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健康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0-12-05 央廣網

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並實施。綱要提出了健康優先的原則,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足國情,將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加快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

據研究顯示,有效的控制生活方式相關危險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缺乏體育鍛鍊、吸菸、酗酒和濫用藥物等,就能減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殘疾和2/3的慢性殘疾。而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常見慢性病及腫瘤都與吸菸、過量飲酒、飲食不合理、體力活動不足、長期過勞、精神緊張和心情鬱悶等幾種共同生活方式有關。

那麼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它應該是有益於健康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把危險因素變為健康因素。歸納起來有戒菸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節律生活、自身壓力健康緩解等。

一、戒菸限酒

吸菸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2016年,全球超過11億≥15歲的人吸菸。吸菸是一種典型的成癮行為,不僅戒斷困難、復發率也很高。這種成癮行為具有強烈的心理、生理、社會依賴,戒菸不僅需要個人認知與毅力、家人鼓勵與配合,同時公共衛生策略、支持環境必不可少,因此戒菸是一件艱巨的、社會性的任務。被動吸菸同樣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高血壓患者吸菸顯著增加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風險。停止吸菸,身體則會發生一些變化:8小時左右,體內一氧化碳、血氧水平趨於正常;72小時,呼吸較輕鬆,肺活量開始增加……10年患肺癌機率可降低到接近從不吸菸人群,癌前細胞被替代。吸菸沒有適量,只有不吸,不管主動吸菸還是被動吸菸;有專家指出,每日和吸菸者在一起呆上15分鐘以上,吸「二手菸」者的危害便等同於吸菸者。二手菸對孕婦影響巨大,或導致孕婦產出低體重新生兒概率增加,是兒童氣管炎、肺炎和哮喘發作、兒童中耳炎、嬰兒猝死綜合症等的致病原因。

過量飲酒會引起肝病、胰腺疾病、腦部和心臟損害,並使發生多種癌症的危險性增加;酗酒會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則是我國最常見、最普遍的慢性病之一。高血壓會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腎衰竭等心腦血管疾病。男性建議每天飲用酒啤酒不超過750毫升,葡萄酒不超過250毫升,38°白酒不超過75g,高度白酒不超過50g;女性飲酒控制在男性建議量的60%內為宜。雖然目前對飲酒與健康關係沒有特別準確的結論,過量飲酒的危害仍是顯而易見的,任何劑量的經常性飲酒均與全因死亡降低無關。

二、平衡膳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了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吃,是身體活動獲得營養物質、能量來源的最主要來源。對於普通人群,對於健康飲食,認知知識與思維概念是基本擁有的,比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營養食品或者含有某一種/幾種功效原料的食品。然而利用常規的食材來親自動手滿足膳食平衡,是一個比較難堅持的事情,如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烹調油25—30克,每天的膳食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等。所以有越來越多的營養配餐餐飲開始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單位開始聘請專業配餐人員進行員工餐設計,越來越多的營養均衡的代餐產品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更方便的根據個體或群體的能量消耗、飲食習慣,提供合理的一日三餐的供能比例,來滿足飲食物多樣性、營養素均衡性、能量合理性。

三、適量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一般人群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缺乏運動,攝入能量長期大於消耗能量,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體重上升,體重增加則主要來源於人體脂肪的過量儲存。合理的「吃」,健康的「動」,不僅可以保持健康體重,美好體型,還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等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病風險。體質指數(BMI)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一個標準,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m);一般成人控制在18.5≤BMI <24kg/m2為宜。

日常中我們做到的運動有:生活中的運動如走路、爬樓梯、騎車上班、園藝活動、家務、逛街、購物等。在這其中最好的是走路、騎車和園藝等,最好每次能堅持30分鐘以上;伸展運動包括瑜伽、拉筋動作、柔軟體操等,每周5-7次,時間:6-10個動作,每個持續30秒;有氧運動和休閒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遊泳、登山、有氧舞蹈、健身操等,每周3-5次,每次20分鐘以上;肌肉運動包括重量訓練、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拉力帶等,每周2-3次,每10個動作為1組,做1-3組。中醫運動養生的內容極為豐富,種類甚廣,如氣功、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按摩等。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四、節律生活

