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獨守兵工廠大門,日軍七天七夜未攻下,創造抗戰神話

2020-12-14 騰訊網

抗戰期間,為了安全考慮,我軍的兵工廠大都修建在大山深處。其中在黎城縣的北邊,一座懸崖,懸崖底下有一個自然山洞,此洞高25米、寬20米、深72米,洞的位置十分隱蔽。我軍利用此洞,就在那裡修建了一座兵工廠,這座兵工廠就叫做黃崖洞兵工廠,但是日軍還是發現了這座兵工廠。

為了破壞我軍武器生產基地,也為了霸佔這座兵工廠,1941年11月6日,日軍派出了36師團5000多人準備偷襲黃崖洞。我軍第一時間得到信息後,命令17歲的小戰士崔振芳和王世華重點把守南口陣地,專門投擲手榴彈,阻擋鬼子進攻。

當崔振芳剛到南口陣地把守時,他發現鬼子竟然朝我軍投放毒氣彈。崔振芳迅速反應,第一時間向戰士們發出了警告的口號,戰士們立即做好預防措施,鬼子的陰謀沒有得逞。

然而危機還沒有解除,下午3時許,日軍再次朝崔振芳所守衛的南口發起猛攻,敵人企圖避開我軍正面火力射擊,從右翼突破,一舉奪取南口。就在這緊要關頭,王世華被敵機槍打中了手,崔振芳讓王世華先養傷,他一人孤軍作戰。

右崖前的敵人逐漸靠近崔振芳時,他把一個個手榴彈揭開蓋子,拉出拉火線,進入戰鬥狀態。鬼子兵力充足,武器又比較先進,可崔振芳絲毫不害怕,他躲在工事後面,接連向敵人扔了好幾個手榴彈,鬼子被炸得四處逃竄,不得不放慢了腳步。

就這樣,崔振芳緊緊盯著黃崖洞入口,從白天到黑夜,又從黑夜到白晝,他已連續投擲手榴彈七天七夜。戰鬥即將結束的時候,敵人的一顆子彈打在了崔振芳的身上,這名年僅17歲的戰士倒下了。

日軍衝進去的時候,他們不敢相信擋住他們7天7夜的竟只是一名17歲的小兵。崔振芳為了將日寇驅逐出中華大地,他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個勇敢的年輕小戰士。

