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2億公裡,滿載珍貴小行星貨物的宇宙飛船就要回到地球

2020-12-09 知新了了

在南澳大利亞沙漠中塵土飛揚的沙漠小鎮烏梅拉,科學家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在太空遨遊六年之後,日本航天探索機構的「隼鳥二號」宇宙飛船將於2020年12月6日最終返回地球。

最為難得的是,它攜帶著難以置信的稀有、珍貴且來之不易的物資:至少100毫克從小行星龍宮表面收集的物質。它將把裝有樣本的太空艙拋向地球,而飛船將繼續訪問更多的小行星目標。

「隼鳥二號」的返回將是太空科學壯舉中的一個裡程碑,它的總行程約為52.4億公裡(約33億英裡)。小行星「龍宮」的前身是1999年的JU3,它的橢圓軌道正好在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上,而它的距離幾乎和火星的軌道一樣遠。

「隼鳥二號」的計劃包括計算這顆小行星未來的位置,並利用地球引力的突然加速,繪製出一條能讓飛船到達目的地的路徑。

然後,太空飛行器必須能夠再次降落在兩顆小行星上,兩次收集材料,然後再次從小行星上反彈,最後返回地球結束旅程。

現在,飛船已經到達了地球,收集太空艙的團隊已經全部抵達澳大利亞。回收太空艙的演練和將用於追蹤進入的太空艙的技術測試正在進行中。

初步小組成員已完成為期兩周的COVID-19隔離,已於上周抵達澳大利亞伍梅拉皇家空軍基地,並開始著陸和回收準備工作。

那件「小小」的貨物可是件大事。只有另一個任務成功地返回了一顆小行星樣本。2010年,JAXA最初的「隼鳥」號任務是將一顆小行星Itokawa帶回地球,但是採樣裝置失敗了,只有幾微克的物質被運回家。

相比之下,100毫克絕對是一個巨大的物質財富,科學家們希望能夠進行詳細的測試。由於「龍宮」是一顆原始的碳質小行星,人們認為它保存了太陽系中一些最原始的物質,自45億年前形成以來,相對沒有變化(除了一些輻射)。

科學家們希望,這個小樣本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太陽系早期,以及內部巖質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的見解。

太空艙預計在2020年12月6日ACDT(澳大利亞中央夏令時)凌晨3點30分到4點30分之間降落,由於進入大氣層的熱量會產生一個耀眼的火球。一個特殊的隔熱罩將保護太空艙免受大約3000攝氏度(5400華氏度)的高溫。

在展開降落傘後,它預計將在烏梅拉保護區內100平方公裡範圍內降落,並向回收小組發送無線電信號。一旦信標降落,這個信號將無法從地面站探測到,因此一架直升飛機將在空中上追蹤太空艙的下落。

一旦被定位,太空艙將被直升機帶到一個快速檢查設施。在那裡,容器內的任何氣體都將被取樣,然後將容器放入一個密封的運輸盒中,空運回日本。到那時,研究進程的下一階段將真正開始,因為科學家們開始了艱苦的研究和分析巖石的工作。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人無法觀看返回艙的現場直播,但JAXA已經為那些能夠觀看返回艙的人發布了觀察和攝影技巧,並為所有人發布了一款基於iOS的AR應用程式,以跟蹤返回艙的軌跡。JAXA還在考慮對太空艙的釋放和進入大氣層進行實況轉播。

