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依魯菜籽油,堅持傳統物理壓榨更安全,經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更放心,憑菜籽油快速冷凍脫蠟技術,在低溫下產品不渾濁,油質依然清澈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受到消費者青睞。
非遺不是博物館裡的記憶,而是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態傳承。非遺所承載的活的中華精神,以獨特創造和大氣審美為表徵,展現著自古以來國人的思想、信仰和價值追求。
非遺傳承中的智慧與美,在塑造民族性與展示文化自信上,講述了一個個又一個震撼人心的中國故事。中國是油菜起源地之一,菜籽油是中國產原料產量最大的,因此被成為「國油之王」。羅平縣是全國31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之一,每年種植油菜100餘萬畝,享有「東方花園」「綠色油庫」「滇東油庫」之稱,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是唯一。羅平縣突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規範化種植,推廣優良品種和適用技術,保持油菜良好的生長態勢,春季油菜花盛開,羅平金色花海猶如人間仙境。2002年羅平縣經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批准,創下基尼斯世界紀錄,羅平油菜種植園成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園,被人們譽為地球上春天最美的地方。
古法榨油,又叫土法榨油,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制油技藝,堪稱民間手工榨油技藝的活化石,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中國、埃及、印度等古老國家就開始使用土法榨油了。春秋時《詩經•國風》和西漢《禮記•內則》中的膏指的就應該是油脂,也就是說從西周時期起,已經有了原始植物油製取的方法,中國的制油業的種子從此就萌芽了。11世紀蘇頌著《圖經本草》已經將油菜列入油料作物,說它「形微似白菜,出油勝諸子,油入蔬清香,造燭甚明,點燈光亮,塗發黑潤,餅飼豬亦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盲子可出油如脂麻也」。這說明人類從油菜「供作蔬茹」逐步發展到「採苔而食」直至「亦得取子」榨油的歷史,是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的進步過程,並使油菜植株性狀朝向人類需要的方向改變。
在技術迭代的今天,非遺從養在深閨開始走向現代市場。依魯菜籽油選擇羅平本地油菜籽,粒粒飽滿,顆顆豐盈,出油率高。油菜是一種越冬作物,在羅平縣每年種植油菜的較佳時節是每年秋季,次年春末夏初收穫。羅平縣非遺保護與傳承突出「見人見物見生活」「活態傳承、活力再現」「非遺讓生活更美好」「新時代、新生活、新傳承」特點。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收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油菜籽加工的民營企業,位於羅平縣臘山工業園區長青片區,年加工6萬噸的油菜籽,所生產的菜籽油不僅綠色環保、營養衛生、健康,而且具有濃鬱和獨特的香味,註冊商標「依魯」,依魯菜籽油是全國知名的菜籽油。公司在保留傳統「非遺」古法壓榨技藝的基礎上,採用國內最先進的電磁炒籽技術,和新式環保節能榨油技術兩項技術相融合而規劃設計出來的生產線,實現了傳統古法壓榨技藝與現代先進的電磁、微波炒籽技術,自動進料、自動出料裝置,自動調節入榨水分,自動排溼除塵,和新式環保節能榨油技術,物理精煉,自然留香等技術的融合。公司提高加工技術,創新生產方式,滿足消費者吃的好、吃的健康、吃出營養的需求,逐步從粗加工向現在區域化、多元化、個性化生產靠近,真正做到色香味形全有,營養安全俱佳的依魯菜籽油。
依魯菜籽油,堅持傳統物理壓榨更安全,經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更放心,憑菜籽油快速冷凍脫蠟技術,在低溫下產品不渾濁,油質依然清澈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受到消費者青睞。精選優質油菜籽,採用傳統物理壓榨工藝,是純天然、綠色、健康的食物油。依魯菜籽油走出深閨,縱橫天下,香溢四海,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寵。
美好生活,非遺常在。作為溝通歷史和未來的文化超連結,讀懂非遺之美,方能傳承文化之根。讓中國非遺活起來、傳下去,遺產才能變成財產、活態才能迸發活力。依魯古法木榨菜籽油生產線有5組木榨,年生產依魯牌菜籽油1400噸。依魯古法榨油生產車間一臺水車、一組四個大型石碾子、四個木蒸籠、六套木頭榨筒、六個石制油盒子、十四個木製油缸、十四個沉澱罐串聯起了古法榨油的重要環節。依魯菜籽油物理壓榨,先將菜籽清洗晾曬,用炒鍋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黃色的菜籽,然後進行碾磨成粉、上鍋隔布蒸煮、出鍋紮成圓餅成型,才能上圈裝榨,最後木槌撞榨出油。依魯古法木榨菜籽油古香、古色、古味,天然、健康、原生態,青香可口、營養豐富、綠色低碳,精香純均為世上難覓,符合現代人們低碳生活的需要,是一種綠色無汙染的純天然食品,人們吃著放心。
