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研究團隊:茶水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

2020-12-19 海外網

【環球時報記者 西山】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宣布,市面上銷售的瓶裝茶和茶包等茶類產品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達到「滅活」新冠病毒的「神奇」效果。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研究人員在實驗中使用了約10種產品,包括市面上銷售的瓶裝綠茶、紅茶茶包、還有奈良本地產的「大和茶」茶包等,然後將裝有新冠病毒的液體倒入這些茶中,並按時觀察病毒含量。研究結果發現,最能有效「消滅」新冠病毒的是衝泡出來的紅茶,茶水裡的病毒能在1分鐘內減少99%,10分鐘後減少99.99%。

報導稱,該研究仍處於基礎研究階段,尚不清楚對人是否有效,但期待未來能成為民眾聚餐時的防疫措施。負責該研究的專家表示,有的茶讓新冠病毒失去了傳染力,但也有些茶沒有任何效果。雖然目前還不了解茶「滅活」病毒的機制,但專家認為可能與茶中含有的特殊物質兒茶素有關。

此外,研究團隊將把研究結果通知給這些茶葉製造商,再根據製造商的意願決定是否公布相關產品名稱。此前已有研究證明兒茶素能通過附著在流感病毒表面突起的蛋白質上消除病毒傳染力,所以專家推測也能對新冠病毒產生同樣效力。

責編:張振

31928070,.日本一研究團隊:茶水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2020-12-01 06:35:55,.204343,.張振

