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為什麼這麼「毒」?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2020-12-16 騰訊網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而據環球網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9日晚,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的第19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於多個中間宿主。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要儘量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

回顧近幾十年的致命傳染病,我們會發現許多病毒的源頭都是蝙蝠(bats),例如:尼帕(Nipah)、亨德拉(Hendra)、伊波拉(Ebola)、馬爾堡(Marburg)、SARS病毒等。

那麼,相比其他動物,為什麼蝙蝠會格外危險呢?

原因之一是,不同種類蝙蝠常常大量聚集在同一閉塞空間,使得病毒容易在蝙蝠的個體及種群間傳播。

(Different kinds of bats often roost together in huge numbers and close quarters, which helps viruses spread. Not just between individuals but also between species.)

蝙蝠強大的免疫力(immunity)和修復能力,能保證自己即使攜帶了病毒,也能活的好好的,四處飛行讓病毒得以蔓延……

(What’s more, most infected bats don’t die. They live pretty normal bat lives, flapping around and giving the viruses time to spread.)

更重要的是,適應了蝙蝠體內「極端環境」的病毒,在人體中更難被消滅。

還有哪些原因?油管科普頻道MinuteEarth製作了一期英文動畫《Why do Bats Transmit so many Diseases like Ebola?(為何蝙蝠傳播了伊波拉等多種疾病?》),3分鐘帶你了解為何蝙蝠「這麼毒」。戳視頻漲知識

