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呂雉一生在政治上頗有建樹,殺功臣,誅皇族都是她保全江山維護皇權的心計和手段,當時的環境還有別的選擇嗎?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繞不過去的女人。
身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她聞名於世的不是美貌和賢德,而是她的狠辣無情。
劉邦死後,她把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做成人彘,折磨致死。這事傳了兩千多年,婦孺皆知。
人們已經把她臉譜化和汙名化,就是一個在後宮裡陰毒無比的皇后。
真的只是這樣嗎,我們今天就講一講呂雉的故事。
史上第一狠毒皇后呂雉:都說我霹靂手段,誰知我黃連苦心
大家知道,劉邦是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人,人稱沛公。
而呂雉是山東菏澤地區單縣人,兩地離著有80公裡,現在看不算遠,在當時可是需要跋山涉水的。
呂雉,雖未出身於豪門望族,但也是家境殷實,衣食豐溢,家族人也很多,勢力很大,父親呂公有些聲望,跟一些官宦很有交情。
在呂雉未出閣時,因為躲避仇家舉家投奔到好友沛縣縣令這裡來,就這樣劉邦和呂雉開始了一生的糾葛。
當時,劉邦快四十歲了,是沛縣的一個驛站泗水的亭長,相當於現在派出所和交通站的負責人,就是個基層的小官吏。
劉邦出身極其普通,老爹連個名字都沒留下,史書上都稱他劉太公,翻譯過來比「老劉頭」好不了多少。
雖然家貧,但劉邦卻是個豪橫派,早年既不喜勞作,也不喜讀書,性情豪爽,喜好施捨,慷慨豁達,終日呼朋喚友,徘徊在酒肆市井。雖然長得像陳道明似的,一表人才,但是晃晃蕩蕩一直還沒有成家,可是卻跟自己轄區裡的曹寡婦有個兒子,叫劉肥。
呂雉的父親呂公是在沛縣縣令組織的宴席上見到劉邦的,老辣的呂公一見劉邦就覺得這人氣度不凡,將來必成大事,主動要把女兒嫁給他。
就這樣,呂雉成了劉邦的髮妻。
十八九歲的女孩子,面容姣好,家境殷實,被老爹做主嫁給比自己大15歲的還有個孩子的男人,現在想起來都心塞。
可沒有文字說明呂雉當時的抗拒和抱怨,當然也沒說他們感情有多好,只是說他們婚後生了一雙兒女,兒子劉盈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女兒劉樂就是後來的長公主魯元。
劉邦整天不著家,一個基層派出所的負責人,抓小偷、押囚犯都是他分內的事兒,再加上還有些狐朋狗友時常需要應酬,能陪媳婦和孩子的時間就少得可憐。
這時候的呂雉,實在稱得上賢惠。你想,劉邦一個基層公務員,收入很低,生活並不富裕,呂雉帶著兩個孩子,在家裡織布種田,貼補家用,還要兩邊的孝順老人,毫無怨言地過著一份喪偶式的婚姻。
最重要的,是呂雉對劉邦和曹寡婦生的兒子劉肥從不苛責,始終善待,這對於年輕的婦人來說,實在不易。
兒女雙全,老婆賢惠,一點也沒有拴住劉邦的心。他時常戴著一頂自己做高高的竹帽子到處閒逛,騙吃騙喝。當年他能認識老嶽父呂公也是因為他去騙吃了人家的喬遷宴席。
總是這麼不著調,到底觸了黴頭。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死的那一年,他在執行押解任務時,醉酒誤事,囚犯們趁機跑了一大半兒,結果他也只好畏罪潛逃到離家很遠的沼澤地區,領著剩下的囚犯乾脆反了。
不著家的老公遭了難,呂雉還得時時跑出去給他送吃的和穿的。
後來,有人問呂雉,你老公在大山附近東躲西藏,你怎麼每次都能找到他啊,而官府搜查了多次咋就搜不到呢?
