大陸的大流感,最終卻以「西班牙流感」這個名字載入歷史。六月,大流感侵襲亞洲,中國和日本、印度、菲律賓等國都被西班牙流感侵襲。
  • 新冠第二波與1918大流感有何相似?醫學院校長開課《名畫中的瘟疫史...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100多年前的1918年大流感,據不完全統計造成全世界2000萬到5000萬人喪生,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具破壞力的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那麼,今年新冠疫情,尤其是第二波疫情與1918大流感有何相似?一門面向全國高校開設、包含40多節微課的《名畫中的瘟疫史》在線開放課程試圖揭開答案。作為主講人,上海健康醫學院校長黃鋼不僅進行專業解讀,更以名家名畫的獨特視角加以佐證。
  • 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兩次超大型瘟疫,數千萬人死亡,戰爭被迫停止
    尤其是我國爆發的肺炎,上萬人感染,傳染性較強,其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當年的非典。事實上,人類歷史曾爆發過兩次超大型傳染病,無數人因此死亡。十四世紀中期,一種起源於中亞,被稱為「黑死病」的瘟疫席捲了整個歐洲。蒙古軍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時,將瘟疫傳入,後又亞歐商人傳到歐洲。這場瘟疫,首先從義大利蔓延到西歐,在傳到北歐、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 瘟疫主題展覽及博物館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外國博物館,回溯西方國家與瘟疫鬥爭的歷史…費城醫學院穆特博物館TheMutter Museum of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Philadelphia展覽名稱:吐痰傳播死亡疾病:1918-1919費城流感瘟疫展覽時間:2019年10月至今一百年前,一場全球性的健康災難席捲地球
  • 歷史上那些可怕的瘟疫最後是怎麼消失的?最後一種敗在奶牛腳下
    於是乎失去了活人為載體的病毒此刻就要麼死亡,要麼陷入了沉睡,再也沒人陪它玩這個生死大接力。 這場鼠疫也就這麼略顯悲壯的結束了,與瘟疫的第一次大對壘,人類完敗。 二、西班牙大流感 說起西班牙大流感,首先要為西班牙正個名。
  • 西班牙大流感:世界約5億人感染,第一次世界大戰被迫停戰
    比如曾經的三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瘟疫、黑死病等)、霍亂、結核、天花,哪怕是如今的新冠病毒,皆無不令人談之色變。但是如果談起流感,我們可能就會頓時神色一輕,覺得似乎流感好像就不太嚴重了,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西班牙大流感(1918年流感大流行)1918年8月,在一艘剛剛離開西非國家獅子山的英國貨船上,發生了一場致命的流感。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丨1918—1919大流感:沉默的真相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菲律賓、中國、日本……在交通運輸業尚不發達的20世紀初,流感在三個月內,傳到了世界主要國家。如果說這些國家裡哪個更特別,可能是西班牙。因為,倒黴的西班牙很快發現,除了自己,其他國家都管這場瘟疫叫——西班牙流感。西班牙在一戰中是中立國,沒有戰時新聞審查制度。當流感在西班牙肆虐,西班牙便老老實實報導了這一情況。
  • 瘟疫一來,電影圈就亂了
    這種後來被稱為「西班牙流感」的瘟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流行病之一,在美國造成 67.5 萬人死亡,是美軍一戰死亡人數的五倍多,超過了其 20 世紀任何一場戰爭中的死亡人數。· 「西班牙流感」感染者的死亡率在 3%-10%,最終在全球範圍內殺死 5000 多萬人意外受害者之一,是當時剛剛發展壯大的好萊塢。
  • 回顧1918年席捲世界的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數甚至遠超世界大戰
    從1918年3月流感爆發發生到1920年3月流感真正結束之間,估計有5000萬人死於流感,但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是這個數字的兩倍。所以後來稱H1N1流感病毒是歷史上最致命的災難之一,讓我們回過一下100多年前的那場世紀大瘟疫。西班牙流感究竟起源於何處?
