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寺位於渝北區石船鎮膽溝村,始建於明代崇禎年間。
建鳳凰寺之前,那裡就有一座小廟,供奉著幾座神像。每逢初一、十五,不少人前去燒香請願,香火延續了兩百多年。
明代崇禎年間,當地一個姓周的財主捐出銀兩,將原來的小廟改建成寺廟,供奉鳳凰夫人神像,因而取名鳳凰寺。
鳳凰寺宏偉寬敞,高大挺拔。寺廟共有三重華堂,每重都是雕梁畫棟,精美異常。華堂兩邊是廂房,專供僧人生活起居之用。一年四季,寺內鐘聲盈耳香菸嫋嫋,方圓百裡的信徒絡繹不絕前來朝拜,熱鬧非凡。
當年為什麼要建這座鳳凰寺呢?傳說是這樣的。
御臨河邊有個舒家場,舒家場上有個黃老爺,黃老爺有個千金小姐名叫黃鳳。黃鳳不光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還有一身過硬的功夫,那是她從小跟舒家場一個姓韓的師傅學的。
韓師傅曾在少林寺當過和尚,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他在舒家場開了個武館,教了許多徒弟,黃鳳是他唯一的女徒弟。
黃鳳雖是女兒身,卻不愛女兒裝,總喜歡把自己打扮成男孩子模樣。她覺得練武很有意思,不光可以健身,而且可以防身和為人打抱不平,就纏著爹要去學武術。黃老爺視她為掌上明珠,事事順著她,任其自由發展,就答應了。
黃鳳琴棋書畫不行,習武卻是天生的料,師傅一點就通。加上她性格豪爽心直口快,舞槍弄棒野性十足,才十六歲的她竟能女扮男裝獨闖江湖,成了遠近聞名的女中豪傑。
有一天夜裡,月明星稀,黃鳳拜訪完武友後獨自回家。當她走到舒家場下面的河邊時,看見一個男人在沙灘上躺著。她心想,一定是哪個師兄想切磋一下武藝,故意躺在那裡,於是上前幾步擺開架勢:「不要裝了,起來過招吧!」地上躺著的人紋絲不動。黃鳳趕忙蹲下身細看,原來是個氣息奄奄的陌生男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黃鳳來不及多想,背起他健步如飛,徑直背進自己的閨房中。
黃鳳拉上窗簾,點亮蠟燭,注意打量起這個陌生的男人來:雖滿臉疲憊但掩不住飽滿的前庭,雖眼睛緊閉但遮不了眉宇間英氣。黃鳳調來蜜糖水餵他喝下,不一會兒,陌生男人睜開眼睛,見一個如花似玉的妙齡女子站在面前,不由脫口說道:「謝謝你救了朕!」
「朕?」黃鳳驚得睜大眼睛,「你莫非就是人們說的從宮廷政變中逃出來的當今皇上?」陌生男人點點頭,簡單說了事情經過。
原來他正是逃亡在外的當朝天子朱允炆。那天他和隨從沿御臨河而上,逃到龍興鎮時天色已晚,一行人又累又餓,躲在破廟裡準備找點兒吃的充飢。忽然聽到外面馬蹄陣陣,人聲鼎沸,他知道是追兵趕到,急忙起身奔逃。慌亂中他與隨從跑散,後來昏倒在河邊沙灘上……
黃鳳聽朱允炆講了經過,毫不猶豫對他說:「你就藏在我的閨房裡,等風聲過了再走。」
朱允炆神不知鬼不覺在黃鳳閨房裡藏了兩個月,躲過了那場生死劫難。
那段時間,黃鳳儘量減少外出活動,留在家好關照朱允炆。她悄悄將飲食帶回閨房給他吃,家人根本不知道她閨房裡藏著逃難的皇上。
日久生情,他們暗裡做起夫妻來。朱允炆對黃鳳承諾:「朕若能東山再起,你就是皇后!」
後來,黃鳳懷孕了,為了朱允炆身份不被暴露,為了保住家族名聲,他倆夜深人靜時溜出了家,趁著夜色趕路,躲進黃擔溝深山老林一個叫鷂鷹巖的石窟中隱居。
十月懷胎,黃鳳生下了一個女兒。滿月不久,她打聽到朱允炆的舊臣杜景賢住在鄰水么灘,就叫他去找杜景賢。
朱允炆走後不久,女兒因天花而夭折,黃鳳含淚將她葬在金土地荒山上,當地人把那墳叫做「公主墳」。
葬完女兒,黃鳳準備去鄰水么灘尋找朱允炆。突然,一隻鳳凰從天而降,將她馱起飛往西天……
當地一個姓周的財主很敬佩黃鳳所作所為,捐資修建了鳳凰寺,紀念這位俠肝義膽的女中豪傑。
據說民國時期江北縣縣長夏國斌去過黃擔溝山下的鳳凰寺,還在牆上留有詩句:「梅溪水雲鄉,精蘭訪鳳凰;長虹橫義渡,明鏡鑑方塘。士達靈芝秀,僧供竹簡香。難忘賢令尹,夜雨話滄桑」。
如今,寺廟已毀,但遺蹟尚存。
原標題:地名故事|石船鎮鳳凰寺的傳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