非遺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依魯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通過生產性保護,弘揚傳承了傳統工藝,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健康營養的菜籽油。羅麗江通過祖輩口傳,傳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 「細挑選,慢研磨;秘法炒,留純香;木榨技,見精細;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儲藏」精髓,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曬、炒籽、研磨、蒸粉、包餅、壓榨、沉澱、水花」開發依魯牌菜籽油。每道工序都靠手工完成,對傳統古法精髓的傳承,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講究經驗的積累,對每道工序嚴格考究,如火候、力度、時間等都有口傳要訣,充分體現了民間手工的高超技藝。
依魯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非遺保護傳承行穩致遠,保護傳承實踐、保護傳承能力、保護傳承環境,凝結了傳承千年的古法榨油智慧,詮釋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精神,延續中國老味道,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之路,開創中國非遺保護經驗,掀起地道、正宗香的依魯菜籽油消費熱潮,依魯成為全國菜籽油行業首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菜籽油品牌。
公司在保留傳統「非遺」古法壓榨技藝的基礎上,採用國內最先進的電磁炒籽技術,和新式環保節能榨油技術兩項技術相融合而規劃設計出來的生產線,實現了傳統古法壓榨技藝與現代先進的電磁、微波炒籽技術,自動進料、自動出料裝置,自動調節入榨水分,自動排溼除塵,和新式環保節能榨油技術,物理精煉,自然留香等技術的融合。
公司堅持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與農戶建立良好的原料購銷合作關係,訂立購銷合同,實行保護價格收購,確保油菜籽供應數量、質量、價格穩定,從原料採購、加工到產品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嚴格按規範組織生產管理,確保產品質量標準。
生產全過程採用全國最先進的環保榨油技術,在炒籽、壓榨、精煉、灌裝等工序都是無塵操作,沒有任何汙染,改變傳統煤炭炒籽、精煉造成汙染和能源浪費,完整保存了食用菜籽油中的天然營養成分,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食品。
古法壓榨生產線與現代工藝的融合,不僅傳承了非遺文化,又創新了現代工藝,最大限度保留菜籽油營養成分和獨特的濃鬱香味。生產自動化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從炒籽、壓榨、精煉都是使用電,改變傳統煤炭炒籽、精煉造成汙染和能源浪費。脫色、脫水、脫酸、脫膠、脫臭、脫蠟,每道工藝都有技術做支撐。董事長羅麗江有9 項技術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8年10月,依魯菜籽油獲「曲靖市十佳旅遊商品(文創類)獎;2019年11月依魯菜籽油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綠色食品指的是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並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
羅麗江2012年組建了羅平縣香逸油脂種植專業合作社,註冊依魯商標對古法木榨菜籽油進行保護;2013年10月,被命名為「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3年12月羅平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被雲南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12月在羅平掛牌成立「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傳習所」;2013年10月29日註冊成立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年初投資6000餘萬新建年加工6萬噸油菜籽生產線;2018年2月在羅平建起菜油博物館。
隨著羅平旅遊的迅猛發展,羅麗江以「非遺」文化遺產作為重要的旅遊資源,開展體驗旅遊,依魯菜籽油生產工藝和依魯菜籽油系列產品通過羅平菜籽油博物館進行展示,羅麗江開通了諮詢服務熱線13769517088,方便消費者和遊客走進依魯,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更直觀地了解非遺、感知非遺,在觀看學習、參與互動中,既是學習者,又成為傳承者,促進「非遺」文化經濟價值的轉化,並以旅遊這一方式,帶動「非遺」保護、傳承,依託「非遺」文化資源,開發旅遊經濟,促進「非遺」文化傳承和產業鏈升級,吸引了大批的參觀者前來觀看依魯古法榨油技藝,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羅平豐厚的文化底蘊。
羅平依魯菜籽油菜籽油從生產過程、品質認證、原產地、原材料、產品包裝等方面確保每一滴油的好味道,每一滴油都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安全、優質、無汙染,香味濃鬱、口感滑爽、營養價值高,順應了喜食土榨菜籽油的消費者的期盼。
(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