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卡達被周邊阿拉伯國家解除禁運幕後 科威特堅持斡旋見成果

2021-01-20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1月7日訊 老馬 海灣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在一次旨在結束周圍鄰國對卡達的禁運的海灣合作委員會首腦會議上簽署了一項「團結和穩定」協議。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親自在機場迎接卡達國家元首埃米爾塔米姆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2017年6月,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巴林和埃及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切斷了與卡達的外交、貿易和交通聯繫。

但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的小國卡達否認了這一指控,並拒絕了原先上述阿拉伯國家提出的結束部分封鎖的條件,有關條件包括關閉總部設在多哈的半島電視臺廣播網。

近幾個月來,科威特和美國的調解人士加大了努力,以結束上述海灣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對立。

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相互開放了海陸空邊境。在沙特帶頭下,海灣國家開始恢復中斷了三年多的交往。

BBC安全事務記者加德納分析說,主要是通過科威特長期以來的耐心、艱苦的外交努力,對卡達的禁運封鎖解除,這也是隨著美國川普總統任期接近尾聲,白宮的敦促也越來越迫切。

他指出,長達三年半的封鎖讓卡達的經濟和海灣一致的概念都付出巨大代價。卡達人不會原諒或健忘:他們認為海灣阿拉伯鄰國在其背後捅了一刀。

他表示,雖然實現了和解,但除了高調的外交辭令之外,尤其是阿聯仍對卡達是否真的會改轅易轍表示嚴重懷疑。

雖然卡達否認支持恐怖主義,但它仍支持加沙、利比亞和其他地方的政治伊斯蘭運動,尤其是跨國的穆斯林兄弟會。阿聯認為這些穆斯林兄弟會對其君主制的生存構成了威脅。

但加德納指出,原來的禁運封鎖使卡達更接近沙烏地阿拉伯的意識形態敵人:土耳其和伊朗。

相關焦點

  • 科威特埃米爾病逝享年91歲 繼任者面臨多重考驗
    根據憲法規定,王儲納瓦夫成為新一任埃米爾,也是科威特第十六任埃米爾。「德高望重的阿拉伯領導人」據媒體報導,薩巴赫出生於1929年6月16日,歷任科威特新聞指導大臣、外交大臣、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首相。2006年1月29日繼任科威特第十五任埃米爾。
  •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有沒有可能合併成一個國家?
    阿拉伯半島從國家角度來看,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卡達、阿聯和科威特都是位於阿拉伯半島上的國家,此外約旦和伊拉克部分國土也位於阿拉伯半島上。沙烏地阿拉伯國王大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半島上面積第四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約為8.36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963萬人,首都阿布達比。科威特是半島上面積第五大的國家,國土面積約為1.78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443萬人,首都科威特城。
  • 卡達,阿拉伯以及西方世界的「伊斯蘭主義特洛伊木馬「
    「半島電視臺」號稱堅持自己的「觀點與異見」,但除了這一貌似有理、陰險狡詐的口號,其成功的秘訣還在於它知道如何在阿拉伯世界史無前例的言論自由與薩拉菲主義意識形態之間搞平衡。因此,它是最落後的意識形態與最先進的市場營銷、信息技術的結合。成立後5年內,「半島電視臺」對阿拉伯民眾來說已成了「神臺」。它幾乎以真主安拉的聲音說話。
  • 阿曼對科威特為促進海灣地區和解作出的努力表示讚賞
    據阿曼國家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12月4日晚,阿曼外交部發表聲明,對科威特為海灣地區和解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積極成果表示歡迎和讚賞。△圖為阿曼外交部大樓 圖片來源:當地媒體聲明中強調,這反映了海灣地區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團結,努力的目標是達成最終協議,有利於加強該區域各國的發展和繁榮,符合該地區人民的長遠利益。4日當晚,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本·哈馬德·布賽迪在社交媒體上也作了相同的表態。
  • 亞洲擁有「國王」的國家盤點,西亞的約旦、卡達、阿曼和巴林
    當今世界還有27個國家保留有「國王」,其中亞洲是當今世界上擁有「國王」數量最多的大洲,總共有12個亞洲國家擁有國王,之前我們已經介紹了其中的8個國家,分別是東亞的日本,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汶萊和柬埔寨,南亞的不丹,西亞的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
  • 中國駐卡達大使:中卡兩國在並肩抗疫中逆勢前行
    兄弟的卡達人民用實幹、智慧和堅韌,一步一步向著實現「2030國家願景」的宏偉目標闊步邁進。卡達是一片人民安居樂業的樂土。中國有句古話,「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卡達政府把國家發展成果充分惠及每一個家庭,大力發展教育、文化、醫療、體育等事業,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 第一季100集阿拉伯語《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在阿拉伯國家播出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打造的第一季100集阿拉伯語《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將於12月11日開始登陸中阿衛視(CATV),通過尼羅河衛星覆蓋中東地區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葉門、科威特、卡達、巴林、阿曼、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蘇丹、埃及、吉布地、索馬利亞、葛摩、茅利塔尼亞),受眾近
