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清平樂》之後,便想替徽柔和懷吉找到一塊淨土,沒有是非,遠離悲喜,逃開七情六慾,跳出痴嗔怨念,升華仁義禮智信,淡忘前塵往事,一心靜享餘生歲月……
到最後才發現,這世上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地方。
哪怕是人走了,魂滅了,乃至千年之後,仍然還會有牽扯不清的,訴也訴不盡的是非對錯。
而更可悲的是,這時候,連反駁的機會都不會給這些曾經在歷史上,留下驚鴻一瞥的人們。
我們不是當事者,其中的孰是孰非我們無法確定。
雖然歷史資料在那裡擺著,但歷史亦是人所作,誰又知道記錄歷史的人,有沒有帶著有色眼光,讓事實真相蒙上一層灰塵呢!
所以,我們只追《清平樂》這部劇,不談歷史。
說到劇,不得不承認,《清平樂》簡直太神奇了。
能把原本樂觀陽光的人,追成多愁善感的抑鬱症患者,亦能把整日沉寂在怨天懟地情緒中的人,追成看透生死輪迴的大慈大悲的活菩薩。
之所以會有這樣兩極分化的結果,大概只因個人感悟不同,領略的風景自然有所不同,得到的人生哲理亦會跟著不同吧!
有人為了官家窮盡一生卻從未為自己活過一日而憤憤不平,有人則為了大宋能有如此一位寬厚仁德的皇帝而欣慰不已。
但更多的人則為了懷吉和徽柔這一對苦命鴛鴦,對宋仁宗的好感盡失,且生出了一絲難以名狀的怨恨。
可見,徽柔和懷吉的命運牽動著多少觀眾的心啊!
那麼,《清平樂》已近尾聲,到最後懷吉和徽柔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01懷吉和徽柔回家
因為李瑋的一巴掌,懷吉帶著徽柔給觀眾朋友們,上演了一場無比虐心的夜扣宮門的大戲。
原本以為,回家,這麼溫暖的字眼在兩個孩子的嘴裡說出來後,會有意想不到的反轉結局。
即使這四方城裡的風再冷,人心再涼薄,那也是懷吉和徽柔的家啊!
家,在所有人的眼中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在我們受到委屈時,有個哭訴的地方。在我們無路可退的時候,有個避風的港灣。在我們不知所措的時候,它又會變成一座指引方向的燈塔。
但這個家,等待懷吉和徽柔的,卻是皇后的冷眼旁觀,宋仁宗的無盡指責,還有苗娘子的無可奈何……
02徽柔護懷吉
懷吉和徽柔錯了,他們是回了家,但不但沒有得到他們理想中的庇護和愛,卻讓事情變得比之前更糟了。
糟到皇后親自登李家之門道歉,糟到百官彈劾,甚至,糟到宋仁宗一氣之下吐血不止。
看到這裡,只想說一句,這世道還有什麼人情冷暖?還有什么正義公理?
這是擁有無限繁華的「清明上河圖」中的理想宋朝嗎?
徽柔被下藥,雖然有懷吉的拼死捍衛,保住了清白,傷害卻不折不扣的造成了,卻還要受害者去低三下四的道歉?
徽柔是什麼人啊?她可是從小被大家放在蜜罐子裡,寵在心尖上的公主啊!何曾受過這樣的折辱和委屈?
但為了懷吉,這姑娘忍了,當懷吉被責難時,她拼死的護在懷吉的身前。
即使是拿出她最為不屑的,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潑婦之為。
即使是背負不懂禮數,硬闖朝堂,頂撞大臣的千古罵名。
即使是明知道那是忤逆不孝的罪大惡極,她也要為了懷吉和她的感情據理力爭一回。
說真的,這份飛蛾撲火的勇氣,即使到了今日,依然可以撼動人心。
03一句話讓徽柔徹底放棄抵抗
趙徽柔的這份勇敢,終於還是讓這些所謂的「家」裡人改變了主意。
但卻沒辦法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畢竟,那是封建時期,沒有人能接受這樣突破封鎖式的設定。
在人們固化的思想裡,一個內侍,低下的,伺候人的,不男不女的怪物,一個公主,高高在上的,聖潔無暇的國之珍寶,怎麼能在一起呢?
那是對朝廷的褻瀆,是對美好的玷汙。
呵呵,說白了,懷吉和徽柔的感情,只是前無古人的先例,太過新鮮,讓他們這些思想陳舊的人難以接受而已,僅此而已。
徽柔明白這一切,所以抗爭,但皇后一句話:「現在能救懷吉的只有你了。」
便讓徽柔低下了高傲的頭,徹底放棄了掙扎。
她是喜歡懷吉,且希望和他永遠在一起,但是,她不想懷吉因此丟了性命,畢竟,活著,才能有希望啊!
不得不說,皇后,你果然高明,怪不得宋仁宗防你這麼多年,你是真能洞察人的心思,知道徽柔最在意的是什麼啊!
04《清平樂》定格的結局
沒有錦衣華服的雕飾,沒有富麗堂皇的豪華宮殿,沒有鳳冠霞帔,沒有紅燭喜字,沒有喧囂繁鬧……甚至,連親人的祝福都沒有。
灰暗中,只有懷吉和徽柔兩個人纖瘦的身體,對著天地,對著彼此,對著空氣舉行了一場無聲無息的跪拜之禮。
這一刻,懷吉和徽柔拜堂成親,終於成了夫妻,兩個人就這樣彼此交付了終生,且發誓不管將來如何,他們各自的心中只有彼此。
不僅如此,懷吉和徽柔還預定了來生,即使轉世為人也一定在一起。
之後,兩個人便按照「旁人」的意思分開了身體,但靈魂的守望卻從未間斷。
在他們分開的第八年,懷吉失了徽柔的音訊,不久,懷吉也隨之而去。
自此,兩個被傷得體無完膚的靈魂,在某個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再次相遇。
雖然,懷吉和徽柔到最後還是分開了,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以夫妻之名在一起了。
或許,這場婚禮的慰藉,便是《清平樂》能帶給觀眾最好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