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段時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正式籤署,而臺灣地區被排除在外,這一情況給臺灣地區農產外貿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此,臺灣地區中興大學副教授蕭仁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在農產品方面的相關舉措,雖然對農產品的貿易存在一定的影響,但實際上對臺農產品銷售影響並不大。臺灣地區農業在整個協定的構架下,反而有望在協定之外保持一定的競爭能力。
RCEP對臺灣農業影響不大 但ECFA對臺灣農業十分重要
蕭仁傑所說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對臺灣農場外貿的競爭力形成的衝擊較小還有待商榷。但是蕭仁傑表示,從樂觀角度來看,因為臺灣地區的農業貿易並不佔自貿區的主軸,同時各國對境內農業通常都會採取相對的保護措施,臺灣地區又有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構架協議(ECFA)的優勢,所以在短期之內RCEP對臺灣地區的農業外貿影響應該不會很大。
但蕭仁傑表示,假如ECFA有一天被取消的話,臺灣進不去自貿區,必然會對臺灣地區的農業外貿造成巨大影響,給農業外貿帶來巨大危機。如果 RCEP自貿區後續在農業方面進一步加深互惠,臺灣地區將很可能失去ECFA的優勢,在農產品方面的競爭力很可能被其他東南亞國家取代。
蕭仁傑:臺灣品牌應建立黏著度,保證生存空間
蕭仁傑對臺灣地區提出了建議,他建議臺灣地區在亞太自貿區逐漸成型和深化之前,要在ECFA站穩,保持住外貿優勢。同時,臺灣地區農產品面臨著一定的外銷困境,品質上去了,但銷量卻比不上其他競爭對手,所以臺灣地區應該設法進行農業轉型,給臺灣地區的農產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
蕭仁傑還對大陸停止ECFA的可能性做出了一定假設,他認為大陸在目前兩岸關係十分嚴峻的情況下,確實有可能停止ECFA。但是臺灣地區的農產確實在大陸「有口皆碑」,存在一定的品牌效益。所以他認為在長期的市場開拓下,臺灣地區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品牌黏著度,雖然ECFA不會輕易終止,但是臺灣地區還需要做好準備以防後患。進一步深化ECFA才能夠讓臺灣地區在自貿區之外仍然能夠保持著正常的生存餘地。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新福建。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