  • 《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在阿拉伯國家播出
    原標題:第一季100集阿拉伯語《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在阿拉伯國家播出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打造的第一季100集阿拉伯語《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將於12月11日開始登陸中阿衛視(CATV),通過尼羅河衛星覆蓋中東地區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
  • 100集《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在阿拉伯國家播出
    新京報快訊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打造的第一季100集阿拉伯語《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將於12月11日開始登陸中阿衛視(CATV),通過尼羅河衛星覆蓋中東地區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葉門、科威特、卡達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新華社利雅得1月5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5日表示,沙特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5日在沙特西部城市歐拉舉行,與會領導人在峰會上簽署了《歐拉宣言》。
  • 國際足聯:2022年卡達世界盃不擴軍 仍為32支球隊
    「擴軍」計劃,因鄰國諸多原因擱淺此前,國際足聯同卡達世界盃組委會進行協商,研究擴軍的具體操作方法。鑑於卡達場地有限,國際足聯還提出過,擴軍需要把部分比賽放在至少一個周邊國家舉行。但是據英國《衛報》等消息稱,鑑於雙邊關係,沙特、阿聯、巴林等都無法和卡達合辦世界盃。
  • 5年武器禁運自動解除,美所做的努力化為泡影
    前不久,伊朗武器禁運令宣布自動解除,這也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早在武器禁運令尚未解除之際,伊朗就已經有了從別國購買武器裝備的打算,這次禁運結束之際,伊朗欣喜之情也就自然不必說。伊朗是位於中東地區的一個國家,作為反美急先鋒,伊朗的一舉一動也總是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雖然美國眼裡容不下這顆沙子,但是奈何伊朗越是施壓越是努力反抗。這次禁令的解除,意味著針對伊朗武器運輸以及其它有關活動都將不受限制。
  • 中國首次公開接觸哈馬斯高官 外媒猜中國斡旋巴以衝突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25日消息,巴以衝突愈演愈烈,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訪問卡達期間,在多哈會見了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政治局主席馬沙勒,就結束當前巴以衝突做工作。中國出馬了?大公網28日報導,這被視作是中國首次公開會晤哈馬斯高官,因而意義重大。有外媒稱,中國可能更加大膽地斡旋巴以衝突。
  • 2022年卡達世界盃,主辦國稱萬博基礎建設已經近乎完成
    除了時間表已經確認之外,球迷們關心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卡達的基礎設施準備好了嗎?根據卡達市場傳媒部總監法蒂瑪的說法,雖然新冠疫情多少影響了施工進度,但2022年的卡達世界盃基礎建設已完成了近9成,另外,關於場館與建設的花費是否很豪奢,法蒂瑪補充說明:「比賽場館、訓練設施以及相關建設總預算與最近幾屆奧運會和世界盃的支出大致相同,並非如同之前媒體所報導的龐大支出。
  • 今年第4個阿拉伯國家!摩洛哥承認以色列後,白宮稱沙特也不遠了
    這段時間,伊朗「核之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儘管國際上沒有明確的指出誰是幕後「兇手」,但伊朗直接把矛頭對準了以色列。而對於外界的猜測,美國表示庫什納是前往中東「優化」周圍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關係。據《參考消息》12月11日報導,以色列和摩洛哥當日在美國的幫助下達成一項協議,使兩國關係正常化,從而使摩洛哥成為過去4個月裡第4個擱置與以色列敵對關係的阿拉伯國家。與此同時,庫什納還告訴當地媒體,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也只是時間問題。
  • 任正非談與科威特合作:正參與五島規劃設計的工作
    Hassan Ali,卡達《阿爾拉亞日報》新聞負責人5. Mohammed Haitami,摩洛哥《晨報》CEO兼總編輯6. Taoufik Habaieb,突尼西亞《領導者》雜誌CEO兼總編輯7. Mohammad A M A AlBahar I,科威特國家新聞社(KUNA)駐中國負責人8.
  • 中東面面觀丨卡達斷交危機三年後 《歐拉宣言》意味著什麼?
    卡達斷交危機爆發整整三年七個月之後,卡達國家元首埃米爾塔米姆的專機2021年1月5日下午終於再次降落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國土之上,而就在前一天,沙特剛剛同意將領空向卡達的民航班機開放。在海合會六國領導人當中,塔米姆的專機最後一個抵達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第41屆領導人峰會的舉辦地——位於沙特西部的古城歐拉,在臺階下迎接他的正是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 乘風破浪的阿拉伯姐姐們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阿拉伯世界中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她們有的年少成名至今數十載,有的是藝壇常青樹,有的熱心公益,有的已是好幾個孩子的母親,但依舊活躍在各大電視臺和音樂節的舞臺上,她們的歌曲也時刻迴響在阿拉伯國家的大街小巷中。第一位在中國開唱的阿拉伯女歌手薩米拉·賽義德
  • 伊朗武器禁運將到期,美媒:或採購梟龍戰機,霹靂15飛彈也是首選
    目前,美國與伊朗的對峙仍在加深,美軍的航母戰鬥群長期部署在波斯灣附近,遏制伊朗出海口,限制伊朗對外貿易,威脅國家安全。由於西方的制裁,伊朗的軍事裝備已有數十年未更新。伊朗將為數不多的軍費用於飛彈部隊的建設,彈道飛彈技術獲得了長遠進步。但常規部隊仍然在使用上世紀美國援助巴列維王朝的武器,無力對抗咄咄逼人的波斯灣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