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新冠疫苗會毀容?會改變基因?這些謠言或產生致命誤導

2020-12-17 SZNEWS

隨著英國和美國等多國相繼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關於疫苗將威脅人類安全的陰謀論再次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傳播。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表示,由於這些謠言可能對人們產生致命的誤導,拖慢西方「戰疫」成功的步伐,各國醫學專家們正努力揭示其中的科學真相。

疫苗改變人類基因?

在西方的社交媒體上,最流行的謠言是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DNA。因為輝瑞公司開發的新冠疫苗,是使用mRNA疫苗原理,即抽取病毒內部分核糖核酸編碼蛋白(或者稱信使核糖核酸)製成疫苗。與傳統疫苗不同,該疫苗不含減毒或滅活病毒,只攜帶新冠病原體的遺傳信息。因此今年5月開始,社交媒體流行的一段視頻就宣稱,mRNA疫苗技術此前「從未被測試或批准過」,注射mRNA疫苗將改變人體DNA。

BBC就此採訪了多名科學家,他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沒這回事」。牛津大學教授傑弗裡·阿蒙德說,「注射核糖核酸到人體不會改變人體細胞的DNA。」因為化學結構不同,mRNA不可能與DNA整合到一起。而且mRNA本身的化學性質非常不穩定,慕尼黑工業大學病毒學研究所所長烏爾裡克·普羅策表示,mRNA進入細胞後很快就會被降解。

過去幾年裡,全球持續對mRNA疫苗展開研究。自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這類疫苗已在全世界數萬人身上進行了測試,並通過了嚴格的安全審批程序。即使在mRNA疫苗獲準使用後,相關安全性監測仍在繼續。

疫苗來自胎兒細胞?

還有說法稱新冠疫苗來自被墮胎胎兒的肺部組織細胞。很多反墮胎團體為此發起抵制新冠疫苗的活動,並宣稱「使用這種道德汙染的人類細胞製造疫苗,是對人類尊嚴的極大不尊重。」

BBC稱,臉書某反疫苗帳號發布的視頻稱,有證據顯示阿斯利康公司和牛津大學聯合開發的疫苗使用胎兒細胞,「但敘述者的解釋是錯誤的」。報導稱,該研究主要探討疫苗在實驗室中被引入人體細胞後的反應。研發疫苗的一個步驟是使用實驗室內生長的細胞,但絕對沒有用墮胎的胎兒進行疫苗研究。

牛津大學疫苗的研發人員說,他們使用的是克隆細胞,但這些細胞「本身並不是流產嬰兒的細胞」。布裡斯託大學的大衛·馬修斯補充說,在製作疫苗的最後階段,所有細胞痕跡都將在純化過程中完全被移除。南安普頓大學的麥可·海德博士說:「任何疫苗生產過程中都沒有使用胎兒細胞。」

疫苗將產生嚴重副作用?

關於新冠疫苗的另一種常見陰謀論是其副作用巨大。在社交媒體中流傳著一些毀容的人或動物的圖片,相關注釋通常是「第一個接種疫苗的人」或者「接種疫苗無傷害?」

哈佛大學講師、反謠言專家瓊·多諾萬說:「社交媒體將負面信息與流行文化聯繫在一起,會特別令人難忘,並促使人們分享。但這會導致我們失去對科學的信任。」BBC表示,這些聳人聽聞的圖片與新冠疫苗並沒有關係,調查發現,它們通常只在強烈反對接種疫苗的群體中分享。科學家們表示,新冠疫苗確實會有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大多很輕微,比如手臂酸痛、頭痛或一兩天內體溫升高等。

注射疫苗不如直接感染?

最近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另一段視頻更讓人啼笑皆非:它宣稱新冠肺炎的治癒率為99.97%,因此直接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免疫力,比接種疫苗更安全。

BBC表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牛津大學統計學學者賈森·歐克說,約99%的新冠肺炎感染者能活下來,相當每1萬人中就有100人死亡,遠高於社交媒體所說的萬分之三。即便如此,歐克補充說,99%這個數據並未考慮到感染者的年齡因素,也沒有考慮到即使存活下來,新冠病毒對健康的長期影響。「感染新冠病毒後,除了重症患者必須入院治療外,還有長期存在的後續健康問題。它還會佔用大量醫療資源,導致因其他疾病或受傷需要治療的患者受到影響。」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利阿姆·史密斯教授說,是否接種疫苗關係到的不只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

疫苗在人體植入微晶片?

