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網格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黑龍江綏化法院「一院一品」多元化解...

2020-12-15 中國長安網

「肇東市法院打造多元解紛工作模式,輻射1228名村屯網格員,實現城鄉調解網格全覆蓋。」9月1日,黑龍江省綏化市肇東人民法院院長王鐵軍通過視頻連線,在全國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座談會上匯報多元解紛工作。

近年來,綏化法院突出「一院一品」特色,依託訴調對接中心,立足司法職能,著眼群眾需求,積極擔當作為,打造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

「一院一品」打造特色品牌

「4月8日,我們接到一個國際長途,遠在澳大利亞離婚多年的王女士想要變更女兒撫養權,要求法院進行調解。」老李向記者講起了他越洋調解的得意之作。

王女士因疫情不便回國,男方同意接受線上調解,老李用手機視頻的方式釋法析理。最終男方同意將女兒撫養權變更給女方,女方同意男方不支付撫養費。雙方在手機端對調解協議籤字確認後,法院出具了司法確認書,全程用時不到兩小時。

老李本名李玉君,退休前是慶安二中的校長,退休後被聘為人民調解員。慶安縣法院院長孫宏輝告訴記者,2017年8月,慶安法院在訴調對接中心成立了「說和人老李調解工作室」,特邀李玉君入駐法院。常駐法院3年來,老李成功調解1567件糾紛,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說和人老李」,成為慶安法院多元解紛的金牌調解員。

慶安法院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多元解紛中的作用,成立了「五老說和人」人民調解協會。截至目前,慶安法院共聘請調解組織42家,選聘特聘人民調解員56名。

慶安法院全力推進解紛機制多元化,推出了「四聯九建」模式,實行訴訟服務中心聯鄉村、聯社區、聯行業、聯企業,建立健全與8個專業調解委員會和仲裁機構的協作機制。按照省法院「定目標、出精品、創品牌」的要求,綏化中院明確任務、細化目標,採取清單制、鏈條式的推進方式,出臺了《全市法院多元解紛及訴訟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7年9月,全市兩級法院完成11個訴調對接中心全部掛牌。」綏化中院院長王雙近告訴記者,經過3年多的努力,綏化法院系統構建了涵蓋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等157個調解組織參加的調解網絡。基層法院打造出了慶安縣的「說和人老李」、肇東市的「1+2+N」、海倫市的「一中心、三平臺、多點位」等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工作品牌。

依託網格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拿著肇東市五裡明鎮法庭司法確認的調解書,東升村村民老徐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因不在村中居住,老徐承包的土地被村委會按機動地承包給了別人。

申請仲裁獲勝後老徐又被村委會起訴到法院。在雙方同意調解後,五裡明法庭庭長李春宇委託駐庭調解員進行調解。最終村委會同意支付老徐補償費用至承包期滿,雙方握手言和。

為充分發揮法庭的前沿優勢,肇東法院全面加強人民調解進村屯、進網格的覆蓋力度。在農村探索建立以人民法庭、鄉司法所、村調委會、屯調解員為主體的「四級調解」網絡。8個基層人民法庭均已建立「駐庭調解工作室」,派駐31名人民調解員,與法庭同步開展訴調銜接、司法確認工作。

肇東法院副院長閆立恆介紹說,肇東法院依託網格建立了1228人的屯聯絡員隊伍。在聯絡員家中設立聯絡點,一個聯絡點擔負起巡迴審理接待站、普法宣傳站、信息收集站、送達工作站和法律服務站的1點5站功能。

在城區肇東法院則打造了多元解紛「1+2+N」工作模式,成立1個聯合黨支部,下設訴調對接和速裁兩個團隊,城區內對接45個調解組織、62名特邀調解員。實現城鄉調解網格全覆蓋。

「綏化是農業大市、勞動力資源大市,農村地區線長面廣、城市街巷紛繁複雜、矛盾糾紛疑難量大。」王雙近對綏化市情有著清醒的認識。

面對糾紛主體多元化、利益訴求複雜化、矛盾類型多樣化的特點,綏化中院依靠黨委政府,依託本地社會治理網格,把法院多元化解紛機制建設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大格局中。

大格局推進多元化解糾紛

「推進法院多元化解糾紛工作離不開社會各界支持。」王雙近告訴記者,綏化法院緊緊依靠黨委政府,取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支持、監督,主動贏得社會各方支持。

綏化市委政法委牽頭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實施意見》《綏化市訴調對接中心訴調對接實施細則》,中院與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人民調解員管理辦法》《訴前調解工作制度》《律師值班制度》等一系列工作辦法,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強力推進、規範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

法院主動向黨委、人大報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工作,組織代表視察、旁聽評議,爭取理解支持。不斷創新深化鞏固訴調對接平臺,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全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改革。