恐怕如今大家也都見識到了蝙蝠的「厲害」。所以,還是敬而遠之(leave them alone)為妙啊……

相關焦點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開篇第一問,地球上最毒的動物是什麼?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自然界存在著許多有劇毒的動物,而有些動物自身就攜帶著大量病毒。前一種動物能夠釋放出劇毒的毒液,在短短幾秒鐘內就讓人斃命,例如眼鏡王蛇。後一種動物主要通過將病毒傳播給其它動物來彰顯「毒氣本色」。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一切都是為了飛行!
    蝙蝠為什麼那麼牛逼?僅僅看本文開頭的那些參數,你就會發現,蝙蝠確實非常牛逼,因為從恐龍滅絕後到現代,總共經歷了數十次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很多物種都消失在了地質史上,古生物學家只能從相應的地質年代去尋找它們的化石,但蝙蝠不是,這是一種活化石,除了那些你知道的因素以外,它還具有兩個你所不知道的,BUG一般存在的技能:小體型的蝙蝠壽命高達
  • 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不把它們趕盡殺絕?人類既不敢也不能
    以前說到蝙蝠,很多人就會聯想到蝙蝠俠這個人物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蝙蝠俠雖然是一個富家子弟,但是他喜歡懲兇除惡,為了維護哥譚市的正義而獻身。但是今年年初發生的新冠病毒肺炎讓蝙蝠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留下了猙獰、邪惡的形象,因為根據多位專家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蝙蝠。
  • 毒王蝙蝠為什麼這麼毒,可能是為了飛行,不得不做出的犧牲!
    在我們的印象中,會飛的動物屬於鳥類,鳥類屬於脊索亞門的鳥綱,而蝙蝠屬於脊索亞門中的哺乳綱,那麼屬於哺乳綱的蝙蝠為什麼具有飛行的能力呢?蝙蝠為什麼會飛?蝙蝠的基因突變據研究表明,在空中飛行所耗費的能量,是在陸地行走的3-15倍,這也是為什麼,人類身體裝上皮膜也無法飛行的原因。高耗能的增加,導致蝙蝠需要高新陳代謝率才可以為飛行提供能量。
  • 因肺炎臭名遠揚的蝙蝠,有「百毒之王」之稱,但你真的了解它嗎?
    自從2019年年底爆發新型冠狀肺炎以來,平時毫不起眼的蝙蝠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因這場疫情也讓許多人都對蝙蝠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於當時是在武漢當地一家海鮮市場出現病例,後被爆出食用了蝙蝠,這讓蝙蝠瞬間成為了眾矢之的。
  • 關於「蝙蝠」,你了解多少?
    最近武漢爆發新冠狀病毒,並在全國快速蔓延,又一次把蝙蝠送上了熱搜。但是,蝙蝠你又了解多少呢?2.蝙蝠生活範圍非常廣闊蝙蝠是生活範圍最廣的動物之一,除了南極和一些大洋中的島嶼之外,幾乎都能看到蝙蝠的身影,熱帶和亞熱帶最多。蝙蝠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8800萬年,也是數量最多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每五個哺乳動物就有一隻蝙蝠。
  • 蝙蝠之「禍」,你真的了解蝙蝠嗎?
    王放 ,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蝙蝠中的菊頭蝠又再次登上熱搜。可是,你是否真的了解它們嗎?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稱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蝙蝠自己怎麼沒事?說來也神奇,蝙蝠身上有那麼多病毒,卻活得都好好的,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蝙蝠體內的基因保護著蝙蝠,基因控制著分泌物質,其中就有能抑制大多數病毒活性的物質,這樣一來,病毒在蝙蝠體內雖然是活著的,卻發揮不了什麼作用。讓蝙蝠似乎有「百毒不侵」的超能力一樣。
  • 帶你深入了解蝙蝠,看「蝙蝠俠」科普神秘的蝙蝠
    儘管我們蝙蝠有自己獨特的免疫系統而百毒不侵,但卻無法阻止人類對我們的身體垂涎三尺,我們體內的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病毒庫,攜帶了對人類致命的病毒武器,比如伊波拉、流感、狂犬病、SARS、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及新冠狀病毒等,為了躲避不必要的傳播,我們住山洞睡牆縫掛樹枝,儘量遠離人類的視線和生活。
  • 最致命的毒蛙,3分鐘毒死10人,而且它的毒沒有解藥
    箭毒蛙包含3個亞科,13個數,170個品種,全部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之中。它外表顏色豔麗,按照不同的顏色有著不同的名字。有黃金箭毒蛙、蘭寶石箭毒蛙、草莓箭毒蛙、紅帶箭毒蛙、迷彩箭毒蛙、黃頭箭毒蛙、網紋箭毒蛙、紅背箭毒蛙、畫眉箭毒蛙、藍箭毒蛙、鈷藍箭毒蛙、幽靈箭毒蛙等。
  • 蝙蝠:原來我不是毒源,我還可以救人
    在前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人們開始想知道這種疾病是如何產生的,網際網路的力量使人們迅速了解到是由於人們為了一飽口福吃蝙蝠所引起的,有網友還上傳了人們所吃蝙蝠的視頻。當時我們對吃蝙蝠的人恨之入骨,但我們會更加好奇為什麼蝙蝠能夠生存,而我們卻不能。
  • 撞球知識:3分鐘帶你了解撞球起源,讓你更了解撞球運動
    撞球知識:3分鐘帶你了解撞球起源,讓你更了解撞球運動 2020-05-25 01:02  空城聊體育Ve
  • 帶翅膀的不一定都是天使——蝙蝠
    世界上最大的蝙蝠——馬來大狐蝠,兩個翅膀張開後最長可達183釐米,因頭部像狐狸而得名。蝙蝠和人都是哺乳動物,同樣是哺乳動物,為什麼蝙蝠會飛?因為,它的前肢特化成翼手、骨質輕等特徵適應於飛翔蝙蝠的習性,大多數蝙蝠白天棲息,夜晚覓食玩耍,像極了當代的「網隱少年」。
  • 上帝的寵物:蝙蝠究竟是什麼物種進化的?為何那麼毒自己還不死?
    蝙蝠的帶毒體質蝙蝠在大家印象中並不是一種吉利的動物,所以和它接觸也相對較少,大家對這種毛茸茸、而且還會飛的動物,實在不太感冒,但你有一點不得不承認,蝙蝠這種動物實在是太牛逼了,簡直就是上帝的寵物!首先它的高壽,按動物體型比,蝙蝠壽命目測也就2-3年,最多也就5-6年,因為大致上體型和壽命是正比的,但這個定律在蝙蝠身上失效了,你家的寵物狗那麼大隻,還不如小小的蝙蝠能活,大部分蝙蝠能活過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而你家的狗狗,大概只有11-12年的壽命,了不起15年到頂了!
  •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
    為什麼蝙蝠有這麼多種類?世界上有超過1200種蝙蝠,幾乎佔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五分之一。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蝙蝠會飛,它們可以進行長途「旅行」,遷移到不同的地方,地理上的隔離使它們有更多機會進化成不同的種類。
  • 蝙蝠是怎麼成為萬毒之源的?
    許多科學家在尋找疫情元兇時都把最終矛頭對準了蝙蝠。說它是「萬毒之源」,一點都不為過。那麼這一毒源是如何煉成的呢?咱們省略掉那千百萬年的進化史,直接跳到它滿載病毒橫行天空的現在...縱觀當今整個自然界裡的生物,蝙蝠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一朵奇葩。你看,世界上所有的哺乳動物都被地心引力牢牢拴在地面,就它能上天,優不優秀?正是因為這非同尋常的飛行能力,造就了它非同尋常的體質。要知道,飛行是一個相當耗能量的過程。
  • 你知道可能導致武漢疫情的蝙蝠這種動物為啥是毒王嗎?
    但是為什麼國內外諸多專家們都說此次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有可能是蝙蝠傳染給人類的呢?說到這裡下面還是得詳細介紹一下蝙蝠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究竟為啥會有毒呢?它究竟又攜帶了什麼病毒?五福織錦圖為了認清事實真相,還是讓我們先來共同了解一下蝙蝠這種動物吧,真正認識它了,至少我們會減少一點害怕和擔憂,也能夠很好的與它共同相安無事地生活在共同的這個地球上,正所謂《孫子兵法
  • 這部殘酷的3分鐘動畫,告訴孩子疫情的真相!
    醫速遞大眾版一個尋醫+問藥+資訊的健康交流平臺來源:魔法童書會等綜合人類為什麼會得瘟疫?人類又如何戰勝瘟疫?我們每一個人,能為戰勝瘟疫做些什麼?這個3分鐘動畫片可以告訴我們的孩子真相!人類為什麼會得瘟疫,人類又如何戰勝瘟疫,每個人——大人也包括小孩,能為戰勝瘟疫做什麼?來看看這部三分鐘的動畫片吧!點擊下方視頻了解提醒:1.建議5歲以上觀看,建議家長陪同觀看並和孩子討論。2.
  • 粽子為什麼南甜北鹹?51Talk英文動畫「神還原」中國傳統故事
    前天有小學員問Max,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呢?今天,Max就借51Talk推出的「英語動畫趣學中國傳統故事」系列動畫片中的《粽子為什麼南甜北鹹》這一集來為孩子們解答吧!小朋友不僅可以了解粽子的歷史,還能學到地道的英語表達,以後也能向外國朋友們介紹中國的端午節啦!
  • 動物世界中最毒的不是蝙蝠,最快的不是獵豹
    最毒的動物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金色毒箭蛙的皮膚分泌物的毒性是世界上最強的。科學家在處理標本時必須帶上厚厚的手套。最毒的蛇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