還有陰謀論直接針對積極推動新冠疫苗研製的美國富豪、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典型的說法是,新冠疫情只是一個「幌子」,目的是在人類身上植入可追蹤的微晶片,比爾·蓋茨就是幕後主使。今年3月,比爾·蓋茨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可以採用數字證書來顯示誰感染過新冠病毒後復原,誰接受過檢測,誰接受過疫苗注射。那次採訪中,他並沒有提及微晶片,但謠言從此出現,有媒體聲稱「比爾·蓋茨將利用植入微晶片對抗新冠病毒」。

BBC表示,這個說法聽起來令人匪夷所思,疫苗裡面不可能含有微晶片,也沒有證據顯示比爾·蓋茨在實施這個「龐大」的計劃。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會毀容?會改變基因?來自胎兒細胞?匪夷所思……
    隨著英國和美國等多國相繼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關於疫苗將威脅人類安全的陰謀論再次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傳播。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表示,由於這些謠言可能對人們產生致命的誤導,拖慢西方「戰疫」成功的步伐,各國醫學專家們正努力揭示其中的科學真相。
  • 華大基因CEO尹燁權威闢謠:關於新冠狀病毒的十大謠言
    寵物貓狗帶毒,也會感染新冠病毒?究竟寵物貓狗會不會染上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答案是,「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貓、狗等陪伴型動物或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謠言三  雙黃連對治癒新冠非常有用雙黃連一夜售罄?抑制不等於治癒和預防!「有用」這個詞,大家一定要仔細甄別。什麼叫「有用」?是治療,預防,還是抑制?治療,代表雙黃連有可能治癒新冠病毒;而抑制,則代表雙黃連只能起一定的效果。
  • 打新冠疫苗會導致婦女「不育」?別瞎掰了
    近日,一則謠言於在西方世界傳播,這幾天也出現在了中國國內的微信朋友圈裡。我們來看一下重點,謠言以以"筆記"的形式在朋友圈傳播,有兩名歐洲的"科學家"前不久給歐盟藥品管理局發去郵件,呼籲停止新冠疫苗的研發工作,理由是新冠疫苗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安全風險,其中"重點"是讓婦女"不育"。
  • 疫情全球爆發,謠言出現三大特點|上海闢謠平臺發布3月謠言榜
    上海闢謠平臺梳理2020年3月份網絡謠言熱點,發現謠言圍繞疫情輸入、復工復產復學、疫苗和檢測等方面呈現三大特點。三、國內疫情趨平穩,疫苗、檢測盒等謠言出現謠言1:陳薇院士注射全球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真相】馳援一線的「勇士」們在出發前,被安排注射過名為胸腺肽的一類藥物,以增強免疫力。網傳圖片很有可能就是專家組出徵前注射胸腺肽的場景。疫苗的研製的確有了進展,並不是陳薇院士和其他6名專家組成員注射疫苗。
  • 科學家用基因工程製造出MERS病毒候選疫苗 對新冠病毒也可能有效
    科學家用基因工程製造出MERS病毒候選疫苗 對新冠病毒也可能有效  Winnie Lee • 2020-04-10 17:
  • 【網絡闢謠】「新冠病毒是SARS病毒+愛滋病毒的總和」?謠言~!
    【網絡闢謠】「新冠病毒是SARS病毒+愛滋病毒的總和」?謠言~!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大肆轉發傳播,文章稱:「武漢大學新冠病毒重症科主任彭志勇醫生半年多來通過對多起死亡病例解剖、化驗和分析得出結論:新冠病毒是SARS病毒+愛滋病毒的總和。凡是患過新冠肺炎的人,即便核酸檢測成陰性,病毒也沒有完全消除,仍在較長時間內成為無症狀病毒攜帶者,能夠像瘟疫一樣傳染給別人」。文章最後還要感謝新的吹哨人——彭志勇。
  • 推特在闢謠「5G傳播新冠」時翻了車
    「闢謠」成為了一個笑話。「新冠病毒通過5G傳播」並不是什麼新鮮謠言。前者是在全球範圍內愈演愈烈的疫情,後者是正處於飛速普及階段的新一代移動通訊技術,兩者好巧不巧撞在了同一個節點上——自今年一月起,相關的謠言便開始止不住了。「5G無線電波擁有特殊的頻率(frequency),它會改變空氣中的氧氣(oxygen)含量,從而使得病毒更易傳播。」相信這套說辭的老百姓們視5G為疫情的背後真兇。
  • 47條關於新冠病毒的謠言與常識乾貨
    新冠病毒的肆虐,讓每一個人都小心翼翼。但是,疫情期間不斷出現的各種謠言也開始擾亂視聽,既有顛覆常識、毀三觀的個案,也有博眼球、騙流量的情況,更有藉機推銷產品的例子。無論是什麼性質,謠言傷害的始終是普通老百姓。《消費者報導》特別為大家整理出36條關於新冠病毒的熱點謠言以及11條必備的常識乾貨,讓你安穩渡過抗疫期。
  • 打完新冠疫苗多久產生抗體?
    新冠疫苗接種之後發揮作用的免疫機理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疫苗接種之後,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有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在發揮作用。這個功能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接種疫苗之後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產生了一個識別作用,二是產生了免疫記憶的作用,三是產生了抵禦病毒或細菌的作用。一旦有病原侵入機體的時候,B淋巴細胞也好、T淋巴細胞也好,先識別與打進去的疫苗是不是同類。為什麼說疫苗有特異性的作用?它能夠特異性識別侵入的病原,不管是病毒還是細菌,機體產生抗體,或者說疫苗接種之後,T淋巴細胞就會有殺傷力,有消滅病原的作用。
  • 義大利新冠肺炎謠言:檸檬汁防病毒 網購疫苗50歐元6劑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義大利新冠肺炎謠言:檸檬汁防病毒、可網購疫苗50歐元6劑 近日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級,義大利已經成為中國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與此同時,有關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的謠言四處傳播。BBC的報導梳理了幾條傳播度較廣的謠言,其中一條甚至「引用」了所謂「中國專家」的話來證明檸檬汁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檸檬汁能防病毒一家名為Viralmagazine.it的新聞門戶網站上刊載了一篇文章稱:「一位中國Zanjan大學的教授表示,要想預防新冠病毒,攝入越多維他命C越好。」
