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雨生不曾在31歲離去,如今的華語樂壇,是否會有些不一樣

2020-12-21 心鑫愛娛樂

張雨生是1997年去世的。在那之前,我們聽過他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天天想你》和《大海》等動聽的歌曲,也知道他一手推出了歌手張惠妹。當時我們感覺張雨生離開的時候年歲已經不小,現在來看其實非常非常年輕,只有31歲。31歲,一個剛剛三十而立的年紀。

由此我們便感嘆,如果張雨生一直都在的話,他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音樂人?華語樂壇因為繼續有他,會產生什麼與後來不一樣的變化?

嘹亮高亢的樂壇好聲音

張雨生1966年出生,他很小時候唱歌的聲音其實並不算太高,沒有後來那樣清亮。現在我們回想張雨生的聲音,用一個詞形容就是高亢嘹亮,而張雨生很小的時候聲音是低沉的,直到十幾歲嗓音變聲之後,不知為什麼,可能是天生要吃演唱這碗飯,他唱歌的聲音反而明亮起來。

張雨生在大學時因歌唱比賽獲獎,開始更多和音樂接觸,還和同學自組過樂隊。1988年,張雨生創作和演唱了一首廣告歌,引發大眾的注意,就是那首充滿勵志感也感動過很多平凡人的,《我的未來不是夢》。

也是在1988年,22歲的張雨生正式成為一名專業歌手,推出專輯《天天想你》。專輯同名主打歌《天天想你》中張雨生的聲音,比《我的未來不是夢》更為嘹亮高遠,讓人見識到張雨生不同一般的嗓音和高音駕馭能力。

後來的張雨生,不滿足歌曲中只是充滿情愛和勵志元素,開始表達對現實世界的不滿。不過他更受歌迷喜歡的專輯,還是1992年發行的第四張專輯《大海》。專輯大賣600萬張,成為張雨生音樂生涯最暢銷的作品,同名歌曲《大海》廣為傳唱,很快紅遍華語地區。那時候電視和廣播裡的點歌節目非常多,幾乎每天都有人點播《大海》這首歌。1993年的第五張專輯《一天到晚遊泳的魚》,也非常成功。

從臺前到幕後助推張惠妹

1994年,張雨生又開始了全新的嘗試,他推出創作專輯《卡拉OK·臺北·我》,所有歌曲都由張雨生一人創作,曲風橫跨Hardrock、R&B、古典等風格,歌曲主題涉及受虐兒童、流浪動物及孤獨老人。張雨生表達了自己,但市場反響冷淡,市場更喜歡《大海》那種旋律上口的歌曲。

年近30歲的張雨生逐漸認識到,他需要在歌手和幕後音樂人兩者之間做一個權衡,後來,他選擇做音樂人。1996年,張雨生為張惠妹製作專輯《姐妹》大獲成功,張惠妹一出道就風光無限。

1997年他再次製作張惠妹專輯《Bad Boy》中的三首歌。《Bad Boy》銷售135萬張,僅次於先前紀錄保持者張學友於1993年發行的《吻別》專輯。張惠妹從默默無名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張雨生也因此成為百萬唱片製作人。

然而這一切,都在1997年10月戛然而止,當月張雨生遭遇車禍,11月去世,年僅31歲。

歌迷沒有等到張雨生更好的未來

如果張雨生一直都在的話,他應該更多還是會在幕後工作,為包括張惠妹在內的歌手以及更多新人,製作更多優秀的歌曲。張雨生並不保守,他勇於嘗試各種新音樂形式,一定可以在其後的華語樂壇放開手腳,打造一片新天地。

對於一位歌手來說,年紀越大之後也許是劣勢,而對於幕後製作人來說,則是更大的優勢。只不過,張雨生沒有活到那樣的年紀。

張雨生22歲的時候喊出「我的未來不是夢」,可是他沒有等到他更好的屬於他的未來,歌迷也沒有等到。

以張雨生的眼光和才華,他是極有挑戰更不一樣的音樂,並且獲得成功的。對於英年早逝的張雨生,連創作力非凡的羅大佑都評價說,「他做了我們這一輩人不敢做的事情」。可見張雨生的才氣和勇氣有多麼值得肯定,他未來的作品有多麼值得期待。