呂雉笑著說:他在的地方天上就會出現五彩祥雲,我順著雲彩就找到了,官府哪裡知道這些呢?聽著話,分明就是一個賢惠的對丈夫崇拜又愛戀的小女人啊,太史公行文絮絮,寫盡一個辛苦持家的小妻子的澄澈心意。
過了三年,劉邦的隊伍壯了聲勢,被項羽封為漢王。但是他常年在外徵戰,呂雉和家人還留在沛縣,劉邦這時候是顧不上她們的,更別說為生活提供保障了。
不久劉邦觸怒了項羽,被項羽出兵打敗,呂雉和孩子們跟著老爹劉太公一起,被項羽俘虜。
在項羽處過了三年,才驚魂未定地回到了劉邦的營帳中。
顛沛流離的日子終於結束了,這時候的劉邦有權有位,作為他的夫人應該享享清福了吧,可是,她沒想到,老公身邊早就有了別的女人。
劉邦到哪都帶著這個嬌美柔弱的小女人,這女人真美啊,膚如凝脂,笑靨如花,性子還和順,劉邦甚至吃飯的時候都要把她抱在懷裡。
呂雉心裡的滋味可以想見,自打跟了這個男人,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好容易熬到可以跟他團聚了,他卻有了別人,情何以堪,呂雉一度以淚洗面的過日子。
劉邦自知對不起老婆孩子,主動承諾立呂雉的兒子劉盈為太子,這時候他還沒當皇帝呢,可見他心裡有多愧疚。但是愧疚歸愧疚,讓他放棄別的女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呂雉冷靜下來,是啊,她不能垮,要不然自己的孩子們怎麼辦,為母則剛啊!
戚夫人為劉邦也生了個兒子,叫劉如意,這孩子才智過人,劉邦甚是喜愛,常說「如意類我」。就是說如意才像他的 樣子。戚夫人仗著劉邦寵愛,一直纏著劉邦換太子,劉邦聽不得枕頭風,答應戚夫人一定換如意做太子。
本來對劉邦和他的女人們決定不聞不問的呂雉這回坐不住了,屬於自己兒子的江山就要被別人奪走了!
呂雉自知劉盈性格懦弱,身體羸弱,確實不是合適的帝王人選,但是她不能放棄,她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失去了兒子的太子之位,她和一雙兒女就什麼都沒有了,這麼多年的辛苦和委屈,無處安放。
她決定反擊,誰讓她是母親,母親就是一頭母獸,不管是誰,只要威脅到自己兒女的利益,她都會撲上去拼命的。
她找到張良,逼著他出面幫助太子。張良說,陛下看中隱居在商山上的四位德高望重的高士,如果你能找到這四個人來輔佐太子,這事兒就成了,因為陛下都請不來他們。
呂雉當然不遺餘力去做這件事兒。
別說,這招還真靈,劉邦發現自己都請不來的人願意輔佐太子,就知道換太子是不可能了,不顧戚夫人的苦苦糾纏,改變了主意。
化險為夷之後,呂雉心有餘悸,怨恨至深:老公已經讓給你了,你居然還要搶我兒子的江山,簡直欺人太甚!
劉邦死後,劉盈即了位。
呂雉忘不了對戚夫人的仇恨,下令將她幽禁在永巷,剃去頭髮,穿上囚服,罰做苦役。
要說戚夫人,真是空有美貌,胸大無腦,不明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居然一邊幹活一邊哀嘆說:兒子是王,母親卻是囚徒,終日裡做苦役,相離三千裡,誰能告訴你我正在受苦啊?」
如此自蹈危境,讓人為她的智商發愁:劉邦死了,呂雉掌權,你怎麼就不能忍辱負重,為自己的兒子如意謀一份安穩?!真是個不安分的女人。
果然,呂雉聽聞大為震怒,設計用毒藥鴆殺了劉如意,把戚夫人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目,又以啞藥把她毒啞,拋入到茅廁之中,稱為「人彘」,折磨致死。
這時候的呂雉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一心維護丈夫的小妻子,她狠毒異常,這陰損的招數被人詬病了二千多年。兒子劉盈都被母親的惡毒嚇得大哭,自此不理政事,直至鬱鬱而終。
呂雉殺功臣,誅皇族,彭越、韓信都是她殺的,劉氏族人多是為她所殺。
劉邦死後,她真的只有霹靂手段,不見菩薩心腸。
可是,我們也要看到,她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百姓生活得到較大改善,社會秩序得到較好的恢復,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們都說,她到底是個女政治家,也說她是個天下聞名的妒婦。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的是,人性本就是複雜的,她從一個全心全意為家庭和丈夫周全的女人,成為殺伐決斷的皇太后,其中艱辛和苦痛不是我們能夠體會的。如果換做是我們,面對那麼多波折和屈辱,表現會不會更不堪呢,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