  • 歷史上,中國戰勝了321次大瘟疫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樣一次瘟疫就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悲劇。本文來源:和君商學1種痘預防傳染病中醫為世界帶來「種痘預防傳染病」的先進理念。在與傳染病的角力中,中醫所做的貢獻造福全人類,其中尤以天花防治最為突出。
  • 1918年大流感百歲倖存者老人留給世人的警示
    近日據西班牙《世界報》對105歲的1918年大流感倖存者,一名今年已經105歲的1918年流感大流行(1918 Influenza Pandemic)倖存者José Ameal Pea接受西班牙媒體El Mundo採訪,回憶了百年以前那場奪走上千萬人生命的瘟疫,也給出了如今他發自內心的呼籲
  • 那些被瘟疫改變的戰爭
    瘟疫常常與戰爭結伴而行。大瘟疫帶來的士兵傷亡往往會通過改變交戰各方戰鬥力對戰爭的走向和結果產生劇烈影響。1918年大流感:結束了一戰交戰國家為了不讓對手探聽虛實,嚴格控制著新聞報導。多少人患流感不得而知,但是交戰雙方的軍隊漸漸地喪失了進攻能力。美軍的不少軍艦隻能停泊在基地,因為一多半水手躺倒了。無敵的英國皇家海軍在5月份整整三周不能出海,因為1萬多水兵患著流感。到了6月,英國陸軍患病人數超過3萬人,是一個月前的6倍。原定於6月30日發動的對德軍的一次進攻不得不取消。在白金漢宮的喬治五世這一次也和他的士兵們同甘共苦,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 人類史上的五大恐怖瘟疫,哪種致死率最高?
    瘟疫是什麼?瘟疫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惡性傳染病,整個人類的歷史就是與瘟疫抗爭的歷史。譬如典、鼠疫、天花、流感、霍亂、瘧疾等。尤其是醫療水平還非常落後的古代及尚不發達的近代,瘟疫是人口大幅減少的第一大殺器,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五大瘟疫如下,排名不分先後。查士丁尼瘟疫:世界第一次大規模鼠疫公元541年,先是在東羅馬帝國屬地的埃及,接著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地區。君士坦丁堡 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
  • 牙醫、股市、「西班牙流感」,我對美國疫情的思考|三明治
    那一年,除了北平證券交易所,還有始於美國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 「西班牙」流感 雖名曰「西班牙流感」,現有的醫學資料表明,其實最早出現的病例是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Funston)軍營。一九一八年三月四日清晨,這個軍營的一位士兵感到發燒、頭疼,嗓子疼,隨軍醫生給他開了幾片普通的感冒藥。
  • 線上讀書會 千裡話書緣
    此次疫情期間,儘管不少線下讀書會受疫情影響無法舉辦,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類線上讀書會卻在各大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直播平臺如火如荼地展開,動輒成千上萬人的參與度,讓各地書友得以跨越時空距離,共話書緣。
  • 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這符合千百年來呈現的規律——瘟疫經常改寫人類歷史,但也並非隨心所欲。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不斷與疫病做鬥爭的歷史。而傳染病,正是微生物與人類相互作用的產物。幾千年來,瘟疫與人類社會發生過太多的糾纏。
  • 聊一聊人類歷史上繞不開的20次大瘟疫
    2014年,考古學家在盧克索發現了一個似乎是瘟疫受害者的集體埋葬地。他們的屍體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石灰(歷史上曾被用作消毒劑)。考古學家發現了三個用於製造石灰的窯爐,以及在一個巨大的篝火中燃燒的瘟疫受害者的遺體。專家們並不確定是什麼疾病導致了這場瘟疫。5.
  • 人類瘟疫史啟示錄
    公元2世紀中後期,「安東尼瘟疫」席捲羅馬帝國,造成約750-1500萬人死亡美國歷史學家麥克尼爾在著作《瘟疫與人》中早有預料:「傳染病在歷史上出現的年代遭遇人類,未來也將會和人類天長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一定會和從前一樣,是人類歷史中的一項基本參數及決定因子。」然而,沉澱在歷史裡的無數死亡與傷痛,卻不一定教會後人更合理地應對疫病。
  • 讀威廉·麥克尼爾的《瘟疫與人》的一點思考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我拜讀了《瘟疫與人》這本書。思緒萬千,頗難平靜。該書的作者威廉·麥克尼爾是當今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歷史學科的「現代開創者」。威廉·麥克尼爾以一種獨特的視野,從瘟疫流行這一角度來解釋人類文明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