令人惋惜的張雨生

1994年,張雨生在1994年專輯《卡拉ok·臺北·我》中演唱過《後知後覺》這首歌。在張雨生逝世後,此歌曲被張惠妹深情翻唱,收錄在1998年發表的專輯《牽手》中,表達對於恩人張雨生的追思——

你披星戴月你不辭冰雪

你穿過山野來到我的心田

你像遠在天邊又似近在眼前

直到充臆心間我才後知後覺

……

我不及言謝

你不告而別

我才後知後覺

你卻功成身退

印象中的張雨生,永遠長著一張娃娃臉,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樣子。對於張雨生的才華和可惜,很多人也是多年之後才後知後覺的吧。

相關焦點

  • 張雨生31歲英年早逝,如果不曾離去,如今的華語樂壇會怎樣?
    而過了四天,在臺灣的著名歌星張雨生,因為一次意外車禍而不幸逝世,年僅31歲,一代音樂才子英年早逝,令人惋惜。而他留下來的音樂作品,卻一直風靡流行到如今。時至今日,《大海》這首歌仍然穩穩佔據KTV的K歌榜前位,據了解,該歌曲還獲得2018年華語金曲獎的最廣泛點擊K歌獎。可見,這首歌曲的魅力是無限的,歌曲中,張雨生的歌聲嘹亮,尖利高昂且悠長,唱不了高音的人很難唱得了。
  • 如果沒有張雨生,如今歌壇將少一位叫張惠妹的天后!
    看到年僅36歲的小鬼意外去世時,不由想到另一位英年早逝的臺灣歌手張雨生。在張雨生31年的人生中,留下無數經典的作品,雖然一直被其他歌手翻唱,卻從未有人能夠超越張雨生的水準。如果當年未發生意外的話,如今歌壇勢必會多一位天王級歌手;而如果沒有張雨生的話,如今歌壇同樣會少一位叫張惠妹的天后。張雨生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家庭氛圍良好,從小便養成張雨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原本音樂對於張雨生來說僅是愛好,張雨生真正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外交官,並為此考入臺灣政治大學。然而在他大一時,一件意外發生了。
  • QQ音樂與豐華唱片達成獨家戰略合作 再現張雨生、張惠妹等華語樂壇...
    華語流行樂壇從來不缺少經典,那些好聲音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印記,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回味。6月22日,QQ音樂宣布與豐華唱片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包括張雨生、張惠妹等諸多耳熟能詳的歌手和那些曾經響徹大江南北的的經典專輯和單曲,重新回歸QQ音樂。
  • 張雨生:純粹的歌者,捧紅張惠妹的金牌製作人,31歲永別於世
    1988年10月,張雨生入圍了金龍獎最有前途歌藝新人獎,隔月便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天天想你》,沒想到專輯一出便引爆了市場,創下超35萬張銷量的同時,張雨生也以1988年年度風雲人物,正式打入樂壇。雖然張雨生在歌壇創出一方天地的同時想順勢打入影視界,但是不難看出,歌壇才是他的主戰場。
  • 31歲車禍去世的張雨生,《大海》是為妹妹而唱,妹妹15歲溺水而亡