相關焦點

  • 抗戰中國軍工:八萬工人創造出戰爭奇蹟
    摘要: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有關抗戰的方方面面都逐漸被挖掘出來,大多是戰場上與日軍作戰,很少有人提到在後方,為了前方的勝利而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生產,同樣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的軍工行業的技術人員和工人,本文就是簡單介紹下抗戰中的中國軍工。
  • 紅色膠東之崢嶸歲月|抗戰烽火中的膠東兵工廠
    膠東各兵工廠位置示意圖兵工三廠駐青山村時的裝配彈頭組舊址畫報中誕生的平射炮——牙山炮抗戰時期的兵工生產,既缺乏技術和人才,又缺少設備和材料,完全是白手起家。兵工戰士憑藉著聰明才智和吃苦拼搏的精神,採用土洋結合、先易後難、先仿製後生產等靈活辦法,生產出大量武器彈藥和機械加工設備,創造了兵工史上的奇蹟。1944年3月,為解決八路軍的攻堅武器問題,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要求自行研製平射炮。
  • 國軍自製「中正式」步槍,威力遠超日軍三八大蓋,卻未成抗戰主力
    同時加長刺刀長度,使槍總體長度變化不大,以免在與日軍拼刺刀時出現劣勢。 使用的7.92*57mm尖頭子彈,初速高,射中目標後所造成的傷害大,威力遠遠高於日軍的「三八式」。日軍的「三八式」質量則要優於「中正式」,使用壽命更長。其射程遠精度高,但是殺傷力較低,尤其是400米以內基本是貫穿傷,在不傷及要害的情況,受傷者經過短時間的治療即可恢復。
  • 上承滿清,下啟新中國,太原兵工廠的前世今生
    說起抗戰中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太原兵工廠在山西軍閥頭子閻錫山的一手創造下的成為當時國家數一數二的軍工企業,與瀋陽兵工廠及漢陽兵工廠一起為中華民國的三大兵工廠。
  • 綏遠抗戰的時候,此上將帶著騎兵部隊衝鋒了七天,抓住日軍指揮官
    綏遠抗戰的時候,此上將帶著騎兵部隊衝鋒了七天,抓住日軍指揮官文/無計讀史1936年的時候,綏遠抗戰爆發了,當時的侵華日軍扶持了蒙古的部隊,想要藉助他們的力量繼續發起對中國的侵略。很多愛國將領挺身而出,英勇地抗擊著日軍侵略者。其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將領,叫做董其武。1 生平董其武出生在十九世紀的末期,他是山西人。
  • 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展映盛典 《七天七夜》獲獎
    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展映盛典 《七天七夜》獲獎 2017-01-23 09:39:53 來源:水母網
  • 煙臺公安微電影《七天七夜》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獲獎
    煙臺公安微電影《七天七夜》在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獲獎 2017-01-23 09:04:43 來源:水母網
  • 被日軍厚葬的抗日少年,被抓時說了6個字,在場的日軍都為之動容
    這一時期,日軍對中華大地展開殘忍屠殺,中華人民奮起抗爭,奔赴戰場保衛祖國。針對當時的情況國民政府認為,我們的士兵的身體和文化素質太弱,需要轉化方式曲線救國。並號召各地受過中等教育的青年參軍衛國,大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從此開始了抗戰的時代潮流。
  • 抗戰期間,有三位西北軍上將殉國,他們都是誰?有集團軍總司令
    二十九軍裝備極差,十萬官兵連兩人一槍都難以保證,士兵們多用大刀和手榴彈為殺敵手段,在和日軍的激戰中損失很大,7月28日日軍向北平發動總攻,南苑、北苑、西苑、通縣等地均發生激烈戰鬥,南苑二十九軍軍部遭到日軍突襲,佟麟閣親臨一線指揮不幸中彈殉國,年僅45歲。
  • 迫擊炮:抗戰中屢創傳奇
    抗戰爆發以來,中國在苦撐待變的同時,亦開始大批量生產82迫擊炮。以金陵兵工廠為例(南京淪陷後遷往重慶,於1938年4月改名「第二十一工廠」),在1937年82迫擊炮的產量為710門,1938年增長至1136門,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的1942年,國造82迫擊炮的產量從上一年的710門迅速飆升至1381門。
  • 抗戰時中國首個機械化師,殲滅日軍一個旅團,赴緬作戰顯國威
    所以中國抗戰初期根本沒有什麼規模的坦克去對抗日本,而在抗戰爆發前中國與德國正處於軍事合作,中國國民政府除了向德國購買了火炮槍械以外也買了一批10輛坦克,不過是1號坦克,也就是只有機槍的那種「小蘿莉」,除了德系的坦克以外還有20輛英制維克斯6TE型、23輛維克斯卡登·羅伊德坦克,還有20輛義大利製造的CV-33型超輕型坦克。
  • 抗戰時我們真的「器不如人」嗎?日軍不服:國軍有世界級先進武器
    武器裝備上:東北軍擁有由法國雷諾中型坦克為主力的中國最強大的裝甲部,擁有當時全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奉天兵工廠(編者註:能夠自主生產槍,炮,炸彈等一系列產品,在當時也屬於世界中上遊水平了)尤其是張學良從法國進口的摺疊式衝鋒舟,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都沒有比這個衝鋒舟要先進的武器。
  • 推春風遙的《七天七夜》,根本不是什麼無限恐怖小說!
    春風遙的《七天七夜》完結啦,最近很多書友們在安利這篇文,覺得不錯,點點也來小推一把,第二本無文案,看書名會被勸退,第三本真甜,為愛改名,真心入坑之作。喜歡點點的推文嗎,來評論區告訴我!1.《七天七夜》作者:春風遙一夜之間,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一本名為《七天七夜》的書被封。起初蘇爾誤以為這是XX長篇文學,直到某日意外被傳送進入無限遊戲。面對一個個恐怖懸疑的副本,在其他玩家小心謹慎求生存時,蘇爾帶著誤解堅持遵循禁文活命的準則,逐漸因為連續的奇妙操作成長為最令遊戲頭疼的存在。
  • 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戰神」,活了102歲
    薛嶽12歲時就進入了廣東陸軍小學堂學習,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接受軍事教育了。在這裡學習期間,少年的薛嶽開始受到革命思想薰陶,認識到只有進行國民革命,才能推翻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中華民族才有復興的希望。並將名字「仰嶽」中的「仰」字去掉,他認為光仰慕嶽飛還不夠,必須自己行動起來,救國家於危亡,拯黎民於水火。
  • 黃崖洞兵工廠:誕生於艱苦的抗戰歲月,產出了著名的八一式馬步槍
    黃崖洞,是當年我堅持華北抗戰的八路軍最大規模的兵工廠,位於太行山脈中部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城北45公裡黃崖洞鎮下赤裕村西北的深山之中,包括翁圪廊、 黑虎口、水窯山、桃花寨等地。
  • 日軍4個師團圍住我軍一個團,7天沒能拿下,團長中彈壯烈犧牲
    抗戰爆發以後,楊懷所部出川抗戰,歸鄧錫侯的川軍第22集團軍編制,雖然裝備很差,但是楊懷所部戰鬥力卻非常強,1938年跟隨60師在江蘇敵佔區打遊擊,楊懷身先士卒,屢屢擊敗強敵,
  • 中國最堅固的城市,蒙古耗時36年攻下,日軍打7年連城門都沒摸著!
    中國最堅固的城市,蒙古耗時36年攻下,日軍打7年連城門都沒摸著! 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有很多的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在經歷改朝換代,或者在戰爭年間,很多的城市都曾被攻佔過。但是,有一座城市曾經在很多戰役中都不曾被攻佔。
  • 抗戰時期國軍中正式步槍與日軍三八式步槍的性能對比
    國民黨兵工廠1932年以後生產的中正式鋼材、做工、裝配都十分精緻,與德國毛瑟廠的槍相比,一點都不遜色。國民黨第一軍,前身是稅警總團,是國民黨最早全盤德式的軍隊,用毛瑟、中正式、FN公司產的毛瑟,創造了不可超越的步槍作戰神話。中正式唯一的缺點是後坐力大,但是單發步槍受後坐力影響很小,全槍增重也不明顯,故根本不是缺點。
  • 連續奮戰七天七夜後,監控拍下的這一幕讓人心疼……
    連續奮戰七天七夜後>自7月22日疫情發生後大連灣街道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積極投入到抗疫工作袁紅玲也迅速加入醫療防控組奮戰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7月30日上午已經連續工作七天七夜的袁紅玲
  • 全面抗戰日軍戰車第3師團具體編制及在豫中會戰中無人能擋
    注:全面抗戰爆發後到1942年,日軍沒有戰車師團編制!只有「戰車團」這種暫時編制,一般轄3個戰車聯隊及後勤支援部隊,很少配步兵、炮兵等兵種,這種部隊就是以裝甲單位為主力的作戰群。 全面抗戰爆發後至1942年,日軍編有的「戰車團」番號為第1、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