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疫情 平安入學
「泉州市區小學名校校長訪談」
第六場直播
就在今天下午!
時間:5月10日16:00-17:00
主講嘉賓: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
陳黎豔副校長 陳小萍副校長
好的習慣讓人終生受益!停課居家學習,使得大部分孩子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加上大多數家長們忙於工作無暇顧及。於是,睡懶覺、電子產品、零食等等毫無節制地佔據了孩子們的時間,不知不覺讓孩子變得懶散拖沓,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而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非常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在「停課不停學」期間,通過公眾號推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平臺,杯子舞、排笛演奏、英語空中課堂、家庭健身操、勞動小能手微視頻等等,讓學生們自由選擇,張揚個性。
5月8日晚上,海峽都市報開學第一課「共抗疫情 平安入學」之小學名校校長訪談公益直播活動第五站,走進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該校潘麗蓉校長、張麗瑩副校長向廣大觀眾分享了學校的「抗疫三步曲」。
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潘麗蓉校長、張麗瑩副校長接受本報記者訪談
第一步:抓校園管理
責任到人,把隱患消除在萌芽中
做好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首先要做好校園內外的安全防護管理,在這方面,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準備得很充足。
「校門是安全第一關!」據潘麗蓉校長介紹,該校在校門外設置了留觀室,師生一旦發現體溫異常就不得進入校園而在留觀室進行觀察;校門口安裝了熱成像體溫檢測儀;設置了無醇泡沫免洗手液抗菌液;放置了噴有酒精的地墊。
第二,在校園內設置了隔離室,放置了醫療廢物垃圾桶,每個洗手池上備有洗手液,每個教室都備有一定數量的醫用口罩和洗手液,及時隔離消除傳染源;
第三,開學初對校園內各功能室、各教室等公共場所以及公用物品進行一次全面的、徹底的清洗和消毒,特別是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更不能放過,防止滋生細菌。復學之後也會定期不定期進行清洗消毒;第四,定期不定期開展場所隱患以及設施設備隱患大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潘麗蓉校長
此外,學校要求學生們全天佩戴口罩;下課不扎堆;各年段各班級錯峰上下學、錯峰如廁;活動場所及活動路線相對固定,儘量拉大師生間、學生間的距離。
為規避人流密集這個問題,該校實行按年段按班級錯峰上下學。採取家長點對點、人對人接送,鼓勵家長儘量使用環保交通工具降低交通壓力,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路口便馬上離開,即停即走,不得進入學生入學通道,學生自己走路進來,在老師的指導下按指示標誌排隊有序進入校園,前後距離不低於1米。
加強值日、護導工作的管理,所有的保安和值日教師均應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責,做好門口的疏導員以及學生體溫檢測、手和腳的消毒等工作。
同時也取得交警的支持,讓他們在孩子的上下學期間多派些人手加強執勤。校門口網格線範圍內設置伸縮護欄,禁止網格線內不可停放任何車輛,確保校門口暢通。
第二步:抓學生習慣
靈活的教學方式,張揚學生個性
「停課不停學」既可以為復學以後的課程學習做好鋪墊,同時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復學以後師生的課程壓力,對減少因停課帶來的課業影響是有很大作用的。
「我們也上網課,老師們根據課程目標、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且操作性強的線上教學計劃。」張麗瑩副校長介紹,有許多人把「停課不停學」狹隘地理解成就是上網課,其實網課不過是手段之一。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很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比如說合理規劃作息時間、多閱讀與積累、練練字、寫寫日記、合理運動等等,學校通過公眾號推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平臺,杯子舞、排笛演奏、英語空中課堂、家庭健身操、勞動小能手微視頻等等,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張揚個性,既豐富居家生活,更有益於身心健康發展。
張麗瑩副校長
此外,該校非常注重家校合一,加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協調發展。居家學習期間,老師們藉助網際網路等科技手段,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構建融洽的師生關係,同時通過開展心理疏導,線上心理沙龍等方式,幫助孩子們克服焦躁心態,儘快恢復陽光向上的學習狀態。
另外,加強家校溝通,及時溝通孩子們居家、在校的思想發展形態,共同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同時鼓勵孩子們進行適當科學的體育鍛鍊,達到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
第三步:抓銜接質量
有的放矢巧銜接、溫故知新穩根基
居家學習,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學生線上學習的成效是參差不齊的,這點也讓多數家長很擔憂。張副校長介紹,小學屬於基礎教育階段,每一個學段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標,層層遞進。該校在複課前,老師們通過全面梳理線上教學的內容、進度以及反饋情況等,精心設計學情檢測計劃,採取靈活多樣的檢測方式:除了聽寫、背誦、試卷檢測這些常見的方式外,還有課堂交流、作品展評、微視頻展播等等。老師們通過精準分析學情,客觀評估教學成效,來科學合理地調整新的教育教學計劃,有的放矢地做好線上線下的教學銜接,這點家長們可以放心。
此外,老師們針對居家學情分析掌握的情況,把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規劃整合,科學合理調整教學進度和課程安排,針對學生知識缺漏,採取複習鞏固和新知新授的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新舊知識的過渡銜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我們的老師始終會關注學生差異,除了課堂上和作業設計上採用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外。」張副校長介紹,老師們還採用小組互助學習、一幫一等不同的形式來鼓勵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對一些暫時性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多些寬容鼓勵,幫助他們消除消極心理,重拾信心,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拉近學生間的距離。另外,學校還針對因疫情防控未能按時返校的,以及因接受治療、醫學觀察或隔離的等特殊學生制定《特殊學生線上教學實施方案》,做到「停課有指導、誤課有輔導」,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
對於六年級畢業班的學生,考慮到這一年段承上啟下升學壓力的特殊性,學校在取消早操大課間後,適當延長了六年級的早讀課和午讀課時長,同時調整六年級任課老師的工作安排,最大限度地做到時間保障。同時,學校還會儘可能提供小升初銜接的學習平臺,通過線上渠道就招生政策、志願填報升學工作答疑解難等等,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1
活動簡介
本次訪談活動為「微信直播」形式,共分六場,今天下午第六場小學校長訪談,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陳黎豔副校長與陳小萍副校長將一起蒞臨本報「教育講堂」直播間,介紹該校「防疫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