    提起張雨生,大家一定會聽到過他演唱的《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等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聽張雨生的歌總能感覺到他的歌聲中有一絲淡淡的憂傷,歌聲非常有穿透力令人陶醉,仿佛在聽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可是這樣的靈魂歌手卻英年早逝,在他31歲的那一年,因為疲勞駕駛遭遇了一場車禍雖然經過極力救治,可還是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 張雨生31歲巔峰期,不幸車禍去世,經典歌曲《大海》背後的意義?
    張雨生曾對自己立下誓言:「這輩子要轟轟烈烈做一件事,不管成不成功不一定要留名,但是對大部分的人要有意義。」雖然他的一生很短暫,但是他的誓言承若自己做到了。隨著時間的飛馳,張雨生離開我們已經有23年的時光了,他在出道包括歌唱也是僅僅只有十年的時間,十年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張雨生卻創造了如今的輝煌經典之歌。
  • 華語樂壇傳唱最多「一人一歌」百年聽不厭的歌曲
    華語樂壇歷經時間也有百個年頭,在這麼多年頭的其間湧現出無數巨星,每一位都是樂壇史上代表的廣泛影響力的歌唱者,這不禁讓人懷念起了早年的樂壇,那個時期人才輩出!
  • 十年流行樂,百年張雨生
    曾領她踏入音樂之門的師父——只有31歲,便英年早逝的年輕人,張雨生。張雨生這張專輯歌風歌詞大膽前衛,市場叫好不叫座。正如他後來發行的專輯《卡拉OK 臺北 我》一樣,銷量撲街。當所有歌手都在抓耳撓腮忙著創作驚世情歌,大賺鈔票時,張雨生則遵從內心,做一位時代的歌者。
  • 31歲車禍身亡的張雨生,你以為是醉駕、飆車,事情沒那麼簡單
    這兩首歌都曾是KTV的經典曲目,如果沒有這起車禍,張雨生肯定還會持續寫出很多經典作品。 可惜的是,現實是沒有如果的。 在醫院昏迷了整整24天之後,死神還是漏出了猙獰的面容。 1997年11月12日深夜,張雨生永遠地離開了他的眾多歌迷,年僅31歲。
  • 23年了,大多數人依然沒聽懂張雨生!
    前幾天就是張雨生過世23周年的日子。時間飛逝如電,一轉眼,那個唱著《大海》《我的未來不是夢》的高音王子已經離開我們23年了。如果當年張雨生沒有離世,如果現在張雨生來內地參加演出活動,我想,隨到一處,他一定會反覆被要求唱《大海》吧,如果是兩首,那就加上《我的未來不是夢》?
  • 1997年,音樂才子張雨生車禍去世,他的一個「謊言」,騙了歌迷23年
    並且從小張雨生都沒有一個想要成為歌手的夢想,相信看到這裡大家都非常好奇,這樣一個沒有能力學習音樂,也沒有要成為歌手的人,最後是怎麼成為華語樂壇中的領軍人物?別著急張雨生和音樂的結緣要從他大學的時候說起,當年的張雨生有一個妹妹,這個妹妹雖然年僅尚小,但是出落的是亭亭玉立,並且還非常喜歡藝術,能唱歌能跳舞。
  • 歌神張雨生:捧紅張惠妹,痴情女友等她10年,母親餘生守墓園
    或許現在很多00後都已經不知道張雨生是誰了。但一定都聽過他的那一首《大海》,他的歌曲始終湧動著一種生命力。有人說,如果張雨生還在,現在的樂壇中肯定會有他的一席之地。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十分輝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個孤獨的歌手。
  • 張雨生的《大海》被誤解多年,背後的故事讓人淚奔
    唱得比我更好,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她……」他的心已經痛到掉不出一滴眼淚,而這傷永遠刻在了他心中,那一年,妹妹15歲,他20歲。這首歌給人以激勵催人奮進,被稱作:華語樂壇最勵志的歌曲。之後,他又為妹妹寫了《姊妹》,仿佛妹妹就在身邊,從未離去:春天風會笑,唱來歌聲俏,你就像只快樂鳥。夏天日頭炎,綠野在燃燒,你讓世界更美好。
