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2020-12-15 中國科學技術館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

這些碎片被視作珍貴的研究資源——科學家相信,它們將有助於揭示太陽系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

到周日凌晨到達南澳大利亞烏梅拉(Woomera)上空時,探測器將完成約60億公裡(37億英裡)的往返飛行,其中包括在一顆移動的小行星表面短暫停留了兩次。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無人飛船將從大約22萬公裡(136700英裡)的高度開始釋放太空艙。

周日的行動將標誌著總價值300億日元(2.15億英鎊)的「隼鳥二號」任務的高潮。

2014年12月,「隼鳥二號」在位於日本西南部的谷名島航天中心發射成功。

2018年6月,探測器在繞太陽運行了3年多的橢圓形軌道飛行32億公裡後,到達了小行星上方的靜止位置。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龍宮」(Ryugu),得名於日本童話中的海底龍宮。

該任務的幾個關鍵階段之一是在去年2月,當時它短暫地降落在「龍宮」(Ryugu)小行星上,並向其表面發射了一個微小的鉭球,以激起灰塵進行收集,然後彈回原地。

5個月後,它第二次著陸,收集了這顆46億年前的小行星表面下的巖石碎片和土壤,這還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航天機構完成了這一點。

Jaxa認為,這些地表下的樣本中含有碳和有機物,它們受到了空間輻射和其他環境因素的保護,處於與太陽系形成時相同的狀態。

Jaxa「隼鳥二號」項目負責人吉川誠(Makoto Yoshikawa)表示,科學家們對分析琉球樣品中的有機物質特別感興趣。「有機物質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它們來自哪裡。」「我們希望通過分析隼鳥二號帶回的有機物質的細節,找到關於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

「隼鳥二號」確實成功地從琉球採集了樣本。至少0.1克,或者少於1盎司的1/280盎司,就可以宣布成功。但科學家們希望能有幾克那麼多。

周日早些時候,在隔熱罩的保護下,返回艙將在距離地球120公裡(75英裡)處重新進入大氣層時短暫變成火球。在離地面大約10公裡的地方,一個降落傘將會打開,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太空艙將會發出信號,然後表明它在地面上的位置。

上個月抵達烏梅拉的Jaxa專家,已經在幾個地方安裝了接收信號的碟形衛星天線,同時還準備了一架海上雷達、無人機和直升機來協助搜索和回收這個直徑40釐米(15英寸)的鍋形太空艙。而澳大利亞航天局和國防部將隨時待命,以協助搜索和回收任務。

Makoto Yoshikawa表示,如果沒有當地的幫助,搜尋這個直徑只有40釐米的太空艙「將會非常困難」。

此次探索的目的是揭示太陽系的早期歷史,並可能提供有關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然而,「隼鳥二號」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在釋放太空艙後,它將前往另一個遙遠的小行星1998KY26,這一任務預計將持續10年。

而在「隼鳥二號」帶著世界上第一個小行星地表樣本返回地球的幾周前,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號(OSIRIS-REx)宇宙飛船成功地採集了小行星「本努」(Bennu)的地表樣本。另外中國本周宣布,其月球著陸器收集了地下樣本,並將其密封在太空飛行器內,準備返回地球。與此同時,空間發展中國家在這項任務上展開競爭。