「2017年肇東市專門成立了訴調對接工作領導小組。」閆立恆介紹說,小組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擔任組長,主管社區工作的副市長和公檢法司領導擔任副組長,有力保障了法院訴調對接工作的開展。

海倫市法院與海倫市司法局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實施意見》,明確工作任務職責,建立完善人民調解工作指導平臺和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及訴訟綠色通道。定期組織人民調解員培訓,召開工作座談會,印製人民調解員培訓學習手冊,規範音視頻調解操作流程,增強人民調解員業務素質,提升人民調解的工作效率。

慶安、海倫、肇東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應用中的得分多次名列全國法院前茅。綏化轄區法院平均得分持續位居全省法院首位。

截至目前,綏化法院登記立案37372件,訴前調解9531件,佔一審民商事受案數41.81%。訴前成功調解9295件,非訴調解案件成功率97.52%;訴中調解案件成功數1114件,使用音視頻調解4485件,司法確認案件2053件,司法確認平臺錄入率100%。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綏化鮮食玉米人捐贈價值50餘萬元愛心物資助力抗疫
    【香港商報哈爾濱訊】18家會員企業、價值50餘萬元人民幣、8000餘件物資……黑龍江綏化市鮮食玉米·速凍果蔬聯合會在提高行業標準的同時也非常重視企業文化的提升,社會責任的承擔。在2020年新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形勢危急時刻,綏化鮮食玉米人不顧企業危機,積極投身加入全國抗疫大軍,紛紛主動捐獻鮮食玉米等物資。為了早日將鮮食玉米送到一線醫務人員手中,企業克服僱工等多重困難,老闆全家齊上陣晝夜加工生產裝車,在短短三天內綏化鮮食玉米聯合會收到18家會員企業捐贈物資8000餘件,價值50餘萬元。
  • 「一把手」談網格化④丨高橋街道:黨建聯動網格 幸福連接高橋
    高橋街道堅持把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為推進城市社會治理的具體實策,實現便民服務在「網」中開展、矛盾糾紛在「網」中化解、社會治理在「網」中強化的工作新格局,將上面「千條線」收進網格「一根針」。疫情期間,街屬各級黨組織通過志願接龍、在職黨員進社區抗疫、志願者招募等方式號召全體黨員、幹部、群眾深入網格中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摸排走訪、體溫監測等工作;舉辦「黨旗輝映網格行」活動,轄區黨員走進網格,認領志願服務崗位,為居民群眾辦好實事。多元融合形成共創合力。
  • 彬州法院:創新「1+2+N」工作模式,助推矛盾多元化解
    彬州法院:創新「1+2+N」工作模式,助推矛盾多元化解 2020-12-15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鵬新區開啟「法院+工會+仲裁」多元化解勞動爭議新模式
    大鵬新區開啟「法院+工會+仲裁」多元化解勞動爭議新模式 2020-12-10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瀏陽市中和鎮:凝聚網格「微力量」 激活治理「大能量」
    何 勇  當前瀏陽市委指出要堅持「化整為零、以小搏大」的工作思路,以「黨建+微網格」為載體,推動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走深走實。對標市委要求,中和鎮通過「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域網格化管理,凝聚網格「微力量」,激活了基層社會治理「大能量」。
  • 【故事】三明: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助力創城攻堅(961)
    清朗天空感受法治新生態近年來,三明市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進一步做強人民調解、深化行政調解、推進司法調解,創新行業調解,不斷提升調解智能化水平,構建和諧社會,讓文明城市更有底氣。
  • 山東新泰宮裡鎮小網格破解信訪大難題
    宮裡鎮整合綜治網格化服務管理資源力量,將信訪矛盾調解工作納入鎮、村網格管理員職責任務,變矛盾調解工作單靠鎮、村領導幹部抓。為鎮、村幹部和網格員共同管,充分發揮網格員熟悉掌握社情民意的優勢,隨時摸排和化解網格內的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增強源頭預防實效。
  • 濟南天橋法院訴調e站「落戶」社區裡
    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多元化解「新成員」來了!7月15日上午,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訴調e站正式在天橋區北坦街道北關社區掛牌成立。為堅持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動訴源治理機制建設,促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推動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的建設,天橋區法院將北坦街道北關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納入特邀調解組織行列。
  • 常州鐘樓區:律師進網格 在線織密法律服務網
    近日,常州鐘樓區南大街綜治辦創新思路,以「普法+服務」為基本定位,以「律師進網格」為推進手段,充分發揮律師在「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中的作用,把法律服務送到市民家門口,讓為民惠民的理念貫穿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後一米」。律師進網格,為轄區居民在線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