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國力強盛,民主自由。
明治天皇天生生有疾病,可能是因為千百年來近親結婚的結果。日本天皇曆代基因都不太好,明治天皇也是尿毒症發作1912年病逝。由其子大正天皇即位,大正天皇從小也身有疾病。居史書記載,大正天皇從小性格暴躁,容易激動,精神狀態似乎異於常人。
大正天皇1912年即位,1926年病逝,在位14年。在位時間雖然不長,精神狀態也不太好的大正天皇,卻是日本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民主風氣、人文思潮盛行,在當時以天皇兼有華族的倡導下,日本出現了短暫的寬鬆發展時期。在大正天皇執政時期,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被遏制。
經濟上,壟斷資本迅速發展,使得日本成為亞洲唯一高速發展的國家,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出現了一大批中產階級。政治上,反對軍閥,反對官僚專制,實現政黨政治,實現普選,從而形成了民主政治,遏制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社會上,主張個人主義、理想主義。
後人對大正天皇的評價,其人並未繼承其父的優點,執政盛世延續了其父的盛世。不過在大正執政期間,天災不斷,所以大正天皇也被成為不幸的大正。
昭和時代,昭和二字取自於《尚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1926年大正病逝,昭和天皇即位,就是後來的裕仁天皇,在位長達63年。明治天皇對裕仁寵愛有加,剛出生立刻命令宮中御用文人為其皇孫取名與號。最後確定為裕仁與迪宮,迪宮就是裕仁的名號。
可能是由於家族基因問題,裕仁從小也身有疾病。6歲入學的時候被發現右手有問題,雖然後期一直矯正,不過一直沒有什麼作用!
長大後的裕仁,出訪歐洲各國,據說其人特別崇拜拿破崙,在出訪法國的時候特意的購買了一尊拿破崙的雕像。在出訪期間不但學習西方的政治結構,也對軍事非常關注。其人內心具有於軍國主義思想,雖然在很多書籍中並未對裕仁天皇有這樣的描寫。
在裕仁在位期間,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與俄國戰爭不斷,入侵東南亞各國領土,殺人無數,塗炭生靈。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由於美國的幹涉,在東京審判時刻,任何戰爭行為並未涉及到日本天皇本人。所以沒有書籍記錄裕仁本人是否有罪行。
裕仁登基執政後,出訪歐洲,崇拜西方。前期集權統治,奉行軍國主義,使得當時的日本上上下下民眾「報國」意志達到鼎盛。入侵中國和東南亞各國,日本民眾踴躍參軍。對亞洲其他各國民眾造成嚴重傷害,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在很多書籍中都有描述當時日本民眾,為了支持戰爭所做出的舉動。
自20世紀2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近30年來,日本不斷發動戰爭。在1941年日本對美國偷襲珍珠島後,美國介入二戰,加速了二戰的結束。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美國自此以後,便實際控制了日本。
昭和後期,日本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經濟迅速騰飛,直至20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經濟到達了頂峰,甚至有豪言「買下整個美國」。不過自此之後,日本經濟便停滯不前了。
至於美國為什麼會在二戰以後扶持日本的發展,眾說紛紜,很多書籍也都有描述。在此期間,日本的文學、藝術等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一時成為亞洲各國,甚至世界各國爭相模仿的對象,這一點也是令人敬佩的地方。
昭和時期是一個值得人們細究的時代,這裡文字描述太少。只做簡單敘述,如果喜歡的朋友可以在後期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