飲食規律,三餐規律,七分飽;營養均衡,煙油少;豐富多樣,蔬菜有;微量不缺、水量足。

晝夜節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節律鐘有助於調節睡眠模式、取食行為、激素釋放、血壓和體溫,分子鐘也在許多組織中起局部關鍵作用。如果人體生物鐘不能很好地與晝夜節律匹配,可能進一步影響機體其他功能,比如免疫和內分泌功能,影響生活質量。現有研究已發現,生物體的晝夜節律紊亂後,與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內分泌代謝病,乃至腫瘤的發生發展都有關聯。生活方式與我們內生的晝夜節律規定的節奏之間的慢性不對準可能與各種疾病(包括癌症、神經變性疾病、代謝紊亂和炎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五、自身壓力緩解

由於來自多方面的壓力會造成了我們心理的壓抑,情緒的消極。長期壓抑不好的情緒會帶來心理健康的危險。如何釋放壓力,歸根就是敢於表達,培養興趣和愛好,找到適合自己的排洩口。

表達,即學會傾訴與溝通,這個過程中,可以得到反饋與發洩,得到思維的調整與疏導,當不良情緒表達出來,消極的情緒得到安撫,再回頭看看鬱悶的事情,好像不值得一提。通常在痛哭一場後,不愉悅的事情反而拋到腦後了。培養興趣和愛好,興趣愛好可以幫我們改善情緒,調節壓力,一般對我們的益處是多方面的。如騎行、跑步,可以健身的同時進行情緒釋放,結交朋友,情感交流;琴棋書畫,可陶冶情操又可提升個人素養,豐富生活。興趣和愛好也有助於融入多個交流圈,同時對個人價值提升也會有很多幫助。(陳曉雲 空間生物主動健康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安頓不只是救命,更是一種健康方式
    安頓不只是救命,更是一種健康方式對於民眾而言,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高經濟負擔的壓力。於是實時監測和預警,成為了人們利用數位化應用手段進行自我管理健康的最佳方式。該服務通過一款智能手錶,將用戶在24小時之內的身體器官健康數據進行採集,並上傳到雲端,再通過人工智慧平臺建立的疾病模塊,將用戶身體器官健康數據經過精確的運算處理,及時呈現在用戶手機端的APP平臺,用戶通過自身的器官數據狀況,並結合系統給予的養生調理,及時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從而不僅達到了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的目的,還促使用戶主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河北將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納入「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標準
    養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優先選擇綠色產品,儘量購買耐用品,少購買使用塑膠袋、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塑料管等易造成汙染的用品,少購買使用過度包裝產品。適度使用空調,冬季設置溫度不高於20攝氏度,夏季設置溫度不低於26攝氏度。堅持低碳出行,優先採取步行、騎行或乘坐公共運輸出行。關注室(車)內空氣汙染。
  • 健康管理小知識_健康管理師
    健康管理小知識_健康管理師,本來是我一個醫院普通的護士,自從聽說了健康管理師,能夠增加副業的可能性,並且還能給家人增添一份健康保障,我就參與了健康管理師培訓,健康管理師課程我覺得非常適合我,增加了我對健康預防管理的知識,能用一些知識來保障健康
  • 東華健康,疫情之下的健康管理新思路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讓人們在健康管理問題上有了更多的思考。疫情之下,如何隨時獲得日常健康呵護,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如何預警疾病風險,降低發病風險?如何診治小病小恙,又避免去醫院造成可能的交叉感染?如何在大病時選擇最擅長自己病症的醫院、科室、專家?
  • 禾連健康發布《2020年度中國網際網路「家庭健康管理」白皮書》
    近日,作為國內體檢領域市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禾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線發布《2020年度中國網際網路「家庭健康管理」白皮書》,詳盡介紹了網際網路家庭健康管理發展背景及現狀,並結合禾連健康的疾病風險預測模型綜合分析2018年~2020年期間禾連健康平臺用戶的體檢報告數據,為國內網際網路家庭健康管理現狀及未來前景提供參考。
  • 維康健康:創新科技打造智慧健康管理生態鏈
    北京維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以科技技術驅動來實現健康管理服務的新型企業,其推出的維康·HIoT生態鏈秉承著發展健康管理技術、治未病、防大病、康復慢病的使命,以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應用等技術來提升人民群眾生命的質量、健康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著力打造以預防為主的信息化、數位化、數據化、智能化的健康生態。
  • e+more醫加摩健康管理中心:高端健康管理機構
    e+more醫加摩健康管理中心是專注於肌肉慢性疼痛、運動損傷恢復、亞健康調理等都市健康管理服務的高端健康管理機構。  e+more醫加摩健康管理中心採用的德國黑科技物理治療與中國傳統中醫相結合,無創快速終結各種因為肌肉拉傷、勞損、長期姿勢不正確引起的疲勞、僵硬、疼痛。
  • 新中式健康生活 第五屆心身健康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辦
    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中醫理念的新中式生活,關注人們內在和外在的平衡,是更為領先、健康的生活方式。奧倫達以中國傳統文化、中醫為基礎,通過搭建先進的整合醫學體系,圍繞人們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全方位、全家庭、全生命周期、全成長階段的產品和服務。
