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老僧的告誡:「長善如大惡」,最好的善良,應該點到為止

2020-12-03 南山大叔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01◆卷首語

好久沒有去拜訪德高望重的南山老僧。這天,天朗氣清,我就提著一包普洱茶,去拜訪南山老僧。在南山腳下的一處荷塘邊,我碰到了德高望重的南山老僧,他正坐在荷塘邊,欣賞著那一片片還沒有開放的眯眼荷葉呢。南山老僧見到我,很高興,我們就坐在荷塘邊的一張長椅子上聊起起來。我和南山老僧說起「善良」這個話題,南山老僧告誡我說:「長善如大惡」,最好的善良,應該點到為止。那麼,南山老僧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02◆首先,最好的善良,要分對象。

南山老僧說,什麼叫「長善」呢?所謂的「長善」,就是盲目、沒有原則、持續的善。而真正的善良要有度,不能沒有限制,一直付出、一直給予、一直寬容。而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好心辦壞事,發心雖是善的,可結果卻是惡的。人生路上,如果我們所接觸的人,從事的是不法的勾當,而當他們被法律懲處的時候,我們卻大發善心去幫助他們,那麼,這樣的「善」,就錯了對象了,這樣的「善」,就很有可能是「助紂為虐」啊。所以,最好的善良,要懂得點到為止,要分對象,真正的善良,要懂得「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對於那些從事不法行為的人,我們可一定要分清對象,及時收回我們對他們的「善」,不要隨意對他們「施加恩惠」啊。

03◆其次,最好的善良,要扶弱。

南山老僧說,最好的善良,是要懂得扶持弱勢群體。在我們身邊,總是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有的人,活著很不濟,活著很卑微,活著很底層,這樣的人,即使靠著自己的努力,也往往難以過上屬於自己的凡俗生活。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弱勢群體,這樣的人,才是真正需要我們所需要扶持和幫助的人。對於這樣的人,如果我們有自己的能力,那麼,我們就要懂得多對這些人施加善心。但是,有時候,「大恩養仇人」,對一些好吃懶做的弱者,我們對他們的「善」,也不要一直維繫下去,要懂得點到為止。給他們恰當的幫助之後,就要及時收手,才能避免被這些慵懶散的所糾纏,最後我們的善,一無所獲,甚至還讓這些人對我們產生憤懣之心啊。

04◆第三,最好的善良,要濟貧。

南山老僧說,一個人的善行,要懂得「雪中送炭」。人活著,總是很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喜歡做「雪中送炭」的事情。當我們身邊的某些親友發達了,我們再花費送禮給他們,或者請他們吃喝玩樂,是沒有必要的。而當我們身邊的某些親友落魄了,真正地陷入了貧困之中,那麼,我們就一定要懂得用我們的善心,去幫助他們。即使只是我們一些鼓勵的話語,也是可以溫暖這些陷入困境之中的人的心。同時,對於這些真正陷入生活困境的人,我們懂得「濟貧」,懂得幫助他們,才能讓他們有所依託,從而慢慢地站起來,重新找到前進的方向,然後,我們才點到為止的「全身而退」。所以,最好的善良,是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者」,這才是我們最好的善良啊。

05◆第四,最好的善良,要有一顆慈悲心。

南山老僧說,一個人真正的善良,是發自自己的「慈悲心」。慈悲心是希望所有眾生獲得快樂,使所有眾生脫離痛苦,這樣的心願就是慈悲心。一個有慈悲心的人,不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們真正的快樂,是在幫助他人,是用自己的「善心」,讓需要幫助的人,脫離困境,得到快樂,而他們也在幫助讓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快樂。在我們身邊,那些真正有一顆慈悲心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這樣的人,很有親和力。同時,也懂得發善心要點到為止的道理,所以,這樣有慈悲心的人,往往都是看起來有些「無情」的人,而他們的「無情」,恰恰說明了幫人有度就是一種大慈悲,所謂「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就是這個道理啊。

06◆結束語

朋友們,大家聽了南山老僧的告誡:「長善如大惡」,最好的善良,應該點到為止。大家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相關焦點