  • 35歲才出道的楊培安,竟是為了紀念張雨生而出道
    說到華語樂壇的高音男歌手,我們捧著手指數:張雨生、林志炫、蘇見信、動力火車、張杰等等,我們總能遺忘他——楊培安,一個35歲才出道的歌手,音域能橫跨三個八度,高音激昂遼闊,聲音清澈能打動人心。2005年年底,一首《我相信》突然席捲樂壇,高亢有力的旋律,渾厚激烈的嗓音,積極向上的歌詞讓名不經傳的楊培安一時間火熱。這是楊培安正式入行後的第一張專輯《楊培安——午夜兩點半的我》,此時的楊培安已經是35歲「高齡」了,比建築工出身的阿杜還要大五歲。
  • 歌壇傳奇張惠妹:失去張雨生後,我的「天后」之路走入異常艱難
    1997年11月12日凌晨,昏迷23天後的張雨生去世,年僅31歲。從此,樂壇少了一位天才,而張惠妹也失去了她最重要的老師。張雨生的意外去世,讓喜歡他的歌迷都十分傷心,而張惠妹也失去了她重要的伯樂,此時的她才剛剛出道,雖然專輯大賣,但沒有了張雨生,她的事業將何去何從呢?
  • 如果當年黃家駒沒有去日本……如今的華語樂壇應該是這樣子吧
    如果當年黃家駒沒有去日本……如果黃家駒沒有發生意外……如果當時搶救過來了……之所以有這麼多的遺憾,就是因為有太多的如果。如今缺少了黃家駒的樂壇,就像一道菜裡面缺少了鹽,索然無味。黃家駒如果黃家駒當年沒有去日本,如今的樂壇一定會欣欣向榮。
  • 日本國寶級歌星中島美雪,真的是她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島美雪的歌確實對華語樂壇貢獻了很多,很多歌手依靠翻唱她的歌曲而走紅,甚至有些翻唱的歌曲成為其代表作品,不得不說翻唱歌曲所帶來的收穫是強大的。不過,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在90年代左右翻唱日本歌曲曾達到了一個頂峰時期。
  • 《大海》,張雨生的絕唱之一,可誰又知道這背後的諸多無奈
    90年代,華語樂壇上有兩位巨星隕落,一位就是beyond——黃家駒,還有一位就是張雨生。 很多人都知道,張雨生有兩首歌最為出名,一個就是《我的未來不是夢》,還有一個就是《大海》。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曉《大海》背後,有著張雨生無盡的辛酸史。
  • 音樂傳奇張惠妹:在失去張雨生之後,我的「天后」之路極其艱難
    除了祈禱,我還希望通過唱歌來喚醒張雨生,但沒有成功。凌晨,昏迷23天後的張雨生死亡,年僅31歲。從那時起,音樂界失去了一個天才,張惠妹失去了她的最重要老師。張雨生的意外死亡讓所有喜歡他的粉絲都很傷心,張惠妹也失去了她重要的伯樂,這時,她才剛出道,雖然專輯賣了,但沒有張雨生,她的事業會走向何方?如果張雨生知道張惠妹和如果沒有張雨生,則他可能沒有當前的「天后」張惠妹。張雨生和張惠妹在酒吧相遇,在那裡張惠妹是表妹樂隊的主唱。
  • 張惠妹的成名之路,亞洲迅速崛起的樂壇天后,幕後推手張雨生去世
    張惠妹,一個來自臺灣深山的原住民女孩,成為亞洲最快崛起的流行音樂代表,快速崛起讓她產生巨大壓力,成功卻幾乎讓崩潰,這是她成為華語流行樂壇天后必須付出的代價,阿妹對兩岸三地的流行音樂具有革命性的影響。直到1996年,製作人看到她的魅力,24歲的阿妹終於和豐華唱片籤約,但他們萬萬沒想到,他們籤下了一個在臺灣前所未見的超級巨星;籤約後不久,張惠妹推出她的第一張專輯《姐妹》,在排行榜上持續九周,在亞洲銷售400萬張!打破亞洲國語歌手紀錄,通常來說,一張專輯裡面能夠爆紅主攻歌曲就已經可以在市場立足了,這張專輯至少有5首歌曲以上都呈現一個大家傳唱爆紅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