  • ...健康科普好聲音」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演講大賽圓滿落下帷幕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要求和《天津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提出的工作目標,日前,由南開區衛生健康委、南開區科技局、南開區科協聯合舉辦,南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辦的2020年首屆南開區「健康科普好聲音」
  • 麗輕誠健康管理研究院發布「七維一體」大健康峰會
    麗輕誠健康管理研究院發布「七維一體」大健康峰會 2020-12-22 17:02:32 來源: 消費日報     湖南一誠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總經理魏偉介紹,「七維一體」服務體系是以健康生活方式引領為手段,關注國民健康,集中健康管理師、營養師、體脂規劃師、執業醫師、中醫養生調理師、健身教練、
  • 愛善天使構建女性生殖健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閉環
    讓女性倍感壓力,情緒難以自我調節,隨之而來的便是與日俱增的女性健康問題困擾,從月經異常、各類婦科疾病、卵巢早衰、宮頸癌等生理問題,到情緒低落、抑鬱等心理問題,一直影響著女性的身心健康。因而,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別是女性生殖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成為重中之重。
  • 「寶健E家」服務居民健康生活
    「寶健E家」作為2018年區衛健委探索的社區健康服務體系,已在全區1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市民可以自我檢測血壓、體重等16項指標。建在楊行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楊行健康驛站十分受市民歡迎,在這裡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就可獲取「人體體質與健康評估報告」,同時實現健康檔案查詢、家庭醫生籤約、日常慢病管理、便捷預約掛號等多項醫療服務,使用率在全市名列前茅。部分健康驛站選址在市民服務中心,開放式場景更加方便市民使用。
  • 浙江寧波成立青少年運動健康管理中心
    浙江寧波成立青少年運動健康管理中心 發布時間:2021-01-08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申屠品君 字體: 大 中 小
  • 【每日一習話】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每日一習話】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2020-06-05 07:09:00來源:央廣網
  • 文明新北|讓居民開始健康好生活
    新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通過不斷整合資源,統一陣地,開展健康志願服務,將文明實踐活動真正「走到百姓身邊」,讓社區居民享受到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樹立管理和維護健康的理念,感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美麗成果。2020年至今,新北區舉辦健康促進與體育服務活動200餘場。
  • 倡導健康校園生活 營造健康校園環境
    把健康意識貫穿到校園育人環節各方面  防疫是一時之需,而引導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能讓他們受益終生。不少參與活動的嘉賓表示,在開展校園愛國衛生運動過程中,要努力實現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師生健康管理轉變,將健康意識貫穿到校園育人環節各方面,讓追求健康生活真正成為伴隨孩子一生的理念和習慣。
  • 生活方式醫學院01:生活方式醫學,正在向我們走來!
    02 在另一本名為《生活方式醫學》的教科書中,生活方式醫學被定義為:「在臨床環境中,應用環境、行為、醫學和動機原則,來管理生活方式相關的健康問題」;4年後出版的這本書的第二版增加了「引導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反映了最近對自我管理的重視,因為自我管理,是正確治療慢性病的必要條件。」
  • 秀域科技健康快閃店進京東 引領智能化健康管理新體驗
    為幫助職場人緩解高強度加班導致的身體疲勞,2020年11月18日-19日,秀域科技健康在京東總部大樓設立健康體驗快閃店,利用創新「黑科技」健康理療方式,助力京東員工健康工作,為企業健康管理賦能!,了解不一樣的亞健康調理新方式。
  • 「健康生活方式」倡議書怎麼寫?武漢高三五月質量檢測範文在這裡
    (60分)「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世界衛生組織發現,影響健康的因素中生物學因素佔15%、環境影響佔17%、行為和生活方式佔60%、醫療服務僅佔8%。由此可見,獲得健康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個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把健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上面的材料引發你怎樣的認識和思考?
  • 如東參與省疾控中心慢性病自我管理項目
    近日,大豫鎮糖尿病自我管理第4次小組活動在大豫社區村委會開展,15位糖尿病患者參加了活動。今年,我縣積極參與省疾控中心慢性病自我管理項目,通過每周一次的系列學習教育活動,讓參與成員掌握維護健康的慢性病防治技能,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省項目組為各小組配備了統一教材、控油壺、控鹽勺、健康餐盤、彈力帶等健康支持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