  • 【網絡闢謠】天津薊州區下倉鎮封村,批發水果村民新冠檢測陽性?謠言!
    【網絡闢謠】天津薊州區下倉鎮封村,批發水果村民新冠檢測陽性?謠言! 據@薊州發布 消息:網傳「薊州區下倉鎮封村、批發水果村民新冠檢測陽性
  • 英國新冠病毒突變究竟影響幾何?疫苗激起的希望會不會破滅?
    它們的暴降是產生在美國剛剛啟動疫苗接種,英國新冠病毒驟變之際,令人憂慮。 時隔一天,局勢持續惡化,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周三(23日)標明,英格蘭東部和東南部更多區域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將調升至最高的第四級,由於高傳染性的變種新冠病毒席捲英國,導致新增病例升至紀錄高位。此外,英國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
  • 疫苗終於問世!美英多國大規模接種後,卻引發了新一輪的「陰謀」
    根據媒體報導,在美英等多個國家的疫苗研發取得進展之後,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一些西方國家已經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疫苗接種。但隨著這項工作的推進,一些關於疫苗的「陰謀論」聲響四起,而一些醫學專家也開始緊急闢謠,希望能讓所有人都放心接種疫苗。
  • 《自然》:歐洲根據已知基因序列合成新冠病毒,助力疫苗開發
    團隊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礎上,首次在試驗中通過反向遺傳學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論文中提到,反向遺傳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病毒發病機制和疫苗開發的認識。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項根據已知病毒基因組進行病毒重建的基礎研究工作,該成果與此前的謠言之一「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 無關,本研究中實驗室中構建的新冠病毒是在疫情暴發後,根據已經公布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的病毒重建研究。
  • ...世衛組織|布魯斯·艾爾沃德|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感染
    而在實際採訪中,布魯斯·艾爾沃德認為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有出現反覆的可能性,但並未表示中國大概率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二次暴發,前述網傳文章的表述並不準確。闢謠:3月29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發表有關援菲新冠肺炎檢測試劑質量的聲明,表示經菲衛生部確認,中國迄已援菲的2000人份華大基因和10萬人份聖湘核酸檢測試劑盒質量非常好,不存在任何準確度問題,完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相關國際標準。上述試劑盒已正式投入使用,為菲政府快速應對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 【網絡謠言粉碎機】疫情期間健康類謠言榜單來了!
    ,這些謠言你是否也曾中過招?謠言健康飲食類謠言TOP101.水果蔬菜表面有新型冠狀病毒會使人感染查證要點:通過果蔬傳染新冠病毒,需要三個條件:1、果蔬上有足夠量的病毒(比如感染病人對著它打噴嚏或者呼氣);2、病毒在失去感染能力之前被接觸到(李蘭娟院士表示,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可以存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
  • 北京新冠疫苗打完多久產生抗體?
    ➤北京新冠疫苗打完多久產生抗體?  答:從前期已經發布的新冠疫苗文獻來看,發揮作用的時間主要是接種疫苗第二劑次的兩周後,會產生較好的免疫作用  ➤接種新冠疫苗後,抗體可持續多長時間?  答:病毒發現的時間還不到一年,所以現在說這個疫苗能夠保護多長時間還為時過早,還不能下這個結論。目前證據提示,按世界衛生組織規定要求,疫苗保護期達到半年以上,基本上沒有問題。  ➤打了新冠疫苗,是不是還要繼續戴口罩?
  •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對疫苗保護能力和開發有何影響?
    那麼,這一新冠病毒株為何讓多個國家的醫療衛生人員和科學家們「如臨大敵」?它的出現對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會有什麼影響?針對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我們又有什麼應對手段?今天,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結合公開資料,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 全媒派 |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盤點疫情期間美國廣為流傳的九條假新聞
    新冠病毒不僅會侵入人類身體,也極易滋生精神層面的焦慮與恐慌,為陰謀論、假新聞的生產和傳播創造環境條件。儘管事實核查的機制和工具一直在進化,但謠言及其帶來的連鎖反應似乎從未在每一次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中缺席。 作為受此次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美國也沒能逃過假新聞的困擾。
  • 科學闢謠: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得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致感染。看來,冷凍食品都不能吃了! 真相解讀:冷凍食品是可以正常食用的。首先,這次發現的活病毒是在進口冷鏈食品中分離得到的,而在國內冷凍食品中並未發現,國家對冷鏈食品有非常嚴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