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影城檢測體溫,資料圖
自官方宣布電影院即將恢復營業後,全國影迷紛紛翹首以待。7月20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重慶多家電影院獲悉,目前上映影片已經基本確定,以復映片為主,票價預計在15元到20元左右,甚至更低。相比此前普遍30元以上的票價,如今的票價可以說打了大概5到6折,並且上座率不能超過30%。對於消費者而言,觀影將更優惠和舒適了,但對於電影院行業而言,又會對復甦之路帶來怎樣的影響?
復映片為新片票價約5-6折
根據公開消息,7月20日首日全國放映的影片主要有《美人魚》、《戰狼2》、《大魚海棠》、《捉妖記》、《哪吒之魔童降世》、《超時空同居》等22部影片,其中除了《第一次的別離》、《璀璨薪火3D》之外,其餘均為復映片。
由於重慶地區目前沒有正式公布電影院復工時間,但據多家電影院透露,時間預計在7月24日前後。記者從貓眼APP查詢發現,7月24日重慶待上映的影片有《何以為家》、《瘋狂動物城》、《一條狗的使命2》、《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7月31日有《妙先生》、《超能陸戰隊》、《刺蝟索尼克》、《呆瓜兄弟》。
對於影院復工後的票價,越界電影城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復映片的票價相對會比新片更便宜,大約在15到20元左右。」她表示,電影院停業了近半年時間,目前正在逐步復工,非常希望可以藉此機會刺激消費復甦。
重慶UME影城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復映片的票價會相對新片更低,具體價格要依據影院所處區域的具體情況而定。「復映片分為兩種,一個是分帳影片,一個是不分帳影片。如果是不分帳影片,電影院可以把更多實惠讓給觀眾,票價可能還會更低。」
電影院上座率不超過30%
相較疫情之前,此次復工後低風險區域的電影院上座率不能超過30%,這意味著觀眾在觀影時需隔座就座,觀影空間將更為寬鬆。
▲影院選座將有嚴格點位分布
記者從貓眼APP上看到,在選擇座位時有著嚴格的點位分布,部分放映廳的後兩排被劃分為不可選,而可選的又被分為了普通座、特選座、優選座。根據消費者的觀影習慣,影廳的中間區域一般是聚集區,但按照目前的防疫要求,最佳觀影區的座位至少減少了一半。這意味著,觀眾在預定時需要「拼手速」。
對觀眾來說,可選的座位少了,但空間更寬敞了。那麼對電影院來說,上座率的限制又會對行業復甦帶來怎樣的影響?
對此,影評人鴻水告訴記者:「由於疫情的影響,電影院停工近半年時間,沒有任何收入。目前來看,30%的上座率可以保證電影院的基本生存,先有了生存才能謀發展。」他指出,從其他行業復甦的過程來看,前期都有流量限制,但隨著後期疫情趨緩和實際的運營情況,在流量上都有所放寬。因此,電影院上座率後期調整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只要疫情不出現較大反彈,行業就會逐步朝正常化發展。
影院復工首日票房已超300萬元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止7月20日下午5點,電影院復工首日全國票房達到了322.2萬元,總出票為12萬張。
受到電影院復工消息影響,資本市場也迅速做出了反應。相關報導顯示,今日影視股開盤即上漲,萬達電影、唐德影視股價上漲超過3%,吉翔股份、光線傳媒、上海電影、北京文化、金逸影視漲逾2%,中國電影、長城影視、慈文傳媒等個股也紛紛跟漲。
不過在此之前,影視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均不盡如人意。目前已經披露的23家申萬文化傳媒公司中,17家公司均預計虧損。其中,萬達電影2020年上半年預計虧損15億元到16億元,金逸影視則預計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3.1億元到3.9億元。
據中國電影家協會5月27日發布的《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半數影院認為,恢復營業後要達到疫情前的觀影狀態,至少需要3-6個月,還有37%的影院認為需半年以上時間。
未來影視行業發展需控制好成本
由於全國電影院才剛剛宣布恢復開放,仍存在較多限制性,且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無疑對影視行業從業者帶來較大挑戰。
影評人鴻水認為,電影院宣布復工對於影視行業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不管當前有怎樣的限制條件,只要可以對外開放了,未來就有「翻盤」的可能性。「對於電影院行業而言,目前既有復工和政策扶持的利好,同時也有行業近半年停滯,虧損較為普遍的現狀。未來行業要走向正常化,還需要從多方面切入進行調整。」
他建議,對製作段來說,未來影視企業要想繼續生存下去,關鍵是控制好成本,往精品化方向發展。此外,今年疫情期間有部分院線電影轉為了網絡電影,這也為行業提供了一個發展思路,可以打造成本更低,播放更靈活的網絡電影。而對於影院端,也需要關注成本,同時還需要拓展其他業務,例如周邊、零食、飲料以及服務等,尤其是培育粉絲粘性上,還應進一步下功夫。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