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條不錯的父親節短片,叫《我的吹牛老爸》。
短片的開頭,是小學生李樂樂在家長會上,當眾朗讀他的滿分作文「我的吹牛老爸」。
小時候的李樂樂不喜歡爸爸,用他的話說,老爸喜歡吹牛,經常拍著胸口許下承諾,結果都做不到,這讓小學生李樂樂覺得很丟臉,慢慢變得反叛,不想承認這是自己的爸爸。
直到被勒令退學,李樂樂才終於在偷聽老爸和班主任的對話時,看到老爸真正的一面:他變得嚴肅,一邊哭著求老師,一邊訴說著自己的不容易,文化水平不高的他,只能通過同時做幾份體力活來帶孩子,孩子的願望,他也在自己努力範圍裡儘量滿足。
至此,李樂樂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的吹牛老爸,沒有吹牛。
雖然短片可能有點誇張手法,但這短短的七分鐘,卻把一個拼搏、努力,又刻意在孩子面前輕鬆的男人,呈現在我們面前。
而這個男人,叫父親。父親總是這樣,為家庭拼盡全力,卻喜歡一笑而過。
這讓我想起三位朋友的故事,他們的爸爸,同樣溫暖。
01
「那一刻才明白,原來爸爸一直在保護我」
阿洪回憶剛開始自己上學的時候,其實是很害怕的。
阿洪小時候很內向,據他說那種內向程度就是,看見好吃的好玩的,他都不敢去碰,雖然想和不認識的小朋友玩,可是別人主動過來跟他搭訕,他反而趕緊轉身走開。
「就是那種,自己都覺得自己不會長成男子漢的類型。」阿洪這樣總結小時候的他。
可就是這樣膽小的阿洪,有一天爸爸卻跟他說,你長大啦,要做男子漢啦,以後自己去上學吧。這嚇得阿洪不少,可是也只能放著膽自己出門。
「是啊,我很害怕老爸說我不是男子漢,所以雖然很慌,還是壯著膽出門了。結果慢慢就習慣了,我還聽見老爸跟他的朋友說,我兒子都是自己上學的,我聽著覺得很自豪。」
「直到有次和爸爸媽媽一起經過學校,爸爸突然指著路上的一棵樹說,咦,阿洪還記得不,你在這裡跌倒過,我才突然醒悟,原來爸爸在我上學的時候,一直悄悄地跟著我。」
說到這,阿洪流露出溫柔的目光說:
「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爸爸一直在保護我,即使現在也是啊。」
02
「爸爸拿著漢堡說,他先吃過了」
相比阿洪,小小說起她的爸爸時,既幸福,又帶著小小自責。她認為自己小時候很「任性」,「不懂事」。
小小在市內一家還不錯的學校上學。同學們家境都不錯,小小常常能接觸到各種新東西,每次她想要玩,就會央求著爸爸買,爸爸都會毫不猶豫滿足她。
但有一天爸爸突然跟小小說,他們被騙了,現在家裡沒錢了,還借著貸款。從此以後,小小提出的要求,爸爸就總愛用各種理由推託,說等晚點買,生日時候買,等等,可結果總是不了了知。
「那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很憋屈,我想爸爸是不是不愛我了。因為我根本理解不了家裡沒錢是什麼意思,我只是覺得同學的爸爸都給買,就我的爸爸不給我買,肯定是不愛我了。」
小小說,她是在長大了一些時,才第一次懵懵懂懂發現爸爸的難。
「那時候已經沒那麼喜歡鬧了,也慢慢明白什麼叫貸款。可忘記是什麼原因我又不開心了,於是爸爸說獎勵我吃漢堡包,他回到家,拿著漢堡跟我說,他先吃過了,讓我趁熱吃。」
「可是吃著吃著,我發現他沒有吃,因為紙袋裡還留著帳單,裡面只有一個套餐。」
小小認為是從這一刻開始,她才算是長大了,因為在那一刻她終於明白,爸爸已經把他能承受的、最好的禮物送給她了。
03
「我爸為了學費,去工地搬了1天的磚」
與小小和阿洪不同,陸明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敬佩他的爸爸。用他的話說,爸爸是他成長的榜樣。
在陸明有意識以來,奶奶就跟陸明說過他爸爸的「光榮史」:那時候他們家很窮,窮到連讓陸明上幼兒園的錢都沒有。
「於是我爸為了學費,去工地搬了1天的磚。」
陸明很自豪地跟我們吹噓起他爸的歷史,除了去工地打工,陸明的爸爸那時候基本上是一天打兩份工,早一份,晚一份,起早貪黑。連和陸明好好玩的機會都很少,可陸明沒記恨過。
「我幾乎沒有跟父親爭吵過,我打心底裡覺得他很辛苦,我最希望是以後掙到錢,讓他休息休息,吃點好的,住個舒服的房子,不用再熬。」
陸明說,作為男人,他不會跟爸爸說謝謝,他要用實際行動去關心他,保護他,即使現在他還是大學生。他認這是所有男人應該做的,努力、行動、堅毅,用汗水給家人最好的生活。
結語
這三位朋友的故事,看似不同,但都在說著同一個溫暖的主題,就是父親。
我們總是在長大的途中,才會慢慢明白這個男人的大愛。也是日漸成熟,我們才懂得「父愛」遠遠不是教課書裡的兩個字,而是沉甸甸的汗水。此時再看,才會發現那個曾經高大的身影,似乎也開始步履蹣跚了。
就像《我的吹牛老爸》裡的老爸那樣,努力拼搏的他,嘴裡說著「小事情」的他,卻躲在樓梯間裡,流著汗,就著礦泉水,把胃藥吃了下去。
在默默努力的時候,父親的身體也越來越疲憊。其實這樣的他們,也很需要我們的關懷。
所以,在努力打拼的時候,也別忘了多關心老爸吧,畢竟他為了你打拼了一輩子呢。
對了,最後貼出《我的吹牛老爸》這條短片吧,短片是由專治胃痛·反酸·燒心的麗珠得樂拍攝的,非常感人,建議靜心觀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