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新番的質量毋容置疑,然而總是有那麼一些作品,來刷新觀眾們的認知。
高開低走的《全員惡玉》
一部和《咒術回戰》同時期上映的動畫,在開始的時候很多人將兩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較,在歐美地區人氣和評分甚至比《咒術回戰》還要高一點。
而在動畫第六集的時候最後一段的雨中片段,沒有任何的bgm,在雨聲的渲染下,那一股氣氛就已經到了一種境界,我在心目中也是達到了本作品的最高的部分。
但是卻在這之後,評分驟降,雖然大家在知道是由小高在擔任的故事原案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是評分降低的並非是自己喜歡的角色一一無掉,反而是因為女主。
大家的矛頭一一指向了女主,關於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女主"白蓮花",個人認為小高的作品其實並不適合做動畫,彈丸遊戲有趣的一塌糊塗,動畫看著我覺得憨的要死,撇開製作上的問題,最核心的違和其實在視角上。
這群人有的可以徒手拆樓,有的創造醫學奇蹟,沒一個可以用正常邏輯衡量,在一群不正常的人裡面,相對其實是正常,至少目前為止是普通人人設的女主,她反而顯得非常的格格不入,這就是我們在上帝視角看到女主,感覺這人好聖母的原因。
當然這番其實任何一個角色你都別當正常人,你只需要知道女主"目前的人設是一般人",所以她現在需要做"一般論上正確的,正義的言論"。
自我感動的《成神之日》
除了高開低走的全員惡玉,這部動漫也讓很多人吐槽。
《成神之日》自從第十集女主角變成痴呆兒之後,口碑一落千丈。活潑可愛的女主角被麻枝準寫成了一個只會阿巴阿巴的憨憨,本來雙商就不高的男主角,沒有了女主的關懷原形畢露,在第十集和第十一集做出了病房大聲喊叫。
許多觀眾都狠批:後面兩集都是些什麼?《成神之日》的口碑應聲下跌,從9.0直撲到5.8。
第十二集,開幕醫 學 奇 跡,雛想起了男主和自己喜歡男主這件事,拖著蹣跚的步伐跑去和男主擁抱。
這一幕按計劃來講,應該是整個番的催淚點,但因為種種操作著實拉胯,讓人只想說「就這?」。然後,男主把女主帶了回去,後面就是一些不痛不癢的重逢場景,然後本片完。
說實話,看完整部的時候,我已經沒有催淚的感覺,刻意的去刻畫悲慘的人物,反而讓人無法感觸。
升華主題卻力不從心
小高人物塑造的太過極端,從撿到500西元,要給運輸工送去可以看得出來,所以幫助弱小也是她內心很自然的想法,但是卻讓女主的善良變得非常偏執。
她是普通人是真的,是欺詐師也是真的,作品講述的並不是一個欺詐師靠著難以想像的頭腦戰勝,而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成長成詐騙師的故事。
而成神之日最令我感到有「彆扭感」的便是全篇劇情都呈現出一種刻意煽情的氛圍。前半段的故事主要講述的是黑客少年的往事,為父母所虐待利用的童年,同時還有個人的情感爆發等。但是,我想問這樣的設計真的有必要嗎?
花費這麼大篇幅,便是為了去描寫一個之前出場不過寥寥幾次的人物,耽誤劇情節奏且不說,他的情感刻畫對於後期劇情發展有起到絕對性的作用嗎?即便後續劇情裡他能夠佔據主要戲份,但是突然地煽情氛圍描繪依然令人的心情難以出現起伏。
總體來說,兩部番劇都是大家一開始期待很高的,結果越走越低的趨勢讓人無法接受。
你如何看待讓人大跌眼鏡的兩部十月番劇,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文章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