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哪吒》之後,「封神宇宙」的另一部動畫電影《姜子牙》終於在國慶檔如期和大家見面了。有著《哪吒》的成功在前,《姜子牙》理所當然地備受關注。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一同前往觀看。但不同於《哪吒》,電影《姜子牙》或許並不適合孩子觀看。
《姜子牙》雖為動畫電影,但其中多有近乎驚悚的畫面。
比如九尾妖狐的形象本就多有陰森感,和《哪吒》中的那些大反派是截然不同的形象。
再加之,整部影片在講述過程中,多有打鬥、多有較血腥場面的出現,同時,加之聲效的渲染,最後在大型電影院中的呈現效果,對於一些小朋友來說,確實是有些不適合的。
甚至,一些場面可謂少兒不宜。比如,申公豹被九尾妖狐「手撕」,血濺當場的畫面、比如「獵狐人」被妖狐魅惑心智後作出的怪異行為、還比如姜子牙一行人在前往「幽都山」過程中,被幽魂們所纏住的情節……
所以,看哭了孩子,可別怪我沒提醒你。
另一方面,《姜子牙》不適合小孩在看的一大原因還在於整部影片的主題多有隱晦晦澀之感。
不同於《哪吒》中那句高喊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雖然《姜子牙》中也有一句痛扣心扉的「不救一人,何以救蒼生」的吶喊。但電影本身傳達出的主旨卻並未如此簡單。
在「不救一人,何以救蒼生」的背後,是對某些體制、對公權力極度膨脹的反思與對抗。是一個如姜子牙一樣的絕對理想主義者,在信仰道路上的自我質疑和對整個世界價值觀的發問。而這些,並不是一個十來歲小孩子所能共情的。
如果,你帶了孩子去看這部《姜子牙》。
那麼,在觀影過程中,或許孩子會不停追問你——
姜子牙贏了嗎?姜子牙贏了嗎?姜子牙贏了嗎?
當時《哪吒》片尾「彩蛋」中的那句——「姜子牙,你可知罪?」
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好奇和強烈的興趣。覺得「封神宇宙」將就此展現面目。但從這部《姜子牙》來看,似乎製作方也只是藉此噱頭,並沒有太強的意願去真正構建起一個「封神宇宙」。
何出此言?
最簡單的一個證明,在《哪吒》中,申公豹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反派人物,瘦尖的黑臉,長長的鬍鬚,狡詐的很的形象。而到了《姜子牙》中,申公豹變成了一個略帶憨態、充滿正義和力量、代表色都是黃色的正面人物。
而這樣前後截然相反的形象背後,除了《姜子牙》最後出現的「彩蛋」以外。
在整個觀影過程中,或許你的孩子會不停追問你——
哪吒在哪?哪吒在哪?哪吒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