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是趙校長英語小課堂堅持日更的第46天。
一天一個英語小知識,相信日積月累的力量。
昨天咱們講了第幾、十幾、幾十的變化規則,你可能覺著,我在這裡小題大做,但是,我講一個親身體驗:
即便是趙校長這種水平的,我昨天晚上在看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時,第一句話: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up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87年前,我們的父輩在這塊大陸上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
看到forth的時候,我竟然也想當然的認為是第四,翻譯成了:林肯的爸爸是第四批到達這個國家的。
所以說,英語的知識,不是一次就能徹底學會的,要在閱讀中,進行鞏固運用,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
想起了,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小學語文教材的解釋是:學習並時常複習,不是很快樂嗎?
但是,據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在《四書集注》中的見解是: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心中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
楊伯峻(近代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在《論語譯註》中解釋是: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所以,綜上分析,趙校長認為:孔子說的「習」應當是:實習、練習、實踐之意,而非複習。
咱們繼續說forth的意思,昨天咱們講了:十四四十要去u,十九九十要帶e,第四第九正相反。故:第四應該是帶u的,也就是:fourth。
林肯演講中的forth
forth:副詞,用來修飾動詞,它的意思是向前,向著某一個地方,表示離開、外出的深層含義。
雖然和數字four非常的像,但是兩者沒有任何的關係。
我們來看看它的具體用法:
I came forth to take the air.--我出來透透氣。
and so forth=and so on,表示等等,很多的意思。
例如:We discussed everything─when to go, what to see and so forth.--我們什麼都商量過了——什麼時候走、看什麼等等。
back and forth:表示來回,反覆地,用來形容動作,是一個副詞詞組。
例如:We travel back and forth all the time between Canada and England.--我們經常往返於加拿大和英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