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16年4月,張作霖坐上了奉天督軍,成為了遼寧省的軍界一哥,虎踞東北並自稱「東北王」。
當時的日本鬼子想建立一個「滿蒙獨立運動」,這個運動的目的就是要佔據中國內蒙古東部與整個東北地區,使其變為日本的附屬國,由日本來託管。
在1915年夏天,日本人趁著袁世凱復闢帝制的機會,他們利用了宗社黨和內蒙古匪幫為主要力量,積極策劃並運轉著「滿蒙獨立運動」。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負責人川島將張作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為了不讓他影響到整個活動的進程,日本人決定刺殺張作霖。
第一次刺殺,日本人驚慌失措,投彈不準,炸錯了人。
1916年5月,日本少將土井接到除掉張作霖的命令,他馬上來到遼寧滿鐵附屬地,召集了日本浪人等組成刺殺小隊,暗中觀察並尋找合適機會下手。
5月27日這天,日本天皇的弟弟來到了遼寧,張作霖奉命去車站迎送。
他帶領著部下湯玉麟等人,乘著五輛豪華馬車,並帶上了眾多騎兵護衛,大搖大擺地走向了車站,場面頗為壯觀。
在張作霖送走日本天皇的弟弟後,他在返回的路上突然遭到了炸彈的襲擊,那顆炸彈正是埋伏已久的日本人扔的。
但尷尬的是殺手並不認識張作霖,看到了湯玉麟的強大氣場就認為他是張作霖,因而便把炸彈投向了他。
瞬間,小西門的大街上硝煙瀰漫,亂作一團。但是刺客的心理素質有點差,看到張作霖等人的編隊後被嚇得驚慌失措,導致他投彈也沒投準,投向湯玉麟的那個炸彈僅僅使他受了輕傷,炸死了幾個普通士兵。
第二次投彈殺手炸死了自己,而張作霖卻只被炸飛了帽子。
坐在馬車上的張作霖非常聰明,遇到刺殺之後,他以極快的速度與身邊士兵互換衣服,棄掉馬車改換騎馬,隨後在周圍士兵的保護下進入了小胡同,以此迂迴繞道奔回將軍署。
可誰知繞道而行,還是得碰到日本殺手。在他騎馬經過豐田圖書館時,裡面突然出現了一個人,手拿炸彈就向張作霖扔去。
這次日本鬼子雖然找對了真正的張作霖,但由於他飛馬疾馳,炸彈在他的背後就爆炸了。炸彈的氣浪僅僅炸飛了張作霖的帽子人卻毫髮無損,而那個日本殺手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炸彈爆炸後的彈片擊中了殺手的要害,當場炸死在了街上。
事後日本人假惺惺前來慰問
張作霖騎馬以最快速度飛奔回了將軍署,門衛看到了張作霖如此狼狽的樣子,就知道出大事情了,他們趕緊在門口設防架起機槍。張作霖的衛隊也緊急集合,隨時處於戰鬥狀態,整個營地如臨大敵。
略受輕傷的湯玉麟也騎馬趕回了將軍署,他立馬問衛兵:「七爺回來了沒有?有沒有受傷?」衛兵隊長趕忙回答:「回來了,沒有受傷。」湯玉麟這才放下心來。
沒過一會,張作霖的衛兵前來報告:「日本鐵路守備隊隊長和日本駐遼寧的總領事來慰問了。」
張作霖知道日本人前來慰問是假,來看看自己死沒死才是真的。張作霖對日本人說:「哼,有人打我張作霖的主意,怎麼可能有那麼容易!」日本人見到張作霖不僅沒死,身上竟然連一點傷都沒有,感到十分驚奇。但這就是事實,日本人便裝模作樣地慰問了幾句,便草草而歸了。
張作霖的無奈——別查了,不追究了。
在這次炸張謀殺事件發生後,日本人想要為自己開脫罪責於是便說是宗社黨幹的。
然而在這之前張作霖就已經讓將軍署密保查證此事了,而且他也已經查清,此次暗殺就是日本人所為。在圖書館門口被自己炸死的那個殺手就是最好的證明,密探檢查殺手的屍體,發現死者雖然穿的是老百姓的衣服,但他的腳型明顯和中國人不同,很顯然殺手經常穿木屐鞋。
但這又能怎麼樣,張作霖身在日本人的勢力範圍之內,還能向日本人討個說法不成?很顯然這樣做是不切實際的,所以他對這次暗殺事件裝作豪不知情的樣子,並沒有對日本人進行追究。
為了儘快平息這次街頭爆炸時間,張作霖選擇了一個公開場合對人們說:「算了吧,單從死者腳型來判斷,太過於武斷,證據不夠充分!」算是把這件事給敷衍過去了。
收筆:
日本人對張作霖的刺殺行動失敗了,這讓張作霖也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為日本人當傀儡是很危險的,自己不能不對日本人有所防備。因此,在之後的十多年裡,張作霖在利用日本人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也會對日本人保持著一定的警覺。然而就算張作霖提高了警惕,他還是沒有逃避過日本人的謀害。
12年後,日本鬼子在皇姑屯又搞了第二次炸車事件,張作霖被炸身亡,享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