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和重慶是西部聯繫最為緊密的兩個省市,在1997年之前更是非常親密的一家人。在如今的川渝兩地,也存在著許多有趣的現象,比如四川的大竹縣和重慶的大足區,因為讀音極為相似,一度會讓許多外地人犯迷糊。
而對於普通話水平並不高的川渝人民來說,要準確地分清平舌和翹舌,讀準這兩個城市的名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網上曾不止一次報導過,因為名字分不清楚,而買錯了兩座城市車票的新聞。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重慶的大足區。這是一座因為大足石刻而馳名中外的城市、全區幅員面積1436平方公裡,總人口106萬。
大足地處成渝經濟區腹心,直接承接重慶、成都兩座特大城市的「雙核輻射」,是成渝經濟區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區位優勢獨特,擁有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等榮譽稱號,其五金產業更是非常發達。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5.8億元,首次突破600億大關。
接下來,我們再走進四川大竹,它位於川東地區,隸屬於達州市管轄。因境內「竹多竹大」而得名,與梁平、墊江,廣安等城市接壤,總人口112萬,幅員面積2076平方公裡。
大竹是川東地區的丘陵強縣,經濟總量長期位於達州前列,曾連續十多年入選中國西部百強縣,也是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此外,大竹還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大縣之一,能源非常豐富,擁有亞洲第二大天然氣集輸站。2019年,大足的GDP達到370億元,繼續位居達州區縣的榜首。
如果從面積和人口上來看,達州大竹的規模更大一些,但如今,兩地的經濟總量的差距卻非常明顯。當然,這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理解,首先是重慶大足從行政級別上來講,自然會比達州大竹縣更高一些,獲得的政策優勢自然也會更多。
此外,大竹縣的交通仍然存在著不少短板,至今沒有通鐵路。但位於成渝腹地的重慶大足,這方面的優勢就很明顯了:成渝高鐵已經開通多年,早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此外,隨著重慶主城都市區的擴容,大足將在鐵路,軌道交通、產業配套等方面全面地融入主城。
當然,大竹作為川東地區的經濟強縣,未來仍然值得期待,特別是隨著西渝高鐵的落地,未來大竹將成為連接達州和重慶的重要節點城市,在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戰略下,發揮更大的作用。
川渝兩地一家親,祝福重慶大足和四川大竹的發展都會越來越好,認同的網友都來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