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問你可以簡單到什麼程度,你會如何回答呢?我想你應該應該有很多東西難以捨棄,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斷舍離成癮的一位普通的網店店主名叫小花。
十多年來,她常年堅持以10天為周期,定期清理家中的雜物,每次都能夠整理出10-20樣物品。就是因為一直這樣扔扔扔,讓她247平米的家,只剩下沙發、茶几、電視櫃、餐椅、書桌、床、床頭櫃、化妝檯、置物架9樣家具,還有兩貓一狗。
在別人眼裡她的家裡看起來幾乎是「家徒四壁」,就算有時候需要在家裡完成為客戶發貨的工作,家裡也從來沒有凌亂不堪過。
對於小花來說,生活是自己的,自己才是人生的當中的主角,雜物只是在我們的生活空間的附屬品,她不斷地做減法,就是她一直追求的生活方式。
其實小花從前跟大多數女生一樣,熱衷於「買買買」,甚至她曾經在一周之內買過100多雙鞋子、五十多件裙子,這也足以讓他在大眾面前滿足了別人的虛榮心。
並且,小花還有著戀物情結,什麼東西舊了壞了之後也不捨得扔,那段時間她覺得她的生活方式非常好,直到有一天她的朋友來她家裡做客,她突然發現家裡連個下腳空,這讓她一下子感到很崩潰,也覺得很羞恥。
後來小花又在一步日劇中發現了女主角提倡的精簡生活,於是她也下定決心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斷舍離」生活。
她開始動手整理家中的衣物、鞋子、包包、化妝品等等,在她整理出來之後又歸納出哪些是用不到的?哪些是正在使用的?哪些是還有利用價值但是自己又不喜歡的?然後把它們該扔的扔,該送人的送人,就這樣她一下子扔掉了十幾包東西。
在之後她變得屢試不爽,她發現「斷舍離」能夠讓她的身心獲得了極大的釋放,也讓她真正明白了原來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之後能夠獲得如此多的快樂。表面上我們丟掉的是雜物,但其實我們丟掉的還有看不見的世界裡存在的多餘的執念。、
「斷舍離」一詞最早是日本的主婦後來成為雜物管理師的山下英子提出的,後來書籍一出世便在世界上廣泛流傳,在她看來:斷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是捨棄多餘的廢物,離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就像是身體上的新陳代謝一樣,我們需要不斷地把適合我們的東西留下來,把不適合的東西推出去。
從深層次來看,這就是一種人生整理觀: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有時候,每一次斷舍離後,就意味著我們的一次新生。
如果,你現在正被自己雜亂煩瑣的生活包圍著,就可以讀一讀山下英子的《斷舍離》。
它曾經使無數內心荒草叢生的人們看見新的希望,想必它也一定會讓你發現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對外物的「斷舍離」,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重拾輕盈自在的人生。
如果你也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質量,那麼不妨跟著這本書一起學習,點擊商品了解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