相關焦點

  • ...紅茶茶包、還有奈良本地產的「大和茶」茶包等,然後將裝有新冠...
    文 / 夏洛特2020-12-01 05:53:35來源:FX168 【日本一研究團隊:茶水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宣布,市面上銷售的瓶裝茶和茶包等茶類產品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
  • 滿洲裡、深圳、青島通報新增疫情;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出現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前局長戈特利布表示,到2020年底,將近有1/3的美國居民(約1億出頭)最終會被新冠病毒所感染;日本新冠病例激增,癌症病房被迫關閉,政府稱做好最壞打算。5.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出現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11月30日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根據對美國9個州的居民獻血樣本的檢測,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經在美國出現,這比美國官方報告的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還要早一個月,比中國正式確認新冠病毒早數周。
  • 巴西研究人員:在日本的巴西旅客攜帶的新冠病毒來源於亞馬孫地區
    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的研究人員12日指出,在日本機場發現的巴西旅客所攜帶的新冠病毒可能是一種產生於巴西亞馬孫地區的新冠病毒新變種。 科學家稱,日前日本方面將感染新冠肺炎的巴西旅客的基因測序數據上載到國際資料庫後,巴西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分析比對,在巴西旅客所攜帶的病毒樣本中發現了B.1.1.28突變株,這與2020年4月至11月間從巴西,特別是亞馬孫地區感染人群中所採集的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吻合。科學家認為這種新變種病毒與細胞結合更加緊密,具有更強的傳染力。
  • 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澀柿子所含的「柿單寧」可以使新冠肺炎病毒...
    人民網東京9月16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15日,由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免疫學教授伊藤利洋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宣布稱,已發現澀柿子的主要成分「柿單寧」可以讓新冠肺炎病毒實現無害化。目前,該團隊的研究成果正在申請專利,希望今後可以實現產品化。上圖:免疫學教授伊藤利洋等人在發布研究成果現場(來源:《朝日新聞》網站)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先往試管裡加入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液體和唾液,然後再添加濃度不同的柿單寧,放置10分鐘後,再測定試管中仍具有傳染力的病毒數量。
  • 毒株傳染力激增 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啥來頭?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英國新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被命名為「VUI-202012/01」。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說,這種變異病毒正成為在英國流行的主要病毒變種。
  • 研究人員:新冠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
    新華社倫敦7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
  •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調查顯示 日本現階段新冠病毒或來自歐美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人民網東京29日電(孫璐、李沐航) 綜合日本《朝日新聞》、日本新聞網(JNN)報導,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通過研究發布,3月以後在日本國內急速蔓延的新冠病毒有很大可能是通過歐美地區進入日本。
  • 新冠病毒再溯源 多國疫情時間點或大幅提前( / 1 )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6月26日發布公告稱,該校的一個研究小組對當地廢水樣本做了檢測,結果發現在去年3月12日採集的廢水中含有新冠病毒。隨著全球對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的不斷深入,多個國家的疫情發展時間線被改寫,出現確診病例或疫情本地傳播的時間點或被大幅前推。‍
  • 破解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體細胞
    【科技前沿】  本報訊(記者晉浩天)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再次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以下簡稱ACE2)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瞬間發生了什麼?西湖大學破解真相
    通訊員 馮怡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日本發現又一新冠變異病毒:與英國和南非類型不同,源自巴西遊客
    據LADbible網站1月10日消息,日本政府在4名巴西遊客身上檢測出了與英國和南非類型完全不同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所長脇田隆字(Takaji Wakita)表示,從巴西飛抵日本的乘客身上所檢測出的變異新冠病毒,不同於此前在英國及南非發現的兩種變體。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有關新冠病毒變異的報告早已有之。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發生了變異——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有研究發現,發生這種被稱為D614G突變的病毒擁有更強的適應性。
  • 又一研究發現UVC LED可殺死新冠病毒
    又一研究發現UVC LED可殺死新冠病毒 2020-10-12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專家發表新冠病毒重大研究成果 「深圳智造」亞輝龍功不可沒
    近日,日本東京大學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名譽教授兒玉龍彥團隊發布重磅研究成果:新冠病毒患者中,症狀越重的人抗體的量越少。記者獲悉,兒玉龍彥團隊使用的抗體檢測產品來自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輝龍」),該團隊還與日本各大高校及亞輝龍聯合發起了學術研究,頗受日本各界關注。
  • 富士膠片消毒噴霧及溼巾在日本證實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宣布,旗下自主技術研發的長效抑菌產品FUJIFILM消毒噴霧/溼巾(含80%酒精),在一項以新冠病毒 (SARS-CoV-2)為對象的效果評估試驗中,證實對99%以上的病毒具有滅活效果[1]
  • 初步研究認為,新冠病毒有可能與MERS病毒發生嵌合
    6月8日,著名的科學研究網站發布了一條消息,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等國際中心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研究,發現這次流行的新冠病毒很可能和十年前曾經流行的MERS病毒發生了嵌合。也就是說明,這兩種病毒可能雜交組合在了一起,因此,它就兼具了兩種病毒的致病性和傳染性。而實際上新冠病毒的致病性、致死性是不強的,它造成的死亡率並不高,但是它的傳染性很強,在人群裡很容易造成快速傳播,但是MERS病毒是中東地區發生的冠狀病毒,它的致死性非常強,感染人數中有一半的人死去,然而它的傳染性不強。病毒感染的致死性和傳染性是相反的。
  • ...新冠病毒,患者有發燒、嗓子疼、呼吸困難等症狀,已向世衛組織報告
    又發現新型變異新冠病毒!據海外網1月10日消息,據日本共同社1月10日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10日發布消息稱,從巴西抵達東京羽田機場的4名男女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脅田隆字透露稱,關於從巴西抵日乘客檢測出的變異新冠病毒,他認為是不同於在英國及南非發現的新型變異病毒。此外,據人民日報報導,《日本經濟新聞》稱,被檢測出變異新冠病毒的4人於1月2日從巴西抵達日本。其中3人在機場出現了發燒、嗓子疼、呼吸困難等症狀。日本厚生勞動省已就此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目前尚未確定該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更強、症狀更為嚴重、疫苗有效等問題。
  • 哈獸研研究有望阻斷新冠病毒水貂中傳播
    日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開展水貂新冠病毒感染性、致病性和傳播性的系統實驗研究,為防控水貂新冠病毒提供理論依據,為儘快研發安全、有效疫苗,阻斷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傳播奠定基礎。12月8日,《國家科學評論》在線刊出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和廈門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介紹了新冠病毒在水貂呼吸道和肺臟高效複製,通過呼吸飛沫高效傳播,引起與人類新冠肺炎重症高度相似病理損傷的研究結果。重組新冠病毒S蛋白疫苗接種水貂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呼吸系統的複製,成功預防肺部嚴重病理損傷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