同時,「隼鳥二號」的飛行還將繼續。它的下一站將是2026年7月的小行星(98943)2001CC21,之後它將繼續前往1998KY26小行星,並在2031年7月與之會合。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歡迎回到地球!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5億公裡,年底著陸澳洲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艘飛船正在朝著地球前進。它在兩年前離開地球,前去探索一個特別的小行星,如今它滿載著礦石,即將回到地球的懷抱。這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按照科學家的估計,在今年12月,「隼鳥2號」就要回到地球,著陸在澳大利亞的荒漠當中。
  • ...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這些碎片被視作珍貴的研究資源——科學家相信,它們將有助於揭示太陽系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
  • ...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 這些碎片被視作珍貴的研究資源——科學家相信,它們將有助於揭示太陽系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
  • 隼鳥2 號太空遨遊 50 億公裡:成功從「龍宮」帶回珍貴樣本
    原標題:隼鳥 2 號太空遨遊 50 億公裡:成功從「龍宮」帶回珍貴樣本     在太空中遨遊了 6 年後,隼鳥 2 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     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 2014 年發射的隼鳥 2 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 12 月 6 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依靠28毫米推力,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67億公裡,6個月後回到地球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1.67億公裡外深空中,一艘人造飛船以每秒22.62公裡速度無聲地飛行著,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和耀眼太陽,後方是太陽系之外暗黑無光的星際空間,這艘飛船就是聞名於世界的日本隼鳥2號。
  • 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
    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對宇宙的探索也未止步,如今52億公裡太空航行完結,隼[sǔn]鳥號回歸地球,日本開啟宇宙航行之旅!近期日本宣稱,已經成功登陸「龍宮」小行星的「隼鳥號」探測器已經準備返航,將在澳洲南部安全著陸。隼鳥號是日本研製並在2003年用MV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的小行星取樣太空飛行器。
  • 隼鳥2號太空遨遊50億公裡:成功從「龍宮」帶回珍貴樣本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
    日本飛船飛行52億公裡後,將帶回太空物質,已與美國籤訂協議!在南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群日本人已經蓄勢待發,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因為他們即將迎接日本飛船從數億公裡之外所採回的太空物質,這些物質來自於小行星龍宮。
  • 一顆直徑4公裡,秒速31公裡的小行星正向地球趕來,不過不用怕
    很多人會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會發生巨大的自然災難,實際上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只是絕大多數的小型的星體都非常小,而且絕大部分都會在大氣層中摩擦燒蝕掉,根本到達不了地球表面,即便是能到達地球表面的,一些小行星的體積也都很小,很難造成較大的災難。
  •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到周日凌晨到達南澳大利亞烏梅拉(Woomera)上空時,探測器將完成約60億公裡(37億英裡)的往返飛行,其中包括在一顆移動的小行星表面短暫停留了兩次。2018年6月,探測器在繞太陽運行了3年多的橢圓形軌道飛行32億公裡後,到達了小行星上方的靜止位置。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龍宮」(Ryugu),得名於日本童話中的海底龍宮。該任務的幾個關鍵階段之一是在去年2月,當時它短暫地降落在「龍宮」(Ryugu)小行星上,並向其表面發射了一個微小的鉭球,以激起灰塵進行收集,然後彈回原地。
  • 6年60億公裡,日本隼鳥2號將向地球交付小行星樣本
    2014年12月3日,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搭載H-IIA火箭26號機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並於2019年2月和7月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表面,採集到了「龍宮」地表下的巖石標本。據《衛報》(The Guardian)12月4日報導,在經歷了漫長的六年航行後,隼鳥2號計劃於12月6日向地球投放一個裝有巖石樣本的太空艙。科學家們期待這些樣本能幫助他們解答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謎題。
  • 還剩最後2.39億公裡,隼鳥2號10個月後回到地球,投30斤重物體
    而日本打造的隼鳥2號飛船就是外太空中最顯眼一個太空飛行器,因為它已經成功對一顆名為龍宮小行星進行了採礦,現在已進入返回階段。2014年12月3日發射,2018年6月27日接近小行星龍宮,2019年11月12日,收穫滿滿地返回地球。
  • 小行星撞地球時,你該怎麼辦?
    天文學家認為,大多數小行星很可能是退化的行星,或者是在46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形成時,那些從未長大到足以成為行星的小碎片。小行星可以有自己的衛星——有些甚至有兩個!小行星的形狀幾乎總是不規則的,而且可能有大量的隕石坑,這表明它們的過去中充滿了撞擊事件。
  • 直徑370米的小行星或將撞擊地球?紫臺專家:可能性很小,不必過分擔憂
    早在2000年初,科學家們就預測它會在2029年4月13日從地球的「鼻尖」上飛過。後來又被推測出2036年4月13日,阿波菲斯會再次光臨地球。此次,阿波菲斯再一次回到人們的視線中,網友們紛紛猜想是不是世界末日要成真了。季江徽說,就目前的觀測而言,阿波菲斯在2029年4月13日會比較靠近地球,屆時它離地球大約3.6萬公裡。「在地球上,公眾能用肉眼可見夜空中的阿波菲斯。
  • 日本探測器飛行52億公裡,卻取回「人造物」,難道被澳洲調包了?
    中國在航天事業發展之際,別的國家也沒有停止,像是日本,日本在6年前的時候就已經發射了隼鳥2號探測器前往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探索,而就在近期隼鳥2號也回歸了,日本探測器飛行52億公裡,卻取回地外人造物,難道被澳洲調包了?
  • 飛52億公裡取外星物質,卻取回一個人造物?日探測器發生蹊蹺事
    日本探測器隼鳥二號經過長達6年的漫長飛行,行程52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龍宮上取到了外星物質,並於12月6日將返回艙送回,降落到南澳大利亞阿德雷德西北沙漠小鎮伍默拉。然而打開返回艙後,科學家們卻大吃一驚,在炭黑色的小行星碎片中,似乎出現了一個亮晶晶的人造物——一張揉皺的錫箔紙!怎麼回事?億裡迢迢取回的小行星物質,全程都是密封的,連空氣都無法進入,怎麼會出現人造物?難道人類製造的垃圾連地球引力都無法阻止了,直接飄到億萬公裡的太空,並落到了小行星上?
  • 6年太空之旅,日本帶著土壤回到地球,對科學界來說意味著什麼?
    隼鳥2號影子自拍 6年時間,隼鳥2號從採集小行星樣本到回家,走了60億公裡,它帶回來的樣本極其珍貴。 因為小行星上可能會出現的水,意味著可能揭開地球生命起源。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NASA和日本航天局會熱衷於讓太空探測器吃小行星的土了,萬一還能再找到一個生命呢?科學家們一直想要找到宇宙中的文明所在。
  • 藏文科普|小行星撞地球,來者不善?
    歷史上曾光臨地球的小行星數不勝數,它們都給地球帶來過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吧。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擔心宇宙間星體的碰撞會威脅到地球,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當恐龍滅絕被歸咎於彗星或小行星的撞擊時,這個領域才獲得了科學界的關注。
  • 「天問一號」探測器 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記者15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天文小科普:什麼是小行星?
    雖然地球上有許多人準備迎接新年,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距地球7000萬英裡(1.1億公裡)的 「奧西裡斯-REx」宇宙飛船在8秒內完成了一次推進器的燃燒,打破了太空探索記錄。飛越貝努(Bennu)的北極。資料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亞利桑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