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上將夫人」:長徵路上草地生孩子,至今健在已經104歲了
紅軍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他們面對圍追堵截,戰勝了自然界數不清的艱難困苦,終於取得偉大的勝利。
鮮為人知的是,在當時的紅軍長徵隊伍中,活躍著一批不同尋常的「娘子軍」,雖然女紅軍幹部所佔比例不大,但卻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長徵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那麼,有多少女紅軍參加了長徵呢?
據統計,紅一方面軍有32名,包括幹部30名、戰士2名,其中27名幹部與2名戰士走完了二萬五千裡長徵。著名女革命家如康克清、蔡暢等都在這個行列中。
紅二方面軍至少有18名女紅軍參加了長徵,共和國第一個女將軍李貞就在其中。
紅四方面軍長徵初期有一個婦女獨立師,人數最多時達2500人。
女紅軍的生活主旋律跟男兵是一樣的,那就是一邊行軍一邊打仗,在作戰中行軍,在行軍中作戰。
許多女紅軍還被譽為「戰地百靈」和「白衣天使」。發生戰鬥時,女紅軍們抬著擔架冒著炮火搶救傷員,還要負起洗傷口、滌血衣、飲水、餵飯」的責任。 經過長徵的女紅軍,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中國婦女的先驅和榜樣。
今天介紹的蹇先佛,是紅二方面軍中女紅軍的一員,還是開國上將蕭克的夫人,也被譽為「最美上將夫人」。
蹇先佛出生於湘西一個商人家庭,姐弟七人,在大革命時代,她和姐姐蹇先任先後入了黨。1927年5月「馬日事變」後,姐妹倆暴露了身份,處境十分危險,在地下黨的安排下,她們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安全到達湘贛西革命根據地。當時賀龍將軍正在此開展「擴紅」工作,蹇先任果斷加入其中,成為一名紅軍女戰士,並因緣巧合與賀將軍喜結連理。更巧合的是,賀將軍當媒人,蹇先佛與時任紅六軍團總指揮的蕭克結為革命伴侶。
1935年10月,蔣介石糾結130多個團,瘋狂對湘贛川黔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為保存實力,紅軍主力決定實行戰略大轉移。再之後有了蹇先佛在長徵路上生孩子的壯舉。
其實,蹇先佛在長徵前就有了身孕,但她咬緊牙關挺了過來。她是一位非常倔強的女紅軍戰士,凡是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她總是不讓鬚眉。之前她和姐姐蹇先任在畢節會面時,她已經快生了,挺著大肚子,行軍艱難。等到四川甘孜時,姐妹倆再次會面,蹇先佛已近臨產,要做母親了。
當時蹇先任心裡一沉,她知道妹妹的年齡還小,對外長徵中生孩子的困難和危險一無所知,快要生產了,卻連嬰兒的衣服都沒準備。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過草地的第一天,蹇先佛就出現了陣痛,而且一天比一天劇烈,臉上大汗淋漓。舉目望去,大草地無邊無際,一點遮攔的東西都找不到,這可怎麼辦呢?蹇先佛肚子疼的坐不住馬了,只好從馬上下來,在姐姐的攙扶下向前走去。正在姐妹倆發愁的死後,發現左前方有一個低矮破舊的土堡,在這裡,蹇先佛生下來孩子,取了一個比較有紀念意義的名字——堡生。
當天風雨交加,等到他們走出土堡時,馬已經不見了蹤影,蹇先佛只好抱著嬰兒,坐在擔架上行軍。在草地上抬擔架可是一個苦差事,蕭克和蹇先佛任怕抬擔架的同志受不了,就拿出自己的口糧分給他們。坐了兩天擔架後,蹇先佛就不肯坐了,蕭克好不容易找來一匹馬,她開始騎馬行軍。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位帶著嬰兒行軍的女兵,後來竟然成為紅二方面軍中第一個到達陝北的人。這位紅軍媽媽創造了長徵中的奇蹟,而這個奇蹟,不僅僅有革命者的堅定無畏,也有身為母親的博大情懷。
如今,蹇先佛老人已經104歲了,回憶起往事依然歷歷在目,也感慨自己的幸運和勇氣。
結語:
在長徵中的女紅軍戰士,他們不僅直接參與對敵鬥爭,還是兢兢業業的後勤工作者,擔負了救死扶傷、籌糧籌款、製作被服、運輸修路的工作。同時,在宣傳革命、鼓舞士氣、沿途擴紅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她們堅定革命必勝的理想和信念,團結互助,有著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不僅是長徵精神的塑造者,而且促進了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