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人們開始想知道這種疾病是如何產生的,網際網路的力量使人們迅速了解到是由於人們為了一飽口福吃蝙蝠所引起的,有網友還上傳了人們所吃蝙蝠的視頻。當時我們對吃蝙蝠的人恨之入骨,但我們會更加好奇為什麼蝙蝠能夠生存,而我們卻不能。
蝙蝠,除了在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生活在全世界各地,其中熱帶和亞熱帶的蝙蝠數量比較多, 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在晚上的時候出來捕食昆蟲,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成千上萬隻蝙蝠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山洞裡,古老的房子的縫隙、石頭的縫隙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的大山裡隱匿著一個神秘的崖壁,聚集著成千上萬隻蝙蝠,一旦某隻蝙蝠感染上了病毒,那麼就很容易傳染給其它蝙蝠,這使得蝙蝠成為「百毒不侵」的天然病毒蓄水池。
我記得我以前聽過一種說法:在有毒生物的生活周圍一定會有解毒的藥物。蝙蝠既然能和新型冠狀病毒共存,那就一定能從蝙蝠身上找到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方法!
3月31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發表最新研究,通過對蝙蝠細胞的兩萬多個基因進行系統全面的篩查,最終發現宿主蛋白MTHFD1的抑制劑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同時他們認為,這個研究成果不僅能助力新冠病毒的藥物研發,有力抗擊疫情,同時還能為人類未來抗擊突發病毒流行打下基礎。
這個消息一出,有的網友稱這是我今年聽到的最好的一個消息,有的網友則稱蝙蝠激動的失眠了或者是蝙蝠終於能夠含笑九泉了,但有的人仍然在擔憂什麼時候才能拿到有效治癒這個病的藥。確實,沒有任何事情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必須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對於一種新發現的病原體來說,抑制劑研發成功並最終實現量產走向普通公眾,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如今新冠病毒的抑制劑還沒有研發出來,人類為什麼會受到那些病毒的感染?從根源上來說,還是我們人類自身的原因,破壞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把野生動物帶到餐桌等等,我們是這次疫情爆發的罪魁禍首,解鈴還需系鈴人,我們要想徹底打敗這場疫情,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堅決抵制野味,保護野生動物,常懷敬畏之心,約束自己的行為,始終尊重生命、遵循自然規律,保持自然界的和諧與平衡,一旦打破,必然就會導致災難的發生。
我們怎樣對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怎麼對待我們,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我們只有不斷反省自己,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