  • 99歲老僧的告誡:運氣不好時,做這三件事,好運自然來!
    每當我運氣不好時,都會去山上的寺院拜訪一位老僧,每次聽了老僧的話,我都會豁然開朗,這些年我一直覺得,老僧的話是世上最好的轉運良方,甚至勝過去求神拜佛。每次到了寺院我都會去拜佛那位99歲高齡的老僧,有時候我寧願選擇少拜一尊佛,也要多求一句老僧的開示。
  • 鬼谷子: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真正的善良分為這3個層次
    鬼谷子曾將說過: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我們不清楚善舉該從何而來,什麼是善舉?做一件小事,你的內心一定是最開心的。最好的善意卻換來最惡劣的後果——小善如大惡鬼谷子曾經說過:「小善如大惡。」真正的善良,一定要匹配以智慧,人們既要洞悉世相人心,也需明白自然天地法則,只有這樣,善行才能合乎天道,不違背自然而又能幫助別人擺脫困境,這樣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 一位老僧的告誡:佛前供花果,這3點千萬牢記,功德無量!
    老僧說,佛前供鮮花、水果,有三點千萬要牢記,功德無量。其一,供養佛的真實含義。《佛本行集經》中有言:「尊重恭敬,四事供養。」世人以種種供品禮佛,目的有二。一者,感念佛恩。諸佛是世人的解惑恩師,教化我們遠離貪嗔痴,把心從煩惱中解脫出來。二者,見賢思齊。
  • 老僧說:再善良,也忌諱掏心掏肺對人好,當心被辜負
    我們回頭看見一位慈悲善目的老僧,正一臉笑意的看著我們。小姑娘也是信佛之人,對老僧突然發言並沒有介意,反而虛心向老僧請教。老僧道:「境由心轉,你的煩惱境遇並不是身邊小人多,而是你太善良。善良本是美德,但凡事過猶不及,太過善良,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
  • 老僧的告誡:人到50,有兩樣東西不能炫耀,容易惹禍上身
    最近我有個親戚惹上點麻煩,在市場上買東西的時候跟一個鄰居吵起來了。她得理不饒人,把事情一再鬧大,圍觀的人群把原本就不寬的路堵得水洩不通。最後警察都來了,把兩人帶到了相關部門才解決問題。就為了炫耀誰更有錢,鬧到這樣的地步,也難怪她家人又氣又煩。她也是將近50歲的人了,還是喜歡攀比,虛榮心強,總是喜歡跟別人炫耀自己的家庭,搞得大家都比較反感她。她的丈夫就很苦惱,希望得到一個解答,於是他隨我一起去拜訪一位老僧,因為聽說這位老僧德高望重,擅長給人答疑解惑。
  • 一位老僧的告誡:一切皆有因果,欠情債的人,果報很重
    小的時候常聽大人們講:做人,最好不要欠債,特別是感情上的債務,更加不能欠,一旦欠了,說不準用一輩子去彌補償還,也難還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永遠希望自己能夠做到無愧於每一個人,即便和自己只是萍水相逢,也希望可以保留一份美好。
  • 一位老僧的告誡:這3種話口業深重,千萬別亂說,當心損耗福報
    我聽完後,便驅車帶著他去見了一位相熟的老僧開解一下。老僧明白前因後果之後,認為是阿飛犯了口業之過,並耐心告誡我們:惡口,是惡業之中最大的惡。一不留神,便可能斷人善根慧命,退失道心。因此,在生活當中,人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口業。尤其是這3種話口業深重,千萬別亂說,當心損耗福報。
  • 古往今來大奸大惡之人,為何都是一副猥瑣形象:原因有四
    但反過來說,也有許多可憎可惡的人,諸如趙高、來俊臣、秦檜、魏忠賢、和珅……歷朝歷代都不乏大奸大惡之人。他們,都有幾大共同特徵。沒有節操之人,如呂布、西門慶等牆頭草,道德敗壞之類,雖然危害影響有限,但在道德範疇內被人們口誅筆伐。說起奸雄,大家自然會想到曹操,他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成為奸雄的最好註解。奸雄,雖然是奸詐之人,但至少也帶了個雄字,多少還有些悲壯色彩。
  • 101歲老僧說:遇到惡人時,默念這2句話,對自己有好處!
    這2句話是我從一位101歲老僧那裡求來的法寶,是專門用來對付惡人的,之前我也經常遇到惡人,後來去寺廟求教了一位老僧,老僧開示說:當你遇到惡人時,心中默念2句話,就可以避免受到傷害。第一句話:一切惡緣皆是因果,學會忍辱方為上策。
  • 老僧的告誡:有福之人,往往懂得少做這「三事」,你能做到嗎
    最後有幸在五臺山的一處寺廟遇到一位老僧,解決了困惑我許久的疑惑。老僧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佛陀來到世間後說的第一句話,這裡的『我』指的不是佛陀,而是眾生的本我,佛陀是在告訴世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掌控。」佛門中有句話:「福禍無門,唯人自召。」