相關焦點

  •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
    6年飛行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Evelyn Zhang • 2020-12-06 11:45:45 來源:前瞻網
  • ...超60億公裡!日本「隼鳥二號」採礦歸來 將攜小行星塵埃返回地球
    在其突破性任務開始6年零3天後,日本宇宙飛船「隼鳥二號」(Hayabusa 2)將帶著一個載有原始小行星碎片的太空艙返回地球,預計將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著陸。 這些碎片被視作珍貴的研究資源——科學家相信,它們將有助於揭示太陽系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
  • 攜帶40億年前塵埃的日本太空艙返回地球:兩項技術直追嫦娥五號
    第二次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已經實現,日本JAXA的隼鳥2號任務在12月5日返回地球,降落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西北約500公裡的沙漠中。降落南半球的原因在於隼鳥2號的軌道比較特殊,要前往一顆叫做Ryugu的小行星,澳大利亞的沙漠為此提供了天然的降落場。日本這次帶回的小行星樣本來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的開採計劃,長達一年多,帶回的樣本只有100毫克。
  • 12月6日凌晨,「隼鳥二號」採集的小行星樣本成功返回地球
    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隼鳥2號」先在12月5日下午14時30分左右分離,向地球釋放裝有樣本的密封艙,然後密封艙在距離地球約22萬公裡高度分離後進入大氣層,12月6日凌晨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 日本航天局已經從隼鳥二號上回收了「龍宮」小行星樣本
    日本航天局官員周日對「隼鳥二號」太空探測器在一次史無前例的任務中收集到的稀有小行星樣本抵達地球表示歡迎。 這些樣本是由2014年發射的「隼鳥二號」在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上採集的。探測器收集了由於向小行星發射「撞擊器」而激起的表面塵埃和表面下的原始物質。這種物質被認為自宇宙形成以來就沒有改變過。
  • 日本沸騰了!隼鳥二號送回了古老行星上的樣本,或與生命起源有關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航天局表示,「隼鳥二號」宇宙飛船成功地分離了一個太空艙,並將其送往地球。該太空艙從一顆遙遠的小行星上帶回了樣本,這可能會給太陽系起源和地球上生命來源的研究提供一定線索。日本航空航天探索機構(JAXA)表示,周六下午,太空艙成功地從22萬公裡(136700英裡)外分離,這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操作,需要精確地控制。這個太空艙將於周日降落在澳大利亞伍梅拉一個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隼鳥二號在一年前離開了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1.8億英裡)的小行星「Ryugu」。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去月球,而發射隼鳥2奔3.5億公裡?
    前一段時間,在中國的嫦娥5號採集到月壤返回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也從3億公裡外的「龍宮」小行星挖土回來了。 由此可見,日本的航天技術也非常強大,也已經能進行系外採樣了!但是為什麼日本要選擇將隼鳥二號送上小行星去採集巖石樣本,而不去月球上採集樣本呢?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上個月24號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帶著國人的美好祝願成功飛天,8.2噸的嫦娥五號在飛行了大約2200秒後成功到達了預定軌道。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_騰訊網
    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之後嫦娥5號將在月球表面挖掘大約2kg的月壤,然後在本月中旬返回地球。預計將降落在內蒙境內,這將極大地幫助科學家們了解月球的形成演化史。 除此以外,日本的隼鳥2號也將在本月的6號返回地球,小行星樣本預計將在澳大利亞西部的空曠地帶著陸。隼鳥二號所採集的樣本是來自數億公裡外的小行星「龍宮」,科學家們將通過這些樣本了解到小行星的形成及太陽系早期的一些信息。
  • 隼鳥二號採樣返回,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和著陸器組合體,在筆者碼字的同時正在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邊緣降落,而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的取樣也將於12月份返回地球,這是巧了,這兩個都屬於取樣返回,一個遠在數個天文單位以外,一個則在抬頭可見的月球上,到底哪個更難一些?隼鳥二號的「龍宮小行星」採樣難度有多高?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日本隼鳥探測器搶先回到地球,哪家難度更大?
