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本人就是一張山西名片,近幾年,以電影為中心他在山西創辦了多項相關內容產業,其中平遙國際電影展是關注度最高的一個,他的退出無疑讓業內外共同惋惜。
網視導讀:賈樟柯本人就是一張山西名片,近幾年,以電影為中心他在山西創辦了多項相關內容產業,其中平遙國際電影展是關注度最高的一個,他的退出無疑讓業內外共同惋惜。
10月18日晚上,賈樟柯在第四屆平遙電影展的群訪環節宣布退出平遙國際電影展,明年的影展將由政府主辦。賈樟柯還表示今年的平遙電影展沒有花政府一分錢,全部是社會的資本,他們已經把這個品牌打造好了。之所以選擇在它強大的時候離開,是希望平遙國際電影展能夠擺脫賈樟柯的陰影,獲得獨立的生命力。
在個人的角度他表示以後的平遙國際電影展,自己會選擇做一個觀眾,因為辦影展的四年,他幾乎沒在這裡看過電影。
消息一出,無論是業界還是影迷都難以置信,因為賈樟柯的個人名片及圈內外資源是平遙電影展能夠創立並壯大的重要因素,他的退出無疑是平遙電影展巨大的損失,但很多人也能理解賈樟柯的做法。他的妻子趙濤發微博表示,賈導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在平遙看到更多非西方世界電影
創立於2017年的平遙電影展以展映非西方(中國、亞洲、東歐、拉丁美洲、非洲)影片為主。旨在增強中國電影與非西方、發展中國家電影從業者的聯繫和合作,形成非西方電影與西方電影的對話;同時,影展以表揚過往的電影成就及推廣青年導演新創作品為目標。
2017年10月第一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羅伯託·羅西裡尼榮譽最佳導演獎頒給了《騎士》的導演趙婷,趙婷本人在今年憑藉《無依之地》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同一年,《嘉年華》在平遙電影展費曼榮譽單元獲得最佳影片,主演文淇還拿到了由觀眾票選的特別表揚獎。
因為以展映非西方影片為主,所以,平遙國際電影展關注的地區更寬廣,印度、塞爾維亞、新加坡、烏克蘭、比利時、以色列、巴西等國都有影片在平遙獲獎。同時,這裡也給國內的小眾影片和青年導演們提供了展示的機會。《米花之味》《過昭關》《過春天》等口碑不錯的文藝片都曾在這裡大放異彩。
當然,作為新電影展映的影片,平遙電影節上也出現了一些質量不過關的影片。對此,賈樟柯表示:於影展而言,最重要的是秉承一種開放包容的姿態。新電影可能是大家擁戴的,也有可能是存在爭議的,我們無法對其作出判斷,但把它們放映出來提供了一個新的電影情況的觀察站,讓人們了解當代電影的全貌和最新狀況。
可以說,平遙電影展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藝術電影展,影片質量以及評價標準都非常具有國際視野。其關注度也是一年比一年高。賈樟柯在10月18日的採訪中表示,今年的影展很多場都出現了座位不夠的狀況,一些觀眾只能坐到門廳看直播。
2019年張藝謀參加了平遙電影展的大師班,凌晨三點就有人開始排隊佔座,開場前還有幾個小時,人就已經爆滿。可見,無論是影迷還是整個行業都需要獨立影展,所以,平遙國際電影節由民間向政府的轉變讓很多人擔憂。
賈樟柯與山西的不解之緣
賈樟柯的退出之所以讓業界震驚和難過,除了他是影展發起人之外,還因為人們無法把他與山西、平遙分離開來看。
賈樟柯本人出生於山西汾陽,其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電影《小武》《站臺》《任逍遙》《三峽好人》《山河故人》等都取材於山西,他的其它影片也離不開鄉村和縣城。很多人都是通過賈樟柯的電影對山西產生了很多想像,同時,電影中所展現的鄉村景象並不只存在於山西,更是廣大北方農村的縮影。
而平遙,在賈樟柯沒有到來之前只是一座旅遊古城,電影展的舉辦讓這座古城以及整個平遙縣城都有了更多的機遇。
雖然退出了平遙電影展,但賈樟柯依舊沒有離開山西,賈樟柯牽頭的山西電影學院已經在籌建當中,選址在他的出生地汾陽賈家莊。採取書院式教學法,只招收1000左右的學生,到大學三四年級再細分專業。教學團隊也會組織國內一流的創作團隊、導演、編劇、製片人、攝影師、錄音、美術執導等。
除了電影,賈樟柯還在山西設立了呂梁文學季。可以說,以電影為中心,賈樟柯在山西開拓了多個內容產業。今年的影展山西元素更加明顯,5部山西本土製作的影片亮相「從山西出發」單元,分別是《奔流到海》《畫時間的人》《如夢晉陽》以及賈樟柯的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四屆電影展對山西的電影和旅遊業都產生了不小的推動作用,沒了賈樟柯的平遙國際電影展未來會走向何方我們不得而知,但目前,多數人持悲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