  • 101歲的老僧,講了一個小故事,點醒了無數人!
    五臺山上住著一位101歲的老僧,老僧喜歡講故事,一日,老僧給弟子們講了一個小故事,點醒了在場的所有人,希望這個小故事也能點醒你。老僧對弟子們說: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天有不測風雲,一日無常到,富商生了重病,眼看就要離開這個世界時,因為害怕孤單,所以想要讓妻子跟他一起走,富商找到自己最疼愛的第四個妻子,想要求她陪著自己。
  •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怎麼獲得 點到為止獲取攻略
    導 讀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獲得方法介紹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的獲得方法是升級習得和招式機器習得。
  • 101歲老僧說:業障深重時,要少與這四種人來往,業障自然消除!
    前幾天我遇到一位老僧,聽了老僧的一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價值觀,在沒有遇到老僧之前,我一直認為一個人不能隨便罵人,罵人會招來諸多的不順和禍端,我後來聽了老僧的話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一直認為對的觀點也不完全都是正確的。
  • 老僧的點撥:人在不順時,默念這三句話,轉機隨之而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想必這名男子傷心到了極點。於是,老僧連連勸慰他,他抽泣著,嘴裡不停地說著自己走投無路了、活不下去了。由於今年開年不順,這名男子的公司資金鍊斷裂,一度瀕臨破產,底下還有上百號員工要吃飯,壓力太大,實在是扛不住了。
  •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技能效果是什麼 點到為止技能效果分享
    導 讀 不少玩家都想知道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技能怎麼學?
  •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技能獲取攻略 點到為止技能效果介紹
    導 讀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技能怎麼學?
  • 一位老僧的告誡:人走「背運」時,記住這句話,可峰迴路轉!
    馴獸師說:剛開始的時候的確害怕,但是他馬上就鎮定下來了,因為他意識到雖然他看不見老虎,但是老虎並不知道他看不見,所以他只是像平常一樣,揮動鞭子,讓老虎覺得跟往常一樣就可以了。那麼,我們能否像馴獸師一樣,當我們身處逆境,能否泰然處之,坦然面對困難呢?
  • 老僧:說好話,也是一種布施,這3種話,說得越多福氣越大
    善良的言行都是布施,而佛學裡認為說好話是最好的布施。 我曾和一位老僧聊過這個話題,老僧說:「說好話,也是一種布施,而且有3種話,說得越多福氣越大。」 鼓勵和讚美是優秀的社會美德,一個喜歡鼓勵別人的人,首先自己的內心是很善良的,他們會看到別人的優點,並且讚揚,也會在別人失魂落魄的時候,送去激勵。 這種人習慣通過言語,將自己的溫暖傳遞給身邊的人,他們的生活,時時刻刻充滿著溫暖和正能量,這就是佛教裡說的布施。
  • 老僧說:做好這2件「小事」等同供佛,功德自然無量
    這個問題,昔日我在與一位無名老僧交談過程中,從他口中得到了相應的答案。老僧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修佛不修功名利祿,更不需要通過什麼儀式感來表達自己對佛菩薩的虔誠。為此老僧還曾提醒到,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好以下這兩件小事,其作用不亞於供奉佛菩薩,心誠則靈,同樣也能為自己修得無量功德,千萬別不信。
  • 老僧的點醒:遭遇「情劫」時,悟透這兩句話,學會隨緣化解
    人們從來不曾停止過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可冥冥之中卻又好像有外物主宰了其中的一切,讓人嘗到了情愛的甘甜,卻又賦予了人們足夠多的苦澀。哪怕再平穩的感情,來日也註定要遭遇一些「情劫」,歷經波折,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躲不開,逃不掉的「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