    ,那就是日本的隼鳥二號。日本的「隼鳥二號」同樣是進行地外天體的採樣和探測任務,並返回地球,那麼他們之間,有何區別呢?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在2014年發射升空,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的飛行之後,於2018年抵達了一顆被命名為「龍宮」的碳制巖石小行星。2019年開始,「隼鳥二號」開始正式對該行星進行探測採樣工作。從任務上看,這兩種探測器的任務相似,她們之間卻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 日本太空採礦飛船隼鳥2號滿載而歸,即將於年底返回地球
    畢竟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球,上面充滿了地球上沒有的礦物或者稀有礦物,比如黃金和鑽石等。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進步,國外已經註冊了好幾家太空採礦公司,正在向著太空中的寶藏做積極準備。但是你知道嗎,有一個國家已經實現了從小行星上採集樣本返回地球的成就,它就是日本。
  • 隼鳥二號搶先回歸,6日凌晨帶回樣本,或助科學家揭秘生命起源
    隼鳥二號攜帶樣本從3.4億公裡之外的小行星返回,目前即將回歸地球,此後隼鳥二號將繼續前行去探索新的目標。這並非是日本第一次在小行星上採集樣本回歸,2005年隼鳥號在絲川小行星上已經完成了樣本採集,並且在2010年送回地球,雖然樣本很少,僅僅1500粒肉眼幾乎看不到的炭質球粒礦物質,但終歸是實現了突破。
  • 太空採礦!日本隼鳥2號要將礦石「扔」回地球,這算天基武器嗎?
    眾所周知,日本出於種種目的對太空技術的開發可謂是不遺餘力。就在近日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研發製造的"隼鳥二號"深空探測器再次引發全世界網友的熱議。據日本媒體報導,"隼鳥二號"目前已經完成了既定的探測任務開始踏上返回地球的行程,如果順利的話2020年12月就可以返回。
  • 飛52億公裡取外星物質,卻取回一個人造物?日探測器發生蹊蹺事
    日本探測器隼鳥二號經過長達6年的漫長飛行,行程52億公裡,終於從小行星龍宮上取到了外星物質,並於12月6日將返回艙送回,降落到南澳大利亞阿德雷德西北沙漠小鎮伍默拉。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的人員遠赴澳大利亞,順利找到了返回艙並將其帶回日本,一切似乎都按照計劃進行,非常順利,非常完美。然而打開返回艙後,科學家們卻大吃一驚,在炭黑色的小行星碎片中,似乎出現了一個亮晶晶的人造物——一張揉皺的錫箔紙!怎麼回事?億裡迢迢取回的小行星物質,全程都是密封的,連空氣都無法進入,怎麼會出現人造物?
  • 依靠28毫米推力,隼鳥2號飛船剩最後1.67億公裡,6個月後回到地球
    趣味探索訊 在距離地球約1.67億公裡外深空中,一艘人造飛船以每秒22.62公裡速度無聲地飛行著,它的前方是綠色地球和耀眼太陽,後方是太陽系之外暗黑無光的星際空間,這艘飛船就是聞名於世界的日本隼鳥2號。
  • 離地球3億公裡,日本展現太空技術,我們或小看日本航天水平了!
    如果提到日本這個國家,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比較的憤慨,畢竟日本曾經對中國所做出的行為都是非常令人髮指的,但是從客觀上來說,日本的發展確實是中國所需要借鑑的。比如說日本隼鳥二號的太空探索就非常厲害,甚至或許可以揭開人類的起源之謎。隼鳥二號是世界首枚採集小行星樣本,並成功返回地球的隼鳥號的後續機型。
  • 日本確認帶回了小行星樣本,原目標是取樣100毫克
    這對2014年發射升空的「隼鳥二號」探測任務來說是個好消息。該任務向一顆名為「龍宮」的小行星發射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從小行星表面收集巖石樣本,然後將它們帶回地球進行研究。「隼鳥二號」在「龍宮」表面實施了兩次樣本採集行動,然後返回地球。該探測器於本月抵達地球,並將裝滿小行星樣本的容器拋下,並於12月5日在降落傘的幫助下降落在澳大利亞。
  • 歷經52億公裡,滿載珍貴小行星貨物的宇宙飛船就要回到地球
    在太空遨遊六年之後,日本航天探索機構的「隼鳥二號」宇宙飛船將於2020年12月6日最終返回地球。最為難得的是,它攜帶著難以置信的稀有、珍貴且來之不易的物資:至少100毫克從小行星龍宮表面收集的物質。它將把裝有樣本的太空艙拋向地球,而飛船將繼續訪問更多的小行星目標。
  • 6年60億公裡,日本隼鳥2號將向地球交付小行星樣本
    2014年12月3日,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搭載H-IIA火箭26號機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並於2019年2月和7月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表面,採集到了「龍宮」地表下的巖石標本。隼鳥2號探測器降落在小行星「龍宮」的模擬圖 圖源新華社隼鳥2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用來執行小行星探測計劃的探測器。2014年12月3日,隼鳥2號搭載H-IIA火箭自日本鹿兒島縣駛向太空,開始了自己六年的宇宙航行。六年來,隼鳥2號在太空中做出諸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