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批手遊蜂擁而上,玩家看似擁有更多選擇,但實際上大部分產品創意匱乏、誠意欠佳,市面上所充斥的換皮之作導致曾經某排行榜的遊戲從TOP5開始就幾乎是同一個「爹」生的。一方面資本市場熱錢滾滾,另一方面玩家對千篇一律的手遊作品開始冷眼靜看。此情此景,與早期的端遊時代何其相似。 面對日漸挑剔的玩家,代理海外大作搶佔市場的呼聲也就愈演愈烈。什麼樣的作品能夠既經過海外玩家驗證擁有極高的美譽度,又能夠順應國內玩家喜好使其耳目一新呢?前段時間觸控科技順應呼聲代理的《勇者前線》,或許就是最佳答案。
觸控代理後卻鮮見他們對這款海外雄踞榜首的產品有過多宣傳。日前已有玩家爆料觸控已偷偷開啟了測試網址http://bf.coco.cn,似乎讓人窺到它年內爆發上市的苗頭。一場新的手遊革命或因《勇者前線》蓄勢待發!
革命一、單純卡牌碰撞已過時 玩家需要更多角色扮演
在過去兩年,卡牌在整個手遊市場都是遊戲類型的不二之選,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卡牌遊戲面世,但業界關於卡牌遊戲即將落幕的聲音也開始萌芽。沒有一種遊戲註定消亡,要麼就是精準玩法迎合更核心的鐵桿小眾,要麼就是不斷吸納各類元素,展現全新氣象吸引更多玩家。 以《我叫MT(微博)》為代表的卡牌手遊,是以卡牌的收集、強化、合成、抽卡為主要玩法,此類作品熱度趨於式微。以《智龍迷城》為代表的卡牌+益智手遊橫掃海外市場。但在跟風之作中,幾乎所有能想到的益智遊戲方式都已被演變成為卡牌遊戲,可成功者寥寥。如何將更多遊戲類型融入卡牌成為開發商與玩家共同迫切的需求。 角色扮演因其更有代入感的劇情,更真實的戰鬥體驗,更豐富的養成元素等在遊戲界經久不衰,而《勇者前線》從畫面上像極了曾經在FC時代風靡的RPG大作《最終幻想》系列,當玩家厭倦毫無由頭僅僅是比星星比數值的卡牌遊戲後,它的出現似乎又可以讓我們重回那個遊戲以角色扮演為王的熱血時代!
革命二、山寨產品大量湧現 勇者前線引發全新玩法
如今山寨已然成為一種文化,似乎只有複製成功才更保險,每一種新的嘗試就意味著成本與風險。但凡一款作品在市場上掀起熱浪,跟風之作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勇者前線》擁有大量日系RPG手遊經典元素,最為獨特的就是暢爽的「全觸摸戰鬥方式」與豐富的角色培養系統。
在這款遊戲中玩家不需再如同等待「冷卻」時間那樣面無表情的點擊戰鬥,而是滿懷激情的通過向上、向下滑動等來實現各種「連擊」、「獎勵加成」等結果。同時眾多經典的迷宮冒險戰鬥、BOSS 戰、角色收集、進化等玩法也會收錄其中,遊戲中的200+的登場角色具有六種相剋的屬性,讓玩家將收集角色線性培養後的團隊組合變得更有樂趣。
冒險之餘,玩家可以用戰鬥獎勵和收集到的資源來升級村莊建設,進而生產出更強力的武器和防具以及高級的強化物品。雖然擁有大量深度的玩法,但完全可以利用碎片時間不斷體驗。即便山寨之作對這款遊戲蠢蠢欲動,但因其對打擊感與玩法的要求極高,較難完全複製。
革命三、手機遊戲文化異軍突起 將現更多網絡熱詞
遊戲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文化,早已改變了現代人的語言習慣。但凡有一定文化沉澱的遊戲往往都能引發網絡熱詞。早期的如《魔獸世界》,讓英語並不強大的國人記住了一堆字母和術語,玩家努力練級升裝備只因「為了部落」。前幾年的《英雄聯盟(微博)》,讓「擼一發」這樣詞語在網吧裡不絕於耳。
如今手遊異軍突起,《我叫MT》中「大大姐」「炮姐」曾是多少人的夢中情人,《百萬亞瑟王》把一句「舔妖精」變成了友誼的象徵。《勇者前線》因其出色的劇情及獨特的觸摸戰鬥,必將引發新的語言風暴,「致命一擊Critical」 以及 「Spark」已然成為海外玩家最愛用的戰鬥語言,想必國服上線時,不用上這幾個詞,你的遊戲生涯就難以點上32個贊。
革命四、千萬流水僅是起步 代理大作門檻越來越高
並非所有國內發行商都請得起外來的「和尚」,面對高昂的代理費、漢化的時間成本、國內發行團隊與海外開發團隊的溝通成本,代理海外作品的門檻也越來越高。
《勇者前線》曾經衝到日本Top Grossing前三的位置,並創下單日收入2000萬日元、單月2億日元的成績。基於海外這樣傲人的業績與極好的口碑,觸控科技力挫多位遊戲巨頭奪得代理權。從《勇者前線》可以看出國內發行商對海外作品的要求已過了來者不拒的年代,月流水不過千萬的手遊今後將難入發行商法眼,唯有S級精品大作才能湧進國門。
《勇者前線》年內上市,一系列革命效應正如多米諾骨牌般向前推進:傳統卡牌手遊難以持續輝煌,而山寨產品更是岌岌可危,網絡文化再掀熱詞,代理大作門檻提高,不論這場革命觸動了哪裡,最終受益的還將